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的优化复配工艺,考察VE添加量、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单甘脂添加量及卵磷脂用量4因素对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优化复配工艺参数组合为VE添加量0.2%,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1∶6,单甘脂添加量2%及卵磷脂用量0.25%时,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42.
选用不同种类的钙剂,对面粉进行强化,再对粉样进行分析,用标准配方和方法作烘焙试验。研究分析表明:面粉中添加钙后对面粉品质及烘焙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且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干燥方式对绿豆芽多酚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影响,以绿豆芽为原料,利用热风干燥、组合干燥和冷冻干燥对绿豆芽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绿豆芽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后,绿豆芽粉物质特性最好,但多酚含量及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较差;热风45℃干燥后的绿豆芽多酚含量为...  相似文献   
44.
微波法提取稻草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稻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温度、时间、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及微波功率对提取的影响,得到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2.33min,氢氧化钠浓度为18.98%,料液比1∶11.68,功率630.32w,在此工艺条件下纤维素的提取率为70.17%。  相似文献   
45.
稻壳的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壳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可综合利用生产各种化工原料、绝热保温材料、农药、高性能吸附活性炭、可降解包装材料餐具及气化能源等。为此,对稻壳在工业、农业、建筑、能源等几个方面的利用情况进行了阐述,以证明稻壳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以交联羧甲基淀粉为原料,分别加入不同种类及比例增塑剂,制成不同性质的淀粉基可降解薄膜,确定增塑剂的最佳组合为:三乙醇胺0.4%,甘油0.4%,聚乙二醇0.6%。结果表明,短链增塑剂能提高膜的断裂伸长率,长链增塑剂会增强膜的拉伸强度,3种增塑剂共同使用时增塑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7.
选择甾醇质量分数59%的植物甾醇酯,经溶解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玉米油中,确定其最佳添加工艺:甾醇酯加热至60℃时,加入至磁力搅拌器上加热至60℃的玉米油中,边加边搅拌,并保持此温度5 min,植物甾醇酯的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48.
稻草纤维素醚化改性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草纤维素为原料,对其进行醚化改性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旋转试验,确定了羧甲基纤维素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醚化时间100min、醚化温度70℃、NaOH用量为3.2g以及一氯乙酸用量为3.0g,最大取代度为0.53。  相似文献   
49.
绿豆芽营养丰富、口感清脆、适合各类人群,还含有黄酮、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研究绿豆芽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为绿豆芽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以绿豆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四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清除自由基方法评价了绿豆芽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绿豆芽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排序为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55℃、料液比1∶30、乙醇浓度70%,总黄酮提取率为0.72%。提取得到的绿豆芽总黄酮对O2-·、DPPH·、NO2-·表现出很好的清除能力,表明绿豆芽总黄酮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0.
苍耳子油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苍耳子为原料,采用超临界萃取装置,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苍耳子进行萃取,并根据苍耳子油的得率,确定了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0Mpa,CO2流量25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