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Raipaics]又名关白附、关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东北地区道地药材.其块根供药用,具有祛风燥湿、化痰、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偏正头疼、寒湿痹病等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北苍术出苗率及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沙贮处理种子出苗期比其它处理提前7d,出苗率高,平均出苗率达到72.6%,5个处理中以沙贮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冰箱、赤霉素处理;植株生长性状采用DT软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对9个性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显著,以沙贮处理为最好  相似文献   
13.
平贝母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Maxim)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用中药材。药用部分为鳞茎,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分布于东北三省,吉林省的通化、吉林、延边地区为平贝母主产区,均有大面积栽培。随着平贝母种植区域的扩大,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也逐年增多,发生区域逐年扩大,病虫害为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对3年生糙龙胆生长关键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孕蕾期以茎粗、分蘖数、分枝数和花蕾数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在品种选育中选择潜力较大。其中,与种子产量性状和花蕾数呈极显著相关的分枝数可作为种子高产目标的相关性状。根增重期以茎粗、分蘖数、须根数、根重4个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均在50%左右;根重与茎粗、须根数、分蘖数、根粗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这4个性状可作为糙龙胆高产目标的相关性状。糙龙胆选择育种的最佳时期为孕蕾期和根增重期。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毛叶地瓜苗适应干旱的能力,以毛叶地瓜苗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20%,40%,60%,80% 4个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毛叶地瓜苗幼苗的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毛叶地瓜苗幼苗株高及叶面积生长量降低;(2)丙二醛(MDA)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强呈增加趋势;(3)光合色素(Chl a,Chl b,Car)含量在干旱胁迫梯度下的反应均表现为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干旱下的含量显著升高,而重度胁迫下降低。综合分析表明,4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是毛叶地瓜苗幼苗叶片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干旱强度阈值。  相似文献   
16.
伊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为百合科多年生药用植物,鳞茎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主产于新疆,70年代以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等省已引种成功.由于伊贝母病害的发生,使伊贝母的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伊贝母灰霉病是地上部主要病害之一,现将该病症状、发病时期、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桔梗中有机氯农残现状及其在植株中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吉林省梗主要产区有机氯残留状况及药材超标原因,同时探讨根限土壤有机氯农残和药材农残动态变化及其在植株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北豆根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出苗率及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砂藏、冰箱冷藏、赤霉素浸种均可提高北豆根的出苗率,室外砂藏处理的种子出苗时间比其它处理提前8~10d,出苗整齐、出苗率最高,达83.3%;室外砂藏和冰箱冷藏处理对株高、茎粗、根茎粗和根茎重的增长影响与其他处理相比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其中以砂贮处理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20.
本试验选用5种药剂进行了平贝母锈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氟硅唑、25%阿米西达、10%苯醚甲环唑、10%嘧霉胺和15%三唑酮防治效果不同。其中苯醚甲环唑、阿米西达、氟硅唑3种药剂对平贝母锈病均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达95.85%、95.67%、94.46%。15%三唑酮和10%嘧霉胺防治效果分别为64.46%和50.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