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园艺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正>浙蒲6号是以G7-4-3-1-2-1为母本,以G11-3-5-7-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保护地早熟瓠瓜一代杂种。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2006年进行  相似文献   
52.
解除瓠瓜种子休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打破瓠瓜充分成熟种子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采后约50天其休眠现象可自然解除,磕种处理、1 500mg/L赤霉素液和0.6%H2O2液浸种均可有效打破瓠瓜种子的休眠现象.  相似文献   
53.
1.特征特性 早中熟,始花节位低,叶色深,叶片小,嫩荚油绿色,条荚匀称,长65厘米以上,肉质致密,不鼓粒,耐贮运性好,商品性佳;耐热性强,高温季节能正常生长,植株不易早衰,全生育期80~100天,前期产量与之豇28-2相当,总产量提高10%以上,亩(1亩=1/15公顷)产1800~2200公斤,较抗病毒病和锈病。该品种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鲜食加工外销兼宜。适宜在全国各地(除高寒地区外)种植。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不同肥料及其施用量对瓠瓜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对瓠瓜甜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影响瓠瓜果实鲜味。综合分析,施用绍兴有机肥时,瓠瓜风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选择之豇系列的5个长豇豆品种之豇28-2、 之豇60、 之豇106、 之豇616、 之豇618,对其嫩荚可溶性糖、 纤维素、 维生素和游离氨基酸4类品质性状进行了检测分析.5个品种在这些性状上变异丰富,可溶性糖含量为19.81~32.92 mg·g-1,纤维素含量为343.15~536.29 mg·g-1,VC含...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嫁接育苗关键技术对瓠瓜嫁接效率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本试验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新育成的中棒瓠瓜新品种浙蒲903为接穗,砧西316为砧木,设置不同砧穗播期、嫁接苗龄、嫁接方法、嫁接后愈合条件的试验组合进行浙蒲903嫁接育苗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砧木和接穗播期间隔5 d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为96%,根系长势最好,接穗长适中、接穗粗壮;接穗子叶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4%,植株矮壮、根系最发达;采用插接法嫁接的瓠瓜苗成活率最高,为96%,接穗长适中、接穗粗最大、根系最发达;温度相同时,LED光照条件下愈合的嫁接苗成活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下的,其中以温度20~26℃,湿度95%,LED补光的嫁接愈合条件最佳。本结果为瓠瓜嫁接技术生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白粉病是葫芦科作物共有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瓠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采用8个瓠瓜亲本F8代的203个MAGIC(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利用2020和2021年两年的抗病表型数据,基于基因重测序过滤筛选得到的221 043个高质量SNPs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在两年数据中重复检测到46个SNPs位点与白粉病抗性显著相关,在与抗病相关联的候选区段内共检测到32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2个基因预测与瓠瓜抗病功能相关。本研究首次在葫芦科作物中构建了MAGIC群体,并通过GWAS分析进行白粉病抗病基因定位,为克隆瓠瓜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也对深入了解白粉病抗性机制、辅助培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