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7篇
  17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1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FABGL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中国西门塔尔牛肝脏组织为材料,运用同源序列克隆技术结合RT-PCR和RACE技术,对牛FABGL基因的cDNA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对推导的FABGL蛋白结构与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牛FABGL基因的cDNA序列长994 bp,包括780 bp的开放阅读框、16 bp的5′非翻译区和198 bp的完整3′非翻译区,由260个氨基酸组成。该基因cDNA核苷酸编码区序列与猕猴、人、猪和小鼠FABGL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9%,89%,87%和86%。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猕猴、人、猪和小鼠的相似性分别为89%,87%,89%和86%。以FABGL基因cDNA编码区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牛的FABGL基因在人、猕猴、猪、鼠等物种中,与猪的亲缘关系最近。牛的FABGL蛋白的三级结构包含2个跨膜结构—Cu toff模体,分别位于11~16位氨基酸和128~131位氨基酸处。  相似文献   
42.
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PCR-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南阳牛、鲁西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牛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GFBP3的第3外显子不存在遗传多态性;第2外显子在3个牛品种中检测到了AA、AB和BB基因型,而且A等位基因为3个牛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分布较高。3个品种中,中国西门塔尔牛AA基因型频率最高,达到0.6615,而鲁西牛和南阳牛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4043和0.3095。对第2外显子的多态片段测序分析表明:位于IGFBP3基因第8069bp处发生单碱基突变T→C,并导致了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  相似文献   
43.
H.C.Block  高雪  张晓辉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9):I0035-I0035
本试验评价湿玉米淀粉渣能否提高育肥牛的生产性能,试验牛提供必需的可降解吸收蛋白(DIP)。试验阉牛360头(初始体重=288±11kg),采用不完全4×3因子的试验处理安排,将试验牛按完全随机设计分配到36个圈舍中,每个处理有4个重复。育肥牛饲喂以蒸汽压片玉米为基础的肥育日粮,试验期166d。试验组添加湿玉米淀粉渣(分别占日粮干物质的0%、20%、30%或40%),并通过添加尿素作为DIP提供CP(分别占日粮干物质的13.0%、13.7%或14.4%)。不添加湿玉米淀粉渣(0%)的对照组,日粮中CP占13.7%;添加40%湿玉米淀粉渣的处理组,日粮中蛋白质饲粮分别占13.7%和14.4%。不添加湿玉米淀粉渣(0)的对照组,日粮中DIP的终浓度为9.0%,添加20%湿玉米淀粉渣的处理组,日粮中DIP的终浓度分别为8.7%、9.5%、10.2%;添加30%湿玉米淀粉渣的处理组,日粮中DIP的终浓度分别为9.0%、9.7%和10.3%;添加40%湿玉米淀粉渣的处理组,日粮中DIP的终浓度分别为10.0%和10.6%。热胴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摄入量(DMI)和饲料转化率(G:F)与湿玉米淀粉渣的添加量呈二次方程关系(P≤0.05)。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不添加湿玉米淀粉渣)相比,添加20%、30%和40%湿玉米淀粉渣的处理组ADG分别增加7%、6%、3%,DMI分别增加4%、5%、5%。添加20%、30%和40%湿玉米淀粉渣处理组的饲料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02%、101%、98%。随着DIP增加,热胴体重、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呈线性增长关系(P≤0.05)。对20%和30%处理组DIP的非线性分析表明,对于平均日增重,DIP浓度为干物质的9.6%;对于饲料转化率,DIP浓度为干物质的9.2%。相应地,20%湿玉米淀粉渣组,日粮中CP含量分别达到14.6%、14.3%、30%湿玉米淀粉渣组,日粮中CP含量分别达到14.8%、14.5%。背膘厚、大理石花纹、眼肌面积和USDA标准胴体分级不受湿玉米淀粉渣或粗蛋白质的影响(P=0.12-0.99)。结果表明,在阉牛肥育日粮中,添加日粮干物质20%的湿玉米淀粉渣,能获得最大的ADG和G:F。在本试验中,DIP需求量平均占日粮干物质的9.4%。  相似文献   
44.
(一)肉牛杂交改良的历史 追溯我国黄牛改良史,早在30年代就引入黑白花牛,短角牛等进行改良,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引进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乳用黑白花、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肉用的夏洛来、利木赞、海福特、安哥斯等品种,改良我国的黄牛,使黄牛从单一役用向着肉、乳、役兼用方面发展。经多次试验研究,确定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利木赞牛为改良当地黄牛的当家品种,吸收了外来品种的优点,改进了体型结构,提高了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45.
本文应用Wood提出的伽玛曲线公式中关于泌乳期初期的三个参数:高峰周的平均日产奶量(a),产奶量的递增率(b),高峰奶量出现周数(t_(max)),用b/c替代了下降率(c)。并引入系数0.85和校正值E=2.674,来估测305天产奶量。修正的Wood公式是: Ln Yt=Ln0.85+Ln a+b Ln t-ct Yt′=Yt+E 将估测奶量与实际产奶量对比,用相关系数表示,在实际产奶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估测值与实际值间的r=0.92;在各地生产情况变动较大的情况下,r=0.69。都为强相关。修正的伽玛曲线对实际产奶量有很好的预报特性,对我国西门塔尔牛可利用阶段泌乳资料,扩大母牛的评定头数,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6.
我国有计划地引进西门塔尔牛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通过国家贸易和地方小额贸易从苏联引入,1976年以来又从联邦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陆续引入乳肉兼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这些牛除在一些国营农牧场纯繁外,主要用以改良黄牛。其杂交改良后代大约占我国各类杂交改良牛的3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西门塔尔牛2万多头,各代杂交改良牛210多万头。  相似文献   
47.
本文系北京市北郊农场畜牧一队202头黑白花奶牛乳房性状及其遗传力的测定结果。按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提出的奶牛乳房鉴定符号对乳房进行分类,包括乳房形状,细致度和质地,以及乳房静脉曲张度四种,在乳房形状中,盆状的占18.8%,碗状的占53.9%,圆形的占28.2%;在各类细致度中,细致的占60.0%,一般的占34.5%,粗糙的占5.5%;在乳房静脉中发达的占到29.7%,一般的占54.3%,差的占16.6%,质地中腺质的占95.5%。经测定乳房形状的遗传力为0.15,细致度为0.13,质地为0.07,乳房静脉曲张程度为0.0022。按同父同母的姊妹间观察结果,发现其相似性很好。母方的乳房性状遗传力更强些。荷斯坦牛对我国黑白花乳房似有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48.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和部分乳性状的关系,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18头健康牛和38头感染乳房炎牛个体,进行了第11外显子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健康牛和感染乳房炎牛个体的第11外显子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0.01),感染牛中AA基因型和A基因频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而且,AA基因型个体SCS显著高于AB和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的乳蛋白极显著高于AB型(P<0.01)、显著高于BB型(P<0.05),而BB型显著高于AB型(P<0.05)。这表明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的A基因,可能是一个西门塔尔牛乳房炎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9.
试验借助高密度SNP芯片技术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对223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在SCD1基因上发现7个SNPs位点,对各SNP位点与西门塔尔牛肉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CD1基因的7个SNPs位点均与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相关(P<0.05或P<0.01);A10050C、A13655G、C14790T和A15565G4个位点对剪切力影响显著(P<0.05);位点A13655G对肌内脂肪含量影响显著(P<0.05);位点A10050C、C14790T、A15565G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脂肪颜色差异显著(P<0.05)。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7个SNPs位点共构成6种单体型和14种单体型组合。单体型组合H3H6与高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单体型组合H6H6与优质大理石花纹极显著相关(P<0.01);单体型组合H4H6与高剪切力值显著相关(P<0.05);各单体型组合对肉色和脂肪颜色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为了寻求一种对肉牛胴体性状预测准确性较高的方法,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和SAS软件比较偏最小二乘回归、GM(1,N)灰色系统和BP神经网络3种常用的预测模型对肉牛胴体性状的预测能力。选择肉牛7个宰前生长性状(体高、体长、胸围、腹围、管围、宰前活体质量、平均日增体质量),对2个重要的胴体性状(胴体质量和净肉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在肉牛胴体性状预测方面准确性最高;GM(1,N)灰色系统和BP神经网络预测准确度偏低。本研究还将3种预测结果相结合,取其均值,大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这一研究将为肉牛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