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1.
长期施用含氯和含硫肥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湖南祁阳的红壤稻田进行了2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多年连续施用含氯和含硫肥料尤其是含硫肥料会造成土壤酸化。Cl^-1易随水流失,长期连续施用不会在土壤中大量残留;而长期施用含硫肥料,SO4^2-在表土层和底土层中有明显的累积,累积的SO4^2-因改变了土壤的化学性质而对水稻生长有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红壤水稻田每年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设每年施硫量分别为0、112、604 kg/hm2 3个处理,进行了长期(33年)施硫与不施硫土壤碳、氮、磷、钾、硫等养分含量变化及其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和含硫化肥长期施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硫土壤有效硫含量显著升高,并在土壤剖面(0100 cm)上累积; 高硫(HS)、低硫(LS)处理有效硫含量比无硫(NS)处理平均增加85.6%和12.8%; 施硫处理土壤耕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升高,其中高硫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比试验开始时增加17.7%、25.6%和250.0%。长期施硫的土壤有机质增加速率显著高于不施硫处理,高硫处理其含量比无硫处理增加了11.5%,说明施用硫肥有利于提高耕层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养分累积。在南方红壤硫素养分缺乏的地区,施用硫肥有显著的培肥效应,生产中应重视硫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种植绿肥稻田土壤颗粒有机碳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探讨长期冬种绿肥稻田颗粒有机碳演变特征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水田轮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测定了1982年至2012年每6年一次的历史土壤-样品的颗粒含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稻田土壤养分含量。试验设4个处理:1)稻-稻-冬闲(R-R-WF):2)稻-稻--油菜(R-R-RP):3)稻-稻-紫云英(R-R-MV);4)稻-稻-黑麦草(R-R-RG)。晚稻收获后,采集0-20 cm耕层土壤。土壤颗粒分级采用改进的Anderson离心法得到砂粒(53~2000μm)、粗粉粒(5~53μm)、细粉粒(2~5μm)、粗粘粒(0.2~2μm)和细粘粒(0.2μm)。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结果】1)30年试验后三种绿肥处理稻田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壤颗粒中的分布表现为细粘粒(28.05~28.27 g/kg)粗粘粒(25.76~26.91 g/kg)细粉粒(12.80~14.52 g/kg)、砂粒(13.83~14.92 g/kg)粗粉粒(1.67~2.62g/kg),与冬闲处理(R-R-WF)相比,土壤总有机碳、细粘粒有机碳和粗粘粒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4.6%~42.4%、12.3%~13.2%、6.1%~10.9%砂粒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26.2%~31.6%(P0.05)。2)30年试验后,三种绿肥处理稻田土壤总有机碳在不同颗粒中平均分布比例为粗粘粒有机碳(45.0%)细粉粒有机碳(25.8%)细粘粒有机碳(15.1%)砂粒有机碳(11.5%)粗粉粒有机碳(2.7%),与R-R-WF处理相比,总有机碳在粗粘粒中的比例提高8.0%~12.8%在砂粒中的比例降低36.8%~42.9%在细粘粒、细粉粒、粗粉粒中的比例提高5.3%~6.1%、5.5%~6.4%、6.5%~8.1%。3)长期种植绿肥土壤总有机碳、粗粘粒有机碳、细粘粒有机碳含量与时间(年)呈现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累积速率分别为0.16 g/(kg·a)、0.31 g/(kg·a)、0.22 g/(kg·a);砂粒有机碳、粗粉粒有机碳、细粉粒有机碳含量与时间(年)呈现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消减速率分别为0.59 g/(kg·a)、0.35 g/(kg·a)、0.19 g/(kg·a)。粗粘粒有机碳年均增幅1.5%,是细粘粒有机碳增幅的1.5倍;粗粉粒有机碳年均减幅2.7%,是细粉粒、砂粒有机碳减幅的2.8倍和1.5倍。4)细粘粒、粗粘粒有机碳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粗粘粒有机碳相关性更为紧密;细粘粒、粗粘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且粗粘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更为紧密。【结论】粗粘粒有机碳含量高、分布比例大,是稻田土壤有机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粗粘粒对有机碳的固持能力强,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响应最敏感,是土壤有机碳最稳定的组分;粗粘粒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显著与土壤肥力关系最紧密,因此粗粘粒有机碳可以作为指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红壤丘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肥力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南红壤丘岗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其酸性和交换性以及大、中、微量养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柑橘套种西瓜(A1)和西瓜单作(C1)两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Al3+低于其他模式,而CEC、ECEC和盐基饱和度高于其他模式,说明二者的潜性酸也低于其他模式的,保肥能力强于其他模式;柑橘套种西瓜(A1)和西瓜单作(C1)两种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大量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模式;柑橘套种油菜(A4)和西瓜单作(C1)两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的绝大部分中微量养分含量高于其他模式的.  相似文献   
15.
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控制的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丘陵山地由于从山脚到山顶的土壤肥力状况不同而利用方式不同,由于南方降雨量大,在坡度较大的坡地上水土流失较严重,因此在利用这些坡地时需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水土流失。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在山脚种植作物时,采用梯田加梯边种草的模式可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同样在山腰幼龄果园和茶园、山顶幼龄林园套种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不仅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波动,还可改良培肥土壤,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盈亏和磷素活化效率(PAC)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磷素演变特征及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方法】基于1982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试验包括不施肥(CK)、有机肥(牛粪,M)、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有机肥(NPKM)、氮磷肥+有机肥(NPM)、氮钾肥+有机肥(NKM)和磷钾肥+有机肥(PKM)共7个处理。【结果】经过30年不同施肥,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NKM、NPK、NPM、NPKM和PK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18、0.20、0.83、1.35、1.46和1.62 mg·kg-1·a-1。M、NPK、PKM、NPM和NPKM处理土壤全磷增加速率分别约为4.3、15.4、16.0、18.3和22.9 mg·kg-1·a-1。所有施肥处理,土壤中磷素均有盈余,磷素盈余量与土壤有效磷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中每盈余100 kg P·hm-2,M、NKM、NPM、NPKM、PKM和NPK6个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0.4、0.7、1.9、2.1、2.2和3.2 mg·kg-1。在土壤中磷素盈余量接近的情况下,单施化肥(NPK)的PAC显著高于单施有机肥(M)处理(P<0.05)。【结论】化学磷肥和有机肥配施相比单施化肥或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效磷、全磷含量和磷素活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长期施用含SO4=肥料对水稻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对红壤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原创性的理论依据,刘更另院士于1975年开始在湖南祁阳官山坪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布置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设三个处理,即:处理一:SO4=,采用含SO4=化肥:(NH4)2SO4 + K2SO4 + 过磷酸钙。 处理二: Cl- ,采用含Cl- 化肥:NH4Cl + KCl + KH2PO4;处理三:隔离区(CK)。施用化肥NPK。即:尿素 +过磷酸钙+ 氯化钾。 三个处理NPK用量相同。通过32年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施用含SO4=肥料对水稻产量没有多大影响;2.长期施用含SO4=肥料能够提高水稻生物产量。据1982-2007年26年的总产量(生物产量)统计,SO4=处理(488653.5kg/hm2),比CK处理(483862.1 kg/hm2)高4791.4kg/hm2,比Cl-处理(477262.5kg/hm2)高11391.0 kg/hm2。3. 长期施用含SO4=肥料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但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在湖南祁阳官山坪,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三色源菌"不同用量、不同应用方式对红壤旱地和稻田改土培肥综合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三色源菌"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提高养分生物效果;改良红壤旱地酸度,提高土壤pH0.1~0.2个单位。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氮素生理效率的两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正常供氮条件下,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与油菜体内氮素生理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氮素生理效率高的品种742与氮素生理效率低的品种汇油50相比,叶片和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例较大;角果皮中的氮素分配比例较小,氮素再转运量多;茎、根中氮素分配比例相当;叶片始终是最重要的再分配氮素源。  相似文献   
20.
道县发展草食动物的资源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道县草食动物养殖资源状况,对草食动物养殖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道县的气候、地理环境、饲料资源丰富,当前可用于饲养草食动物的饲料量为51.00万t,可饲养338 550头牛,在目前159 000头的基础上可再增加179 550头;潜在饲料量为26.25万t,可饲养174 320头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