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5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537篇
林业   1234篇
农学   814篇
基础科学   1161篇
  694篇
综合类   5274篇
农作物   707篇
水产渔业   491篇
畜牧兽医   2531篇
园艺   1183篇
植物保护   42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35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42篇
  1997年   328篇
  1996年   308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240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8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12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开放型双语人才是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未来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严峻任务。为此,目前各大学都在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作者根据自己从事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就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双语教材选择、双语多媒体课件制作、双语教学方法与技巧和双语考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魏侠  王继伟 《林业科技》1994,19(6):20-23
樟子松枯梢病是由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引起的。侵染高峰期为7月中旬和下旬。孢子飞散量与降雨量关系密切。采取的防治措施有:(1)杀菌剂防治:用百菌清防治1次,效果达71.8%,防治两次,效果达90%;(2)营林技术:通过适地适树、幼林抚育和间伐可控制该病害的蔓延;(3)计划火烧:春秋两季在林内进行低强度计划火烧,可减少侵染源。  相似文献   
993.
一、概况武夷山用材林区位于我国东南闽、浙、赣三省交界地区,地理位置:东经115°24′~120°00′,北纬25°05′~28°45′。总面积约1.37亿亩。行政上包括33个县(市)和23个县(市)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994.
红脂大小蠹高效引诱剂林间引诱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是原产北美近年传入我国的一种危险性森林害虫 ,生活隐蔽 ,防治难度很大。为筛选出对我国油松林中红脂大小蠹种群有高效引诱作用的药剂 ,为今后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危害提供经济、实用、高效的监测方法和防治技术提供技术和物质依据 ,作者于 2 0 0 2年 5~ 7月在石家庄井陉和邢台内丘两地 ,先后进行了连续 2次的引诱试验。试验以加拿大生产的商品和松节油分别作为对照 ,共对 2 7种不同药剂的林间引诱效果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2B -7号引诱剂引诱效果显著好于加拿大对照 (a=0 .0 1 4) ,每个诱捕器平均诱虫数量比加拿大引诱剂多 96.3 9%。初步测算其成本比购买加拿大产品低 3 0 %~ 5 0 %以上。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从赣榆县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把经济林建设作为振兴山区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出了“沿海百里经济观光带、平原百里高效农业带、山区百里生态林果带”的目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了全县经济林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林果业总产值达1.2亿元,林木覆盖率达18%。1986年被林业部评为“全国先进平原绿化县”,1997年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0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创汇示范县”…  相似文献   
996.
“高压脊崩溃”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特殊天气现象,这种特殊天气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引起森林大火的先兆。加拿大国家林务局和安大略省资源部对这种现象都做过记录和研究。例如,1984年发生在安大略省中北地区散德贝区的高压脊崩溃现象所引起的大火,可以说明这种特殊天气现象的形成及其对森林火灾的影响。1984年5月18日,加拿大散德贝森林防火指挥部所辖区内,先期皆处于正常的春季天气条件下,火险等级为中、高级。然而,这天早上,该防火指挥部的气象员劳·拉卡利蒂发现天气形势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未来的几小时内,势必会对火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结果,该区全天共发生了四起大火,其中最  相似文献   
997.
枣树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前期(第5~15天)淀粉、还原糖、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都在增加;在第15~35天,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下降,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上升,并在第35天时达到最大值;第35天以后它们的含量都在减少.说明枣树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快速增长期在第15~30天,第35天以后生长速度在逐渐减慢.由此确定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最佳的继代周期为第30~35天.  相似文献   
998.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基本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携带两个外源抗虫基因 (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的白杨杂种 74 1杨的抗虫性、生长特性、木材品质、结实特性及适应性进行多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3个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株系对杨扇舟蛾、舞毒蛾、美国白蛾等鳞翅目食叶害虫具有高抗虫性 ,幼虫死亡率均在 80 %以上 ,并且还能抑制存活下来的昆虫幼虫的发育 ,使其发育速率减缓 ,不能正常结茧 ,连续 4年饲虫试验未发现其抗虫性有规律下降的趋势。转基因受体 74 1杨具有生长速度快 ,特别是胸径和材积生长在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速生优势 ,单株材积生长量平均超出对照 4 0 %以上 ;74 1杨木材品质优良 ,木材密度、纤维特性及各项力学性质均优于毛白杨。连续 3年观测表明 ,74 1杨为高度败育雌株 ,果穗小、数量少 ,成熟开裂前 70 %~ 90 %脱落 ,基本不飞絮。转基因 74 1杨没有发生明显变异 ,生长未受影响 ,可在毛白杨适生区推广应用。建议采用适宜的栽培模式 ,控制害虫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皂荚多糖胶(GPG)和刺槐豆胶都属于半乳甘露聚糖型多糖胶.当多糖水溶液质量分数1%,皂荚多糖胶(半乳糖质量分数28.6%)与黄原胶的共混质量比为7∶3,其凝胶强度为103g/cm2.刺槐豆胶(半乳糖质量分数20%)与黄原胶的共混凝胶强度最大,也是价格最高的半乳甘露聚糖胶.重点研究了α-半乳糖苷酶修饰皂荚多糖胶(EMGPG)得到与刺槐豆胶相似结构的半乳甘露聚糖,酶转化反应的最适宜底物质量分数从37℃的3%提高到50℃时的35%.20.2%半乳糖含量的酶法改性皂荚多糖胶与黄原胶共混后的凝胶强度为199 g/cm2,大于刺槐豆胶与黄原胶的共混凝胶强度(193g/cm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酶法改性皂荚多糖胶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启动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过程,黑龙江省林业厅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办了“2000年哈尔滨东北虎野生种群恢复计划国际研讨会”。本次国际研讨会对进一步推动中国野生东北虎保护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实质性意义,不仅为野生东北虎种群在中国的恢复构筑了行动框架,也为促进中俄两国合作保护虎和其它野生动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