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104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基因组原位杂交和RFLP标记研究了异源2号和绵阳26号在醇溶蛋白和DNA水平上的差异性。APAGE分析表明,异源2号和绵阳26号至少有9条醇溶蛋白差异带,且异源2号含有小麦背景中1RS的醇溶蛋白标记位点G1d1B3。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证实异源2号含有黑麦的1RS,而绵阳26号则不含黑麦染色质,RFLP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位于第1同源群的短臂RFLP探针均能  相似文献   
132.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RAPD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标记,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万亩)以上的40 个小麦主栽品种遗传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55 个随机引物中,有32个引物( 占58-2% ) 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32 个引物共扩增出185 条带,其中93 条带( 占50% )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 ~11 条多态性带,平均2-9 条。40 个品种RAPD 标记遗传距离(GD) 变异为0-019 ~0-475 ,平均GD 值为0-221。聚类分析表明,在GD 值0-23 水平上,40 个品种可聚为5 类。一些随机引物对有些品种能进行特异性扩增。引物OPN14 对小麦1BS 扩增能产生特异性DNA 片段,能完全鉴定出40 个供试品种中的9 个1BL/1RS小麦- 黑麦易位系品种。据此认为,RAPD标记可以作为小麦品种鉴定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33.
仲彬草属物种的RAPD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 ,对仲彬草属Kengyilia 14个种、1个变种 ,共 32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 .4 6个引物产生的 341条DNA扩增片段中 ,32 7条 (95 9% )具有多态性 .每个引物可扩增出 1~ 13条多态性带 ,平均 7 1条 .利用 341个RAPD标记 ,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 ,建立UPGMA聚类图 .结果表明 :①K .melanthera (Y2 70 8)与K .melanthera (Y2 70 9a)的GS值最大 (0 82 9) ,遗传关系最近 ;K .hirsuta(Y2 86 0 )与K .tahelaca na (Y0 5 99)间GS值最小 (0 16 4 ) ,遗传关系最远 ;②物种内不同居群都聚在一起 ,遗传相似系数较大 ,亲缘关系较近 ;③形态相似、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聚类在一起 ;④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 ,且种间的遗传变异大于种内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 ;⑤RAPD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等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据此 ,RAPD分析方法可为仲彬草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提供分子水平上的丰富资料 .  相似文献   
134.
小麦新品种(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5个亲本配制50个杂交组合,对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农艺性状普遍存在优势,对照优势、平均优势、母本优势和父本优势均值分别为6 84%、6 31%、8 95%和6 26%。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均表明,杂种F1相对亲本,提高了农艺性状间相互作用。通径分析揭示亲本中千粒重对穗粒重直接作用最大,而杂种F1中穗粒数对穗粒重直接作用最大。本文还重点考察了川农16优势情况,指出其千粒重较低和穗粒数较少的特点可以通过杂种优势来克服。  相似文献   
135.
西藏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对229份西藏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表明,229份西藏普通小麦共检测到19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以null,7 8,2 12组合类型居多。在各位点的等位变异中,Glu—B1位点出现的等位变异最多,共9种;Glu—D1和Glu—A1位点均出现4种等位变异。Glu—A1和Glu—B1位点分别检测到一个的新亚基,暂定名为5#和6#。品质评分表明,西藏普通小麦的品质评分为4~10分,多数品质评分在6分及6分以下,同时筛选到2份(As1531 and As1772)评分达10分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6.
基于已获得的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区段80个SSR标记,结合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的39个后代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条锈病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揭示了骨干亲本繁6遗传物质及其成株抗性在其衍生品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骨干亲本繁6在条锈病条中31、32和33混合生理小种诱导下表现成株抗性,7个衍生后代品种表现全生育期抗性;用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区段的80个SSR标记对繁6及其后代衍生品种的其他亲本进行分子扫描,共发现9个来自繁6基因组的特异SSR标记,即Xwmc631、 Xgwm359、 Xwmc407、 Xgwm501、 Xgwm148、 Xgwm539、 Xgwm533、 Xgwm299和Xgwm639,其中,Xwmc631、 Xgwm359、 Xgwm501、 Xgwm299和Xgwm639在繁6衍生后代的4个子代中表现较高的遗传贡献率。以SSR标记与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的关联分析发现6个SSR标记与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显著相关,其中来自繁6的特异SSR等位变异Xgwm539-2D和Xgwm299-3B与严重度、反应型、普遍率、病情指数及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均具显著相关性,表明繁6的成株抗性及其控制遗传位点在其衍生后代品种选育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定向选择,并在西南麦区小麦条锈病抗性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利用SDS-PAGE分析检测了36份四川藏区小麦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从中可检测到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ull、7+8、2+12为四川藏区小麦的优势亚基组合,其频率高达58.33%.在Glu-A 1、Glu-B 1和Glu.D 1位点中,分别有3,5和3种等位变异类型,各位点出现频率最高的亚基分别是Null、7+8和2+12,频率分别为86.11%、63.89%和94.44%.在WL25的Glu-B 1位点发现了一个未知的y型亚基,其迁移率比By 8慢,与Bx7以亚基组合形式同时出现.在wL 16的Glu-D 1位点,Dx亚基沉默,而仅表达了Dy 12亚基.参试材料的面包品质评分为4-8分,无评分达9分以上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8.
斯卑尔脱小麦α-醇溶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斯卑尔脱小麦(Triticum spelta L.)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信息。【方法】根据已知的普通小麦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克隆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从NGB5149中克隆得到两个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Gli-Spelt-1和Gli-Spelt-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234066和DQ234067)。它们具有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但Gli-Spelt-1是一个假基因。Spelt-Gli-2编码区全长849 bp,编码263个氨基酸。【结轮】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Gli-Spelt-1和Gli-Spelt-2与已报道的α-醇溶蛋白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9.
为了给普通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并了解提莫菲维小麦的HMW-GS组成情况,利用SDS-PAGE技术对43份提莫菲维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发现2、3、2和1种Ax、Ay、Gx和Gy亚基的等位变异类型和5种组合类型[Ax2*,Gx(A);Ax2*+Ay(C),Gx(B)+Gy;Ax1+Ay(B),Gx(B)+Gy;Ax1+Ay(A),Gx(A);Ay(A),Gx(B)]。其中Ax2*,Gx(A)的分布频率最高,达81.40%。在43份材料中,有12份材料(27.90%)的Ay亚基表达,Gx亚基几乎都表达,而只有部分Gy亚基可表达,但频率非常低,仅为6.98%。结果表明提莫菲维小麦Glu-A1的遗传多样性高于Glu-G1。文中对检测到的各种亚基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0.
 小麦品系ICA56对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CYR30、CYR31和CYR32均表现免疫反应;遗传分析表明,ICA56携带一个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基因等位性测定显示,ICA56所含抗条锈病基因不同于已知抗锈基因Yr5、Yr10、Yr15和Yr26,暂将该基因定名为YrICA56。利用川麦28/ICA56的F2群体及抗感亲本筛选到5对SSR引物WMC503、Xgwm261、Xgwm296、WMC112Xgwm210YrICA56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16.6、10.4、7.0、4.5和14.1cM。根据Mapmaker3.0确定标记、YrICA56和着丝点在染色体上的顺序为:-WMC503-Xgwm261-Xgwm296-YrICA56-WMC112-Xgwm210-着丝点-。根据作图结果,将YrICA56定位在2DS。目前定位在2DS上的抗条锈病基因有Yr16YrKatYr16为成株期抗性,YrKat属温敏抗性,而YrICA56在苗期和成株期对条锈病均表现免疫,由此推测YrICA56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