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1.
圆锥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贮藏蛋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发掘可供利用的优异基因资源,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95份圆锥小麦的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圆锥小麦贮藏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7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34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亚基1和7 8分别为Glu-A1和Glu-B1位点优势亚基,也检测到优质亚基14 15和17 18.亚基组合1/7 8和null/7 8虽为优势组合,但所占频率低;醇溶蛋白检测共分离出29条多态性带纹,其中每份材料可分离出5~20条,平均12条,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71.供试材料在0.402水平上可分为五类,其聚类结果与材料来源地并不完全一致.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表现上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2.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小麦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6个农艺性状和36个品质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差异不大,为2.000~2.064。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大,其中氨基酸含量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354~2.068之间,其余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668~2.390。由此说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在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方面都存在较为广泛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3.
四川地方小麦品种蛋白质和氨基酸间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讨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的相关程度,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籽粒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余氨基酸含量间的相关不显著。除赖氨酸以外,其余氨基酸之间大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赖氨酸含量只与胱氨酸和脯氨酸相关显著。对蛋白质直接正向和负向效应最大的分别是谷氨酸和亮氨酸,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99和-1.83。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也是谷氨酸和亮氨酸,前者为正向,后者为负向;而其余氨基酸的间接正向、负向效应相对较小。聚类分析发现,67个小麦地方品种被聚为3类。其中,第Ⅱ类共16个品种,其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营养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4.
一粒系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粒系小麦是多倍体小麦染色体组的供体物种之一,是小麦的重要基础物种。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国际上对一粒系小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至今我国对一粒系小麦的研究和利用仍相对较少。本文从分布与分类、起源与进化、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农艺和品质性状等方面,将国内外对一粒系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一粒系小麦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小麦品种“川农16”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克隆和分析“川农16”醇溶蛋白基因,为其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根据已报道的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小麦品种“川农16”总DNA进行PCR扩增得到约900 bp的DNA片段,分离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化后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获得4个不同的基因序列:Gli2-CN16-9、Gli2-CN16-12、Gli2-CN16-14和Gli2-CN16-6,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246446、DQ246447、DQ246448和DQ246449。其中,Gli2-CN16-9、Gli2-CN16-12和Gli2-CN16-14分别为861、870和900 bp,可分别编码286、289和299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蛋白;而Gli2-CN16-6编码区长度为852 bp,由于存在2个提前终止密码子,不能编码有功能的成熟蛋白,为假基因。【结论】序列比较显示它们与α-醇溶蛋白基因有很高的一致性;与γ-和ω-醇溶蛋白基因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6.
应用RAPD标记分析黑麦属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对黑麦属(Secale L)7个种共1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RAPD标记多态性较高。40个随机引物中,有25个引物(占62.5%)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25个引物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89条带(占53.2%)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0条多态性带,平均3.6条。RAPD标记遗传距离(GD)变异范围为0.1382-0.4512,平均值为0.2712。聚类分析表明,在GD值0.3850水平上,12份材料可聚3类,S.africamum和S.silvestre与其它材料间的遗传分化较大,分别单独聚为一类,其余10份材料则聚为一类。据此认为,RAPD标记可以作为黑麦属物种鉴定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17.
小麦新品种(系)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5×10不完全双列杂交,对6个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粒重、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加性效应为主,而株高和千粒重则加性与非加性效应均具有明显作用。亲本性状表现与一般配合力高低并无必然联系。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其亲本一般配合力较高,性状表型值也较优。对各亲本配合力表现进行评价发现,川农16与绵阳26和川麦28在配合力表现上存在差异。遗传力分析表明,穗长和株高广义遗传力较大。小穗数和穗粒重早代选择效果不佳,其他考察性状可从早代开始选择。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进一步挖掘小麦穗长具有利用价值的数量遗传位点(QTL),同时深入探究穗长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20828为母本、SY95-71为父本,构建126份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将亲本及其重组自交系分别于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生长季种植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硒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疾病预防与抗氧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小麦作为主要作物之一,是人类获取植物性硒源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小麦籽粒硒含量是人体补充硒的一条高效、低廉、简单易行的途径。拟通过对已定位到的SNP位点开发KASP标记用于开展高硒小麦选育。【方法】利用已经完成的660K小麦SNP标记的人工合成小麦SHW-L1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体,将前期定位的籽粒硒含量相关的QTL区间进一步缩小,开发稳定基因内的SNP位点为KASP标记。【结果】成功开发出2个KASP标记AX-1和AX-2,标记能够在群体中进行基因型分型和鉴定材料籽粒硒含量的相对高低。2个标记都可将供试材料按照基因型分为2类,即高硒和低硒材料,符合1:1的等位基因分离比例。但按照表现型来划分,标记对低硒材料的筛选率(大于90%)要远高于高硒材料(小于30%)。具有高硒含量的表现型材料中,有81%的材料具有高硒的基因型,表明了标记的可靠性。同时,在以人工合成小麦SHW-L1为亲本的其他衍生后代株系中也能用该KASP标记进行基因型分型,分型结果与表型结果一致,说明了标记的有效性,也表明可通过开发到的KASP标记来提升选择效率。【结论】AX-1和AX-2可作为一个实用的分子标记用于SHW-L1为亲本的高硒小麦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制。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