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56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验证沃柑测土配方施肥的效果,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探究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与化肥配施对沃柑果实产量和外观品质的效应,在沃柑园设置随机区组小区精确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当地习惯施肥、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2%硼酸、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0.05%钼酸铵、优化施肥兼叶面喷施4%硫酸镁。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推荐施肥相较于习惯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在同等养分施用量的情况下,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处理与全化肥处理比较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比后者增效4.03%。在土壤交换性镁贫乏的情况下,沃柑叶面施镁可以获得极显著而稳定的增产效果。在土壤不缺硼的情况下,叶面施硼可能无效。在土壤有效钼不足时沃柑叶面施钼能够增产,但连年施用效果不稳定。由此可见,伴随果实外观品质的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在沃柑生产上是可行的;沃柑施肥的增产潜力较大,如果配方和选材得当,可以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品种特性、土壤环境、栽培技术等因素,均会对稻米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经验,阐述了优质稻米的标准,分析了稻米品质影响因素,并对稻米栽培技术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20-09期目录     
  目的  准确地对火炬松子代测定林进行遗传评估,以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和遗传增益,并为育种群体和繁殖群体确定入选材料。  方法  以火炬松53个半同胞家系的1 800多个单株为研究对象,应用R和ASReml软件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进行遗传评估。根据育种值排名选择入选家系或个体,预测遗传增益。  结果  火炬松树高、胸径、材积、枝条数、枝条平均直径和枝条平均角在家系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树高、胸径、材积和枝条平均直径之间均呈遗传正相关,单株遗传力范围为(0.118 9 ± 0.038 3) ~ (0.308 4 ± 0.053 2)。枝条平均直径与枝条数之间呈遗传负相关,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095 8 ± 0.035 7)和(0.037 0 ± 0.027 8)。根据材积育种值,将前10名母本的子代作为入选群体,预测遗传增益为4.63% ~ 5.10%。而根据材积育种值大小,将前10名个体作为入选群体,预测遗传增益达43.96% ~ 48.43%。  结论  选出的优良家系与个体可作为下一代育种群体的候选材料。材积育种值前10的个体预测遗传增益高,可入选核心育种群体。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沉香(Aquilaria sp.)含油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在950~1 650 nm的光谱范围内,使用DA7200 NIRS分析仪收集了64个沉香样本的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回归模型,并选择最佳预处理方法和最佳主成分数,建立沉香含油量近红外光谱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卷积平滑法(S-G)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且当最佳主成分数为7时,可达到最优模型,其校正集相关系数(RC)和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980 9和0.958 9,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RV)和交互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V)分别为0.697 4、1.029 0。说明预测值与测量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该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高,可以满足对沉香结香品质进行快速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林木种苗学与育种学实习一体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对林学本科专业开设的“林木种苗学与育种学实习一体化”实习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实习一体化”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和创新的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并促进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同时,能够提高教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该文针对“实习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科研项目为龙头并将其制度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英德火炬松改良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英德火炬松改良种子园建园无性系的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发现大部分无性系雌、雄花发育良好。无性系开花时间大约在3月4~26日,大多数无性系雌花在3月7—8日开始开放,少数在3月4~6日开始开放,雄花大多数在3月9~10日开始开放。总体上雌花比雄花早2~3d开放,早1~2d结束。全园雌花盛花期为3月8~17日,雄花盛花期为3月12~19日,雌、雄花盛花期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相遇,自然条件下可保证充分授粉。种子园嫁接后第2年到第3年,90%以上的无性系开花,平均开花株率略高于70%;从第3年到第4年,100%的无性系开花,开花株率接近95%。说明嫁接后第3~4年,是种子园进入盛产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人工控制授粉的有利时期。  相似文献   
18.
桉树的分子标记技术及遗传图谱构建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桉树是世界上的三大类速生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本文着重论述了RFLP、RAPD、AFLP和SSR等4种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桉树上的应用和推广,讨论了基于上述分子标记构建的桉树遗传连锁图的现状及其应用,提出了当前桉树遗传图谱构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桉树的分子标记技术和遗传图谱构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松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树是世界上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工林的重要树种,松树的遗传改良开展早,进展快,成效大.分子标记技术为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回顾了世界上松树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比较遗传作图、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已经构建遗传连锁图的林木有13个属,近40个树种,其中松树占40%,而大多数松树遗传图谱仍然是不完整的,不能覆盖全基因组;比较遗传作图显示松属树种具有高度的遗传保守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表明,大多数性状的遗传基础存在着主效基因,为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杂种松部分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存在着树种效应,对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策略的制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子代在粤北的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东南部,为美国东南部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好、抗病虫害强的特点,是美国南方松中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多的树种,也是工业原料林和薪炭林树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