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冬小麦临抗2号为试验材料,在冬灌水(180mm)相同的条件下,其他生育期以灌水量和灌水次数不等共设置5个处理。结果表明,返青期各层土壤有效含水量(AWC)均较低(2.37mm),至拔节期突增(9.88mm),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降低,成熟期降至2.54mm,特别是处理W1和W2在成熟期0~60cm层处于萎蔫点以下。处理间AWC的差异在灌浆期表现最为明显,尤其处理W1和W3,在0~60cm层AWC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差异。冬小麦日耗水强度最大的时期是抽穗~开花期,阶段耗水量最大的时期是播种~返青,冬灌水充足是保证出苗率和后期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基本条件。处理W3具有最高籽粒产量(6296.52kg/hm2)、千粒重(53.12g)和单位面积穗数(61.83万穗/hm2),但相对灌水较少的处理W4(籽粒产量6240.37kg/hm2)而言,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均较低。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千粒重(R=0.99**)、WUE(R=0.97**)、开花期~成熟期耗水量(CAm)(R=0.88*)、全生育期耗水量(CAt)(R=0.88*)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生育后期水分胁迫,加速了冬小麦的衰老进程,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最终表现为产量下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处理W4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研究了15个现代春小麦品种间的降水利用效率、耗水量以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7.8kg/(hm2.mm),品种间最高相差1.09倍;平均耗水量一般在240.5~308.5mm之间,最高相差28.3%。品种间开花前和开花后光合积累对籽粒贡献差异很大,花前储备对籽粒贡献平均为25%,但品种间差异较大(10%~49%);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分数为:籽粒(42%)>茎秆+叶鞘+叶片(40%)>穗轴+颖壳(18%),但品种间差异较大,最大分别相差112%、63%和27%;品种间对土壤水分消耗差异较大,其中在生育时期上以分蘖期和180~2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13.
2019—2020年在黄土高原雨养条件下以不覆盖露地(CK)和地膜覆盖(PM)为对照,设置3种秸秆带状覆盖处理:SM3(覆盖带50 cm,种植带35 cm,播种3行),SM4(覆盖带50 cm,种植带50 cm,播种4行)及SM5(覆盖带50 cm,种植带70 cm,播种5行),研究了不同带幅秸秆带状覆盖对冬小麦农田土壤特性、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带状覆盖较CK和PM显著降低土壤0~20 cm土层土壤容重4.49%~7.07%,增加土壤孔隙度4.41%~7.28%,且>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增加5.30%~5.31%,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4.55%~7.21%,平均重量直径(MWD)提高6.45%~60.31%,平均几何直径(GMD)提高8.73%~20.57%,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6.06%~6.15%。地膜覆盖对土壤各特征指标影响较小。秸秆带状覆盖处理较CK提高小麦籽粒产量5.0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04%。3种秸秆带状覆盖处理中,SM3处理对土壤各特征指标影响最大,SM5处理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上,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表现出较大优势。因此,SM5处理(覆盖带50 cm,种植带70 cm,播种5行)是适宜于西北半干旱区冬小麦种植的“绿色高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菜籽油生物柴油水洗去除游离甘油的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生物柴油中甘油含量多少是评价生物柴油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水洗可以很容易去除粗生物柴油中的游离甘油,但是水洗不仅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而且增加产品成本.为此,以菜籽油为原料,介绍了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及水洗生物柴油的工艺方法,考察了水洗次数、水洗温度、水洗质量分数对粗生物柴油中游离甘油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去除粗生物柴油中游离甘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洗至少5次,水洗温度40℃,水洗质量分数20%,为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播种时间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甘肃省通渭县常河镇甘肃农业大学旱作小麦试验基地设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9月14日(T1)、9月19日(T2)、9月24日(T3)、9月29日(T4)、10月4日(T5)、10月9日(T6),以9月24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了播期对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T2处理的产量和WUE最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推迟播期缩短了冬小麦全生育其天数,各生育阶段天数抽穗前大于抽穗后;播期对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营养生长期大于生殖生长期,花前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播期推迟呈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在半干旱雨养区玉米秸秆带状覆盖条件下9月19日是冬小麦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6.
1历史的回顾柚类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一带。据记载我国柚类栽培至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但自古以来柚类大多为零星栽植,在柑桔业中规模小,产量少,品种良莠不齐。1985年,全国柚类栽培面积仅067万hm2,占柑桔总面积120%;产量只有12万t,占柑桔总...  相似文献   
17.
18.
本试验根据龙眼物候期,采用2次土施250倍“信叶”根部营养液和5次喷施300-450倍花果营养液等不同处理,在福眼和东壁龙眼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根部营养液结合450倍花果营养液在福眼的应用效果最佳,其单果重,着果数及产量显著增加,果实品质亦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龙眼与其它果树一样,在授粉受精后都会发生一定数量的落果现象.然而,1990年我省龙眼产区一反常态,从云霄、诏安到主产区同安、泉州、莆田等地,相继在5月初至5月下旬发生大面积异常的落果,并造成产量明显下降,为探明其落果原因,我们对有关产区进行调查,并作如下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沼液作为一种广谱性的"生物农药",含有多种有机营养成分及抗病防虫作用,对多种害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作者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盆栽药效试验,利用菜青虫(Pieris rapae L.)作为试验对象,对沼液防治菜青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杀虫效果和安全性,试验所用的5种药剂中,添加煤油和洗衣粉的沼液混合物(Ⅳ)是防治菜青虫最好的杀虫剂,在室内药效测定中药后24、72 h菜青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0.00%和93.33%;在盆栽药效试验中药后1、3、5、7 d的防效分别为77.55%、88.35%、93.64%和96.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