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93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70篇
  33篇
综合类   306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90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阐述了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发展优质商品辣椒的优势,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毕节试验区优质商品辣椒的构想,并就市场前景及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而促进试验区辣椒产业发展,为试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2.
选择湟水河流域湟源至乐都段为研究区段,采集并分析了湟水河及支流北川河、南川河河道不同地点25个河床泥沙样品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富集Si、Al、Ca和Fe;而贫K、Na、Mg、Ti和Mn,说明主要沉积有硅酸盐和碳酸盐。通过化学风化指数(CIA)计算,发现从湟源-湟中(多巴)-西宁市-平安-乐都段,化学风化强度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西宁市及周边地区CIA最低,湟源县-多巴镇、平安-乐都以及北川河CIA明显较高,具有更强的风化侵蚀过程,并得到聚类分析结果的验证。利用CIA与现代观测气象数据(降水量变差系数)对比,发现CIA与降水量变差系数呈正相关分布,说明流域强降水(如暴雨、大雨)侵蚀了周围覆盖的第四纪黄土,并富含Ca/Mg碳酸盐。  相似文献   
153.
玉米是恩施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对产量影响较大,该文分析了恩施州自然灾害常年发生规律,提出帮豪玉509的抗灾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其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4.
黄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3,(22):88-88,113
分析影响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因素和森林可燃物的特点及燃烧特性,根据森林火灾的实际情况,森林火灾防控主要应从阻隔火源与可燃物的接触入手,强化林火阻隔体系建设,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从而达到森林火灾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5.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156.
通过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土壤环境中对照样点与扰动点的pH值、有机质(TOC)、全氮(TN)、全磷(TP)现场调查和土壤监测,结果表明:对照样点与扰动点表、底层土壤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N=25,p<0.01);对照样与扰动样表、底层土壤指标的差异性受到管线建设前后干扰,表层土壤:pH值、全氮、全磷都没有显著差异(成对数据t检验,自由度d f=24,p>0.01),有机质差异显著.底层土壤:pH值、全磷都没有显著差异(自由度df=24,p>0.01),有机质和全氮差异显著;各样点之间土壤属性的差别很大,但同一个点受干扰前后各土壤属性值差别不大,说明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7.
microRNAs(miRNAs)是长度为18~25 nt的非蛋白质编码小RNA分子,可以通过抑制有关基因mRNA的翻译从而调控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发生等过程。在很多病毒中发现有miRNA的存在,这些miRNA可能在病毒基因的表达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发挥作用。利用vMir软件预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组可能编码的miRNA前体序列,对BmNPV基因组扫描分析后,得到7条能形成发夹结构的可能是miRNA的候选前体序列。以BmNPV添食感染5龄起蚕,72 h后取幼虫血淋巴提取总RNA,对这7条序列进行反转录PCR验证,其中扩增出的5条序列在BmNPV基因组中有相同的序列,推测这5条序列为BmNPV基因组编码的miRNA前体序列。进一步分析5条miRNA前体序列的发夹结构,并用反转录PCR的方法验证其成熟体序列,结果在5条miRNA前体序列共扩增出6条在BmNPV基因组中有相同序列的成熟体序列,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ORF之间,是BmNPV基因组编码的miRNA。利用在线靶基因预测程序RNAhybrid和RNA22预测到6条miRNA在BmNPV中的13个可能的靶基因,其中有6个靶基因是病毒的结构蛋白基因,2个为晚期表达因子基因,5个为未知功能基因。推测这些BmNPV基因组编码的miRNA可能与病毒感染宿主有关。  相似文献   
158.
基于ISSR标记初选格鲁桑类型桑树核心种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种质可以用最少份数的种质资源代表该物种及生态类型的遗传多样性。以收集自我国黄土高原的73份格鲁桑类型桑树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29条带,其中多样性条带为115条,多态性比率为89.15%。根据ISSR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和树型图,利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和属性约简启发式算法对73份种质资源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研究,2种方法分别初选出21份和16份格鲁桑类型桑树核心种质,核心种质样本的比率分别为28.77%、21.92%。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结合分子标记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对2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和t检验,结果显示:采用2种方法初选出的21份和16份格鲁桑核心种质都能很好地保存初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结构,但采用属性约简启发式算法所得16份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要优于采用逐步聚类随机取样法所得的21份核心种质。最终确定以属性约简启发式算法初选的16份样本作为格鲁桑类型桑树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159.
调查华南蚕区现有的蚕沙处理主要有分散简易堆肥、沼气发酵和集中资源化利用处理3种模式。针对该蚕区高温多湿的环境,以及一年多次养蚕,蚕沙生产量大的情况,提出因地制宜,采用简易蚕沙池改造升级、小型设施堆肥处理、小规模集约化堆肥处理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蚕沙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并通过蚕沙堆肥过程与条件的控制,达到蚕沙病原菌灭活无害化、蚕沙堆肥发酵完全熟化和蚕沙作为桑园肥料应用无风险的目的,构建蚕沙产地无害化和肥料化处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0.
旨在制备抗猪细小病毒(PPV)非结构蛋白共有氨基酸的NS多肽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MK993540)公布的PPV基因组序列,克隆其非结构蛋白NS1、NS2共有基因序列(N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将NS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S,转化至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技术纯化表达的重组多肽,用重组多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PPV杨凌株NS基因长258bp,编码86个氨基酸的多肽,是具有亲水性的非跨膜NS多肽,具有大量的B细胞线性表位。NS多肽在37℃、0.8mol/L IPTG条件下,诱导6h有大量的可溶性表达。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该多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用纯化NS多肽免疫小鼠后获得鼠抗NS多肽的血清抗体效价为1∶12800。用制备的NS多克隆抗体检测纯化的NS重组多肽及真核表达的NS1蛋白,均能检测出相应特异性条带,为进一步研究NS蛋白在PP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