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粳稻品种农大3号为材料,利用盆栽的方式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水势),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时期干旱胁迫都会导致减产,孕穗中期、后期减产幅度最大,其次是分蘖中期、前期。分蘖后期(无效分蘖期)干旱虽然穗粒数有所增加,但是祢补不了由于穗数下降造成的产量损失,出穗前各阶段干旱胁迫的减产幅度大于出穗后各阶段。分蘖期干旱使单穴有效穗数减少,孕穗期干旱穗粒数减少;孕穗期、产量形成期(出穗—乳熟期)干旱千粒重、成熟粒率降低;孕穗中期干旱结实率下降,混合千粒重降低。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单穗平均粒数和混合千粒重有助于提高产量,提高饱满千粒重和混合千粒重有助于提高成熟粒率。  相似文献   
22.
本文采用3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分别在不同时期收获(出穗后30~80d,每次间隔5d),并对各收获时期的种子发芽率及种子质量进行测定,总结分析了3个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的最佳收获时期及其与种子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出穗后30~60d发芽率即可达到95%左右,随着生育期的缩短而延后,种子的发芽率在遇到初霜后就会受到影响,遇到霜冻后急剧下降。在试验区的气候条件下,早熟、中熟品种由于出穗期较早,适宜收获期可以延至出穗后55~60d,初霜前收获;中晚熟品种为出穗后50~55d,初霜期开始收获,初霜之后霜冻之前(9月末)收获结束,收获过早(≤50d)种子产量降低,过晚会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尤其遇到霜冻后,不仅使种子产量受到损失,而且使种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23.
采用 3个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 ,在不同形式的混合稀植栽培条件下种植 ,阐述了各品种的生育性状 (株高、叶龄、叶龄指数、茎数、生长量 )在各生育时期的高产生育指标及增长规律、产量、产量结构 (每穴穗数、穗粒数、单穴粒重、经济系数、千粒重、饱满率 )及增产比例。  相似文献   
24.
在吉林省气候条件下,研究了同期播种、延期插秧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期播种的条件下(4月12日),适宜的插秧期为5月25日,随着插秧期延后5~35d,减产幅度由6.44%增加到56.93%,插秧期每延迟5d产量就会降低8.13%,而且单穴穗数、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饱满粒率、经济系数、生物产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食味明显下降;垩白率、垩白度明显上升。在适期播种情况下,插秧期不宜超过适期插秧后的10d(6月5日),最迟不能超过20d(6月15日)。  相似文献   
25.
从水稻种子繁殖角度看,小苗(2.5片叶)到大苗(≥5.5片叶)都可以从苗田移栽到本田,获得不同的种子产量。在吉林省无霜期138~140天的气候条件下,通常移栽叶龄4.5~5.5片叶,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10—15日,适宜插秧期为5月25日左右。但是,生产上往往由于年度间制种地区的气候、灌溉水资源、栽培措施、引种日期错后等自然与人为因素的限制而出现播种期延后,插秧时低于适宜叶(苗)龄等的现象。为了明确不同秧(叶)龄插秧对水稻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期播种所形成的不同叶龄秧苗进行同期移栽、  相似文献   
26.
干旱胁迫时期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粳稻品种农大3号为材料,利用盆栽的方式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水势),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时期干旱胁迫都会导致减产,孕穗中期、后期减产幅度最大,其次是分蘖中期、前期。分蘖后期(无效分蘖期)干旱虽然穗粒数有所增加,但是祢补不了由于穗数下降造成的产量损失,出穗前各阶段干旱胁迫的减产幅度大于出穗后各阶段。分蘖期干旱使单穴有效穗数减少,孕穗期干旱穗粒数减少;孕穗期、产量形成期(出穗—乳熟期)干旱千粒重、成熟粒率降低;孕穗中期干旱结实率下降,混合千粒重降低。干旱胁迫条件下,提高单穗平均粒数和混合千粒重有助于提高产量,提高饱满千粒重和混合千粒重有助于提高成熟粒率。  相似文献   
27.
吉林省水稻主推品种产量与品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研究了吉林省优质、高产、优质高产兼顾型共12个水稻品种的产量与稻米品质关系。结果表明:稻米品质与产量呈负相关,产量提高虽然能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但是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食味下降,除单穴穗数外,提高任何产量性状的表现型值都会使垩白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增加;穗长、主茎一次枝梗数量、生物产量与胶稠度呈正相关;饱满粒率、千粒重、主茎二次枝梗数和经济产量等产量性状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单穴穗数、生物产量、单穴草重、主茎一次枝梗数量、着粒密度表现值高、食味值高。提高单穴穗数、降低着粒密度、增加穗长和稻米的长,宽比有利于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28.
中国正式入世的钟声已在2001年12月11日敲响,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正式开放,也让世界的市场溶入到中国的市场里来.虽然中国农村信用社已有50余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受规模和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依然存在管理落后、服务网络不健全、人才困乏等诸多问题.那么,中国加入WTO,又对中国农村信用社有哪些冲击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9.
利用5个水稻优质品种,以高产品种九稻22为对照,在白山市八道江区进行了产量与品质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通88-7和通系103较适合于该地区作为优质米品种种植,稻米品质明显优于中晚熟品种。在该地区气候条件下,通88-7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应列为首选品种,但是垩白率与垩白度高于通系103。通系103产量稳定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强,可在较大区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以吉林省通化农科院水稻育种二室选育的28份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28份材料中,中晚熟组中C10、C12、C14、C16、C22和C25水稻新品系的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C18和C23新品系作为水稻高产、高抗新资源保存。晚熟组中C15、C19和C28水稻新品系的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可参加吉林省晚熟组预备试验。C17和C21新品系作为水稻特异性新资源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