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7篇
  17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1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为探究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的杂种优势,挖掘与杂种优势相关的候选基因,解析牛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该研究选择系谱信息清晰的德系西门塔尔牛(父本)、荷斯坦牛(母本)及其杂交F1代共91头个体,利用Illumina Bovine GGP100K高密度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基于群体分化系数Fst对其开展研究,鉴定杂种优势相关基因。结果表明,F1代与德系西门塔尔牛(父本) Fst分析发现,在全基因组水平Top 1%的阈值内,检测到859个SNPs位点区域Fst值>0.19,注释到候选基因249个;与荷斯坦牛(母本)的Fst分析,发现有860个SNPs位点区域Fst值>0.15,注释到261个候选基因。基因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F1代与父本间受到选择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轴突引导通路(P<0.01);与母本间受到选择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灶性粘连和催乳素信号通路(P<0.05),这些通路上的基因可能对杂交后代杂种优势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影响。对F1代与父本、母本共同受到选择的SNPs位点进行定位与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肉牛产业起步晚,肉牛种业相对落后,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然而国外肉牛产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对于良种肉牛的推广方式也多种多样。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肉牛产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细综述,种业作为肉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种对肉牛业的贡献超过了40%,而肉牛种牛拍卖会作为良种推广的一种重要宣传方式,重点概述了影响种牛拍卖价格的因素,并对不同国家的种牛拍卖会历程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推进我国肉牛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影响牛生长发育性状的GH基因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研究牛GH基因的遗传多态以及各多态位点对肉牛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以期找到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为下一步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分析了牛GH基因第3内含子、第4内含子、第5外显子、3′非翻译区和5′侧翼区的位点遗传多态,并分析了5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肉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肉用指数的基因型效应,以及GH基因的第5外显子、3′非翻译区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组合基因型效应。【结果】GH基因的第5外显子、3′非翻译区的基因型效应在肉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肉用指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这2个位点等位基因B为优势等位基因;第5外显子和3′非翻译区的组合基因型ABBB(即组合5)的基因型效应(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其它6个组合,且多标记位点的组合效应值极显著高于单标记位点效应。【结论】GH基因第5外显子位点突变等位基因B为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的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
鲁西牛和秦川牛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肉牛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本质,对鲁西牛和秦川牛的4个体尺性状和7个胴体性状分别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鲁西牛和秦川牛的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间都存在较强的相关,其第1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典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886和0.985,占到总相关信息的66.00%和92.92%,第2典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738和0.802,累积占到总相关信息的87.73%和98.16%。鲁西牛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间第1对典型相关主要由胸围(A4)与胴体重(B1)引起,第2对典型相关主要由体高(A1)与后腿长(B5)引起,而秦川牛体尺性状和胴体性状间第1对典型相关主要由管围(A3)、胸围(A4)与胴体重(B1)、后腿长(B5)、胴体长(B7)引起,对2个品种牛两组性状的选育应侧重于这几个性状的表现,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亚洲百合与东方百合远缘杂交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花色丰富、带有芳香气味、抗性强的OA或AO(O为东方百合杂种系,A为亚洲百合杂种系)型优势杂种,采用常规杂交和切割柱头的方法进行杂交,结果 AO型的22个组合,仅有亚洲百合‘Pollyanna’×东方百合‘Sambuca’这一组合得到了4个膨大的蒴果和40粒有胚种子,结实率为0.27%;85个LA(LA为Longiflorum hybrids×Asiatic hybrids的杂交后代)×O型组合均未得到完全膨大的果实和有胚种子;而21个OA型组合,有7个组合得到了膨大的蒴果及有胚种子。采用切割柱头的方法也未提高结实率,说明其没能有效克服其远缘杂交的障碍。通过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发现,亚洲百合和东方百合花粉几乎均能在母本的柱头上萌发,并沿着花柱道伸长生长,最终达到子房进入胚珠,说明AO型或OA型远缘杂交的受精障碍主要为受精后障碍。  相似文献   
16.
曹善茂  高雪  于卓 《河北渔业》2014,(6):1-5,24
通过试验生态学方法,采用静水系统,对我国北方常见的污损生物匍茎草苔虫(Bugula stolonifera Ryland,1960)排氨率进行了初研究,主要包括匍茎草苔虫在饥饿状态下,温度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的影响。为预防控制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生物正常生长存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更深一步规划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一定的基础科学依据。具体试验结果为:1.温度对匍茎草苔虫的排氨率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12~27℃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24℃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2.温度与盐度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盐度在16‰~4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32‰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3.温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其排氨率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在12~27℃条件下,pH在5~10范围内,呈1个峰值变化,在pH为8时其排氨率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7.
钙蛋白酶3(CAPN3)基因多态性与牛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钙蛋白酶3(Calpain3,CAPN3)基因作为影响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牛肉质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对CAPN3基因的5′端区域进行SNPs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在不同品种或者组合群体间的分布规律。利用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进行SNPs检测和基因型分析,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各位点多态信息含量。结果发现,2546位处发生点突变C→T。各位点的3种基因型与牛生产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B与BB基因型个体在胴体质量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步推断CAPN3基因可能是影响牛肉质性状潜在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并且这个位点具有成为分子标记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应激反应和牛肉品质之间关系。试验牛为16~19月龄混合(n=37303kg)或非混合(n=23279kg)1.5~7岁弗里生公牛和淘汰弗里生母牛,这些试验牛被分成未育肥牛组(n=133195kg)和育肥3个月的育肥牛(n=34252kg)组。一部分背最长肌的肉样从一天连续屠宰227头牛的屠宰场的热分割车间获得,同时尿中的儿茶酚胺的含量也被测量。20h后,测量肌肉样品中最终pH,乳酸盐,肝糖,糖分解潜力,和典型的肌原纤维节长度。15℃熟化20h和90h后分别测量肌肉的剪切力。杂交和纯种公牛尿中的去甲肾腺素含量基本相近,分别为14.86、14.07ng/μmol肌氨酸酐;育肥母牛为15.24ng/μmol,未育肥奶牛尿中的去甲肾腺素含量有所提高(22.28ng/μmol)。杂交公牛尿中肾上腺素含量(9.5ng/μmol肌氨酸酐)较纯种公牛(5.7ng/μmol)高,而未育肥奶牛和育肥奶牛的含量都相对较高,分别为16.67、14.19ng/μmol。对于在育肥厂肥育程度较好的公牛,屠宰前仅需要很短的禁食时间,最终pH是预测牛肉嫩度很好的指标。宰前肌糖原含量较低的刺激对牛肉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尿中肾上腺素含量较高的个体更易受影响。而母牛对肾上腺素的反应跟糖原的损耗没有必然的联系,最终pH较公牛受影响较小。此外,营养水平中等的个体,例如未育肥母牛,随着蛋白水解循环的降低,牛肉充分嫩化的能力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子宫萎缩、产后12 d急性期血浆蛋白质浓度以及患有急性子宫炎的荷斯坦母牛繁殖力的检测,评估PGF2α2倍剂量操作方法的效果.在本研究中,只有诊断为胎衣不下、子宫炎并用药处理5 d后的母牛才被作为研究对象.200头母牛被随机分配到处理组(n=100)和对照组(n=100).处理组统一在产后第8 d间隔8 h注射2i.m.剂量的PGF2α.从200头母牛中随机抽取90头样本(处理组45头,对照组45头)进行检测评估,包括用超声波扫描仪估计子宫直径、子宫评分以及对产后12 d急性期蛋白的血清浓度.对于所有的母牛,第一次交配的妊娠率差别明显.经产的、初产的、处理的母牛相对于对照组母牛子宫直径较小、子宫评分较低.产后子宫直径小于5.1 cm的母牛相对于那些子宫角直径大的母牛具有5.5倍的初配妊娠可能性.处理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中α1-酸糖蛋白的含量.初产母牛中,处理母牛的初配妊娠率提高了17%.因此,对患有急性产后子宫炎的初产母牛在产后第8 d进行间隔8 h的PGF2α 2倍剂量处理,能减少子宫角直径与产后12 d的血清中α1-酸糖蛋白含量,并提高初产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分析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Ⅰ)基因5′侧翼区、第5外显子、第2外显子在南阳牛、鲁西牛、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牛品种中的遗传多态.结果表明在IGF-Ⅰ基因的5′侧翼区、第5外显子上未发现PCR-SSCP或PCR-RFLP遗传多态;在第2外显子中发现PCR-SSCP多态,有3种基因型AA型、AB型、BB型.对第2外显子的多态片段测序分析表明在35 bp处有碱基A→G的突变,248 bp处有碱基C→T的突变,256 bp处有碱基A→G的突变;35 bp、248 bp的碱基突变都是无义突变,而256 bp处碱基A→G的突变为有义突变,使谷氨酸变为甘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