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铝和镉及其复合污染对砖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培盆钵试验,研究铝、镉及其交互作用对砖红壤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铝单独处理中,脲酶活性变化很大;铝抑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镉浓度不超过20 mg/kg时,脲酶活性升高,低浓度镉处理降低磷酸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对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镉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小于铝。铝与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显著负相关;铝镉复合处理对脲酶没有交互作用,对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脱氢酶的影响有交互作用。由于土壤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对不同铝浓度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因此选用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作为外源铝污染土壤的指示酶。相对其它土壤酶,脲酶对不同土壤镉浓度反应敏感,可以用脲酶作为土壤镉污染的指示酶。  相似文献   
22.
为探明中国南方蓼科绿肥的肥用价值,分析了22份采于海南等地蓼科绿肥种质的养分含量,并对其进行有机肥分级.结果表明:蓼科绿肥的大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其平均含氮、磷、钾的量分别为2.10%,1.63%,2.19%.22份蓼科绿肥种质均为一级或者二级有机肥,是品质较高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23.
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以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土壤Cd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Cd浓度为60或90mg/kg时,扬稻6号和扬粳9538的产量与对照(土壤未加Cd处理)无显著差异。这2个品种在Cd浓度为120或180mg/kg下以及武运粳7号在Cd浓度60或120mg/kg下的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在Cd胁迫下产量降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穗数或每穗颖花数的减少,Cd对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影响。Cd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以及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随土壤Cd浓度的增加,稻米醇溶蛋白含量增加,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则降低。当土壤Cd浓度为60和90mg/kg时,稻米淀粉谱的最高粘度、热浆粘度、最终粘度、崩解值和消减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土壤Cd浓度为120和180mg/kg时,稻米淀粉谱的最高粘度和崩解值显著降低,热浆粘度、最终粘度和消减值显著增加。在相同土壤Cd浓度下,同一器官的Cd浓度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但扬稻6号Cd累积量高于扬粳9538。表明Cd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Cd在稻株的累积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高浓度Cd可降低稻米的营养品质和食味性。  相似文献   
24.
豆科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绿肥资源,为了探明我国豆科绿肥的培肥效果,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7份野生豆科田菁属绿肥后酸性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绿肥后,不同种质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不同,且不同绿肥对土壤有机质碳含量的影响效果随着施用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虽然不同田菁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但在施用1年内均能显著(P0.05)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并在施用1个月后效果最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含量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5.
4份柱花草耐铝胁迫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外源铝的水培和土培盆栽方法,研究了100 μmol/L Al3+对不同品种柱花草根系生长的影响。水培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营养液培养24 h后,TPRC2001-1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比其它3个柱花草低,西卡柱花草根尖和根系铝含量最高。柱花草的相对根长及根尖苏木精染色均反映出TPRC2001-1受抑制最小且根尖染色程度最浅,TPRC2001-1的细胞膜相对透性最低。土培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 μmol/L Al(NO3)3长时间处理3个月后,TPRC2001-1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大于100%,而热研2号和西卡柱花草地下部和地上部相对生物量均低于50%。TPRC2001对铝的耐性最强,而西卡柱花草对铝敏感,热研2号和热研13号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26.
不同耐镉基因型水稻农艺和生理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2004和2005年在扬州大学试验农场进行了不同耐镉基因型水稻农艺和生理性状的比较研究。2个耐镉(Cd)基因型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粳9538(粳稻)及2个Cd敏感基因型扬稻6号(籼稻)和武运粳7号(粳稻)种植于盆钵。于移栽前盆钵土中加入Cd, 浓度为150 mg kg-1(Cd处理), 以未加Cd为对照(CK)。Cd处理后, 耐Cd基因型籽粒产量较CK降低6.2%~8.9%, Cd敏感基因型产量较对照降低38.3%~47.1%。每盆穗数和每穗颖花数显著减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 结实率和千粒重在Cd处理和CK间无显著差异。Cd处理显著抑制Cd敏感基因型的分蘖发生, 导致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显著下降, 但对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在Cd胁迫下, 分蘖至拔节期Cd敏感基因型的根系活力、叶片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低于耐Cd基因型, 叶片超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及根系伤流液中1-氨基环丙烷-1-羧酸浓度则显著高于耐Cd基因型。抽穗以后Cd对上述生理指标以及整个生育时期叶片脱落酸含量无显著影响。说明Cd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在生育前期(分蘖至拔节期), 此期分蘖发生多、根系活力和叶片抗氧化保护系统能力强及乙烯合成少是耐Cd基因型水稻的主要农艺和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27.
山蚂蝗属(Desmodium Desv.)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绿肥资源,为探明其培肥效果,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12份野生山蚂蝗属绿肥后,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山蚂蝗属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一,在施用1年内均能显著(p<0.05)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且施用1个月后效果最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不断变差。  相似文献   
28.
为了明确间作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作绿肥后不同管理方式对椰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为酸性土壤地区椰子园绿肥间作以及绿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设无绿肥间作、间作并覆盖利用、间作并压青利用3个处理,观测椰子园耕土层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pH等土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绿肥压青能有效提高椰子园土壤有机质以及矿质养分的含量,且能改善土壤酸度,其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的平均含量及pH分别增加了54.9%、62.3%、150.4%、53.3%、72.3%、82.8%、22.1%、19.1%和10.9%(P <0.05);绿肥覆盖处理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锌的平均含量及pH分别增加了28.3%、37.5%、89.4%、39.3%、39.1%、39.5%、19.1%和6.9%(P <0.05)。相比于覆盖处理,压青处理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的含量3年平均高出了20.7%、18.0%、32.3%、23.8%、31.1%、...  相似文献   
29.
为筛选出优质的山蚂蝗(Desmodium Desv.)种质,本研究分析了40份山蚂蝗种质资源的有机物与矿质养分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机肥分级评价。结果表明:40份山蚂蝗粗有机物含量均较高,平均为92.4%,达一级水平,其中有2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P<0.05);氮含量平均为2.36%,达二级水平,其中有16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钾含量平均为1.69%,达三级水平,其中有28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磷的含量较低,平均仅为0.22%,为四级水平,其中仅有5份种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机肥评价结果表明,40份山蚂蝗种质均为二级以上有机肥,其中斜茎山蚂蝗(CIAT13753)和山蚂蝗(CIAT23537)为一级有机肥,是新品种培育的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30.
山蚂蝗属(Desmodium)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豆科牧草,目前国内仅有一个国审品种,无法满足南方草牧业发展对种质资源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国外安全引种是增加我国南方牧草品种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国审品种‘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D. ovalifolium ‘Reyan No.16’)为对照,从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等10个指标评价了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16个山蚂蝗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光滑山蚂蝗、变色山蚂蝗、乳突叶山蚂蝗、楔叶山蚂蝗、威格斯山蚂蝗、斜茎山蚂蝗、粗毛山蚂蝗、木豆叶山蚂蝗、柳叶山蚂蝗9份山蚂蝗资源的综合评分高且单宁含量显著低于(P<0.05)对照或者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为优质的山蚂蝗牧草品种资源;其余7份单宁含量较高且资源综合评分不高,可作为绿肥或者覆盖作物品种资源。本研究为南方山蚂蝗属牧草资源培育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有利于满足我国南方草牧业发展对优质牧草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