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6篇
  20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佳抗鸡球虫中药复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由常山、柴胡、地榆和绞股蓝组成的抗鸡球虫中药复方各组分在整体组方中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组分的最佳用药剂量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组分常山和柴胡对整个组方的抗球虫指数(ACI)有显著影响(p<0.01或p<0.05),且常山以选取大剂量水平为最佳,柴胡以中剂量水平为最好;而组分地榆和绞股蓝对整个组方的ACI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讨供钾水平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调节机理,以‘陇亚11号(V1)’和‘定亚23号(V2)’为材料,设不施钾[K0, 0 kg(K2O)·hm-2]、低钾[K1, 30 kg(K2O)·hm-2]、中钾[K2, 60 kg(K2O)·hm-2]和高钾[K3, 90 kg(K_2O)·hm~(-2)]4个供钾水平,共8个处理的裂区试验,分析不同供钾水平对胡麻茎秆木质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茎秆力学特性和抗倒伏指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钾水平,植株物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青果期至成熟期,胡麻抗倒伏指数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株高和重心高度呈负相关。胡麻茎秆木质素含量随生育时期及供钾量不同而有所差异,苗期至盛花期,施钾后V1和V2木质素含量均在K2处理下较高;青果期至成熟期, K3处理下V1和V2木质素含量较K0处理平均显著增加17.68%和23.25%,其中,青果期不同品种、施钾及二者互作对木质素含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K2处理提高了现蕾期—青果期胡麻茎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现蕾期V1品种酪氨酸解氨酶(TAL)活性,而K3处理提高了V2品种TAL活性;钾肥显著影响青果期胡麻茎秆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2个品种CAD活性施钾较不施钾分别平均增高31.96%和12.09%; V1、V2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升效应的适宜供钾量分别为K2、K1水平。V1品种茎秆抗折力和抗倒伏指数K2和K3处理较K0分别上升45.68%、48.90%和16.86%、31.92%,V2品种则分别上升84.32%、77.50%和1.89%、14.49%。相关分析表明,青果期, 4种木质素合成相关酶与木质素和抗倒伏指数存在正相关。施钾后, 2个品种均在K3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K0增产10.71%和17.77%, V1供钾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V2产量K2、K3处理较K0分别显著高出12.24%和17.77%。可见,品种是胡麻木质素积累进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钾肥对木质素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具备一定的协同提升效应。在本试验及类似农田生态类型环境下,中、高供钾水平[60~90kg(K_2O)·hm~(-2)]有利于促进胡麻茎秆木质素合成积累,有效地防止胡麻倒伏,为其高产稳产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微粉中药“黄藿散”对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9只昆系小鼠随机平均分为7组,即高、中、低剂量微粉组,高、中、低剂量粗粉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连续灌服6 d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炭粒廓清率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藿散微粉的3个剂量和粗粉的中、高剂量,均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和血清溶血素含量(P<0.01或P<0.05),且微粉的整体作用明显优于普通粗粉。表明黄藿散具有促进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覆膜、普通地膜和0.008、0.010、0.012 mm厚度的可降解地膜以及不施氮、单施化学氮肥(120 kg·hm~(-2))、化学氮肥与有机氮肥配施(120 kg·hm~(-2),2/3化学氮肥,1/3有机氮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以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胡麻生育期的差异较小(≤2 d),0.012 mm可降解地膜对生育进程的影响最接近普通地膜。普通地膜对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较可降解膜提高了12.88%~160.22%;0.012 mm可降解地膜对胡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接近于普通地膜,其干物质量较普通膜的降幅(11.41%~27.92%)低于其余2种降解膜(16.55%~61.57%);0.012 mm的可降解膜与普通地膜灌浆速率无显著差异。有机无机氮肥配施较单施化肥对胡麻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营养生长阶段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1.69%~16.44%,但对灌浆速率的提升作用较单施化肥小。3种可降解地膜具有与普通地膜同等的增产作用,覆膜后平均增产19.18%;施氮提高了籽粒产量,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和单施化肥间无显著差异。覆膜和施肥仅对干物质积累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试区胡麻生产上可用0.012 mm的可降解地膜代替普通地膜。  相似文献   
75.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酶活性及氮磷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在玉米生长后期,各种土壤酶活性和氮磷养分含量又呈降低趋势。土壤脲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之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密度确定为6.75×104株·hm-2时,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0 kg·hm-2、P2O5168 kg·hm-2。  相似文献   
76.
为进一步明确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2009年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覆膜方式对玉米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方式下玉米Pn和Tr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其中,全膜双垄沟播(QS)处理的Pn、Gs、LWUE和籽粒产量均高于全膜垄作沟播(QL)、半膜双垄沟播(BS)、半膜平铺穴播(BP)、露地穴播(CK)。Gs与Pn、Tr极显著相关,Pn与Tr显著相关。籽粒产量与Pn、Gs、苗期至大喇叭口期的LWUE、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的Tr呈极显著正相关。与QL、BS、BP和CK相比,QS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4.17%,27.15%,44.52%和69.14%(P<0.05),是目前我国陇东地区玉米的最佳覆膜方式。  相似文献   
77.
多拉菌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多拉菌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具有安全、广谱、高效、长效和奶中残留低等特点,文章从多拉菌素的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药物残留检测、毒理学及其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以及在临床兽医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78.
水肥耦合对间作胡麻氮素养分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目前胡麻生产现状下间作系统、水分和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形成的综合效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互作对胡麻/大豆间作系统中胡麻氮素的耦合效应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150 kg·hm~(-2)处理下胡麻茎秆含氮量较施氮75 kg·hm~(-2)和225 kg·hm~(-2)处理极显著高出10.05%~23.58%。水氮互作条件下,施氮150 kg·hm~(-2)、灌水2次或3次能够促进胡麻苗期、分茎期、青果期和成熟期根系和茎秆含氮量,且该处理根系含氮量较施氮75 kg·hm~(-2)、现蕾期灌一次水处理极显著高4.13%。水、氮单因素及水氮互作对胡麻根、茎、叶片、籽粒中氮素的耦合效应表现为:水氮互作氮水。水氮互作条件下胡麻根、茎、果皮含氮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亚麻酸含量为施氮150 kg·hm~(-2)、灌水2次较施氮75 kg·hm~(-2)灌水1次处理显著高9.22%。间作胡麻现蕾期和盛花期结合施氮150 kg·hm~(-2)各灌一次水或现蕾期、盛花期和青果期各灌一次水是沿黄灌区胡麻生产比较适宜的水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9.
本研究旨在比较冬季不同建筑类型奶牛舍内外气载细菌和真菌的含量变化.选择3种建筑类型的奶牛舍,对舍内、运动场、净道、凉棚及场外上风向和下风向5和50 m处的气载微生物进行同期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建筑类型奶牛舍内微生物含量不同,气载细菌的含量变化为1 540~10 487 CFU/m3,只设顶棚的棚舍细菌含量最高;气载真菌的含量变化为169~731 CFU/m3,卷帘舍的真菌含量最高,且所有舍晚上的细菌和真菌含量均高于早上和中午.从舍内外微生物的空间分布得出,舍内或运动场的细菌含量高于净道,场外下风向处的细菌含量高于上风向处,但真菌的空间分布变化不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奶牛舍环境的改善和奶牛疾病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抑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植物活性提取液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9种不同植物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杀虫活性及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植物提取液中,大豆荚壳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抑杀活性最强,蓖麻叶次之。以浓度80μg/mg大豆荚壳提取液处理24 h、48 h,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7%、89.2%.用同样浓度提取液处理3、6、9 d,对虫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42.2%、43.9%、48.5%.由此表明,说明大豆荚壳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J2有很强的毒杀效果,对该虫虫卵的孵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