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篇
  167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江汉平原玉米施用磷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汉平原布置3个玉米磷肥用量试验,以确定该地区种植玉米施磷效果和适宜的磷肥用量.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明显增加玉米叶片数和株高,在不同磷肥用量时3个试验点的子粒最大增产幅度分别为15.4%、18.8%和39.9%,磷增产效果显著.结果还显示,磷肥对子粒的增产作用大于其它部分,足量磷肥施用有助于子粒产量的形成.磷肥施用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收益,施磷处理的产投比均>2.0,表明江汉平原玉米施磷是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磷肥用量结果表明,第一个和第三个试验点在施磷(P2O5)  相似文献   
92.
改良剂对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冷泉烂泥型和冷浸烂泥型冷浸田土壤,设置不添加任何物质和分别添加白云石粉、生物炭、粉煤灰、聚丙烯酰胺和混合改良剂等6个处理,在持续淹水和干湿交替2种水分管理下进行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测定培养后第30、90、180和360天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水稳性。结果表明: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改良剂对冷泉烂泥型和冷浸烂泥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达到180d时基本稳定;在持续淹水条件下,改良剂对2种类型冷浸田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短暂促进作用,且不稳定。在几种改良剂中,粉煤灰和混合改良剂(粉煤灰+生物炭+聚丙烯酰胺)对2种类型冷浸田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均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稻谷产量,增产率为28.5%~40.0%;不同施肥处理间却无显著差异。施肥处理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有效穗和每穗粒数的增加,增幅分别为5.5%~26.1%,25.2%~57.0%。养分吸收结果表明,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氮素吸收量,且主要分配于稻谷,所占比例为71.3%~79.0%。与习惯施肥处理(T1)相比,优化施肥(T2)、控释尿素(T3)、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T4)处理在减少氮肥用量21.6%的条件下,稻谷产量没有降低,而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以及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都有所增加,分别提高3.2~6.9 kg/kg、11.7~15.4 kg/kg、7.0~30.6 kg/kg、0.04~0.08,且均表现为控释尿素处理(T3)处理最高。可见,采用合理的肥料及科学的施用方法均可显著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4.
棉田免耕套栽油菜施肥效果及肥料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棉田免耕套栽条件下,研究了油菜氮磷钾(NPK)肥施用效果及肥料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进了油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了油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N、P、K三要素增产效果依次为:N>P>K。通过对肥料效应模型的筛选,得出在试验条件下,油菜氮(N)、磷(P2O5)、钾(K2O)的适宜推荐用量分别为205kg/hm2、76kg/hm2、35kg/hm2。  相似文献   
95.
4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动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采用田问试验研究了4种双低油菜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动态.结果表明:播种后140 d(苗期)、140~170 d(蕾薹期)、170~199 d(花期)和199~212 d(角果期)4个油菜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比例分别为12.7%~20.9%、15.3%~20.0%、60.3%~71.7%和-27.4%~-9.1%;氮素积累比例分别为33.3%~47.8%、11.9%~14.7%、15.5%~28.1%和17.7%~28.8%;磷素积累比例分别为23.4%~37.9%、22.5%~29.4%、32.7%~54.1%和-17.2%~-3.O%;钾素积累比例分别为24.7%~33.9%、16.2%~35.9%、31.0%~53.3%和-43.0~-23.5%.表明油菜干物质累积与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氮素积累量最大时期为苗期,干物质、磷、钾积累量最大时期为花期,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速率最大时期均为花期.每生产100 kg籽粒养分的需求量平均为N 4.3 kg、P2O5 2.7 kg和K2O 8.7 kg.在同等施肥量水平下,4个油菜品种中,华油杂9号籽粒产量最高,达3 574 kg/hm2;N、P、K养分偏生产力顺序为:中双9号>华油杂9号>华双5号>华双4号.  相似文献   
96.
湖北省油菜施硼效果及土壤有效硼临界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从区域角度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硼肥施用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及产量的效果,确定目前生产条件下土壤有效硼临界值,为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6年在湖北省布置30个田间试验研究油菜施硼产量效应,结合土壤有效硼含量确定缺硼临界值。【结果】施硼对油菜的营养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有促进作用,30个试验点施硼平均增产油菜籽428 kg•ha-1,平均增产率19.2%,70%的试验增产效果显著,增产量超过500 kg•ha-1的试验点占26.7%;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施硼效果呈极显著负相关;按照不施硼产量相对于施硼处理的90%作为判断标准,土壤有效硼临界值比20年前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确立的临界值有所提高。【结论】湖北省油菜施用硼肥增产效果显著,现阶段油菜种植的土壤有效硼临界值为0.58 mg•kg-1,大约80%的地块在种植油菜时需要施硼。  相似文献   
97.
水稻优化施肥技术的田间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湖市大同湖农场水稻施肥中一直采用均一施肥的措施,但由于农场的土壤肥力空间变异大,均一施肥常会导致高肥力土壤施肥偏多,而低肥力土壤施肥不足的状况,导致环境污染,降低肥效.  相似文献   
98.
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施肥状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44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养分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主产区桑园施用有机肥的比例为75.0%,所有桑园均施用一定量的化肥。全省桑园氮(N)、磷(P2O5)、钾(K2O)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53.0、114.0和175.5 kg/hm2,其中由有机肥提供的氮、磷、钾分别占总投入的25.5%、69.7%和87.2%,养分施用的N:P2O5:K2O比例为1:0.25:0.39。鄂东蚕区的肥料用量明显高于鄂北和鄂西南蚕区。桑园NPK养分投入量相差很大:施氮(N)量 > 600 kg/hm2的桑园比例为15.9%,而22.7%的桑园年施氮量 < 150 kg/hm2;施磷(P2O5)量>225 kg/hm2的桑园比例为6.8%,施磷<75 kg/hm2或不施磷的桑园比例为22.7%;施钾(K2O)量 > 300 kg/hm2的样本比例占15.9%,而全年未施钾肥的桑园比例高达25.0%。湖北省桑园全年施肥次数以1次和2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5.0%和63.6%,反映出桑园施肥次数偏少。  相似文献   
99.
通过大田试验 ,研究了腐殖酸盐和化肥在萝卜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 ,萝卜总产量随着化肥施用水平的增加而提高 ,增施一定量腐殖酸盐 ,萝卜产量有所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 ;高量腐殖酸盐的施用导致减产。单个萝卜重量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施用腐殖酸盐而增加。施用一定量的腐殖酸盐 (6 0 0kg·hm-2 )对减少未成形的萝卜个数具有显著的作用 ,而化肥的施用效果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0.
概述了十字花科蔬菜生产过程中确保质量安全的综合控制技术措施,内容包括产地生态环境、种子质量、播种期、施肥、病虫害防治与农药使用、采收、包装、运输和贮存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