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7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40篇
园艺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秋季割茬再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秋季自然条件下对4个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进行割茬再生繁殖。结果表明,割茬再生对培矮64S、CIS28一10和CIS28一122的自交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安农S一1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
93.
实验设计在优化水稻愈伤培养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DER 10-04-01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无性系诱导,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平均愈伤指数和愈伤组织的生长率.运用田口设计方法分析培养基中2,4-D,NAA和NOA不同的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生长率和平均愈伤指数的影响,由此获得最适于试验材料愈伤组织诱导和培养的优化组合.试验结果表明,2,4-D,NAA和NOA均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平均愈伤指数和生长率有一定的影响,其最优培养组合(MS +2,4-D 2 mg/L+ NAA2 mg/L+ NOA 3 mg/L)在无性系诱导和培养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贾宏汝  黄群策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37-8839,8889
综述了目前在禾本科作物遗传改良的研究领域内的研究现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高低与温度高低及温度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超低能氮离子束对籼型品系99-02进行诱变处理,在其后代中筛选到的育性转换特性特殊的核不育水稻FHS为研究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和人工控温的技术路线对其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水稻FHS、香1及香3芽期酶活性受温度影响较明显,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苗期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不是很明显。[结论]叶片中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如幼穗明显。  相似文献   
96.
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在6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引人瞩目。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物理学技术平台,急待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研究体系,有必要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的技术集成体系,更应该将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实用性和普遍性的范围不断地拓宽。明确提出了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的技术思路,即立足于低能离子束这一物理学技术平台,瞄准学科发展的2个方向,促进研究内容的3个有效转变,分清和综合研究水平的4个层次,注重研究五大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7.
同源四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的胚胎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黄群策  梁芳 《杂交水稻》2003,18(5):53-55
以同源四倍体水稻(Oryza sativa,2n=4x=48)和二倍体水稻(Oryza Sativa,2n=2x=24)为母本,以非洲栽培稻(Dryza glarri,2n=2x=24)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配组,对其杂交结实的胚胎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栽培稻的花粉粒能在二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萌发,但萌发频率仅为0.18%~0.56%,花粉管在花柱内的伸长速度比较慢,发生受精的频率比较低,因而二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的结实率比较低。然而,非洲栽培稻的花粉粒在同源四倍体水稻的柱头上萌发频率高达12.81%~14.65%,花粉管在花柱内的伸长速度比较快,发生受精的频率比较高,因而同源四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的结实率比较高。在同源四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的杂交中发现,其受精作用比较特殊,其中包括精细胞与卵细胞的单受精作用,精细胞与次生极核的单受精作用和正常的双受精作用,总受精率和总成胚率分别为7.49%~9.28%和6.61%~8.64%。  相似文献   
98.
禾谷类作物多倍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综述了禾谷类作物的人工诱导、生物学特征特性、多倍化过程中基因组的动态变化研究及其潜在价值。建立多倍体诱导的高效性实用技术体系,将有助于尽快获得大量的多倍体材料和新的遗传资源或种质资源。多倍体植株具有生长势强、生物学产量高、籽粒大、品质好和抗逆性强等特点。通过多倍化途径有可能进一步挖掘禾谷类作物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10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ed that FR1, a new fertile regulator, had obvious effect on the fertility change of CIS28-10 and Pei'ai 64S, but no effect to V20A. The effect of 200 mg/ kg FR1 was best. The panicle development stage most sensitive to the regulator was on the reduction division stage of pollen mother cell and the effect of the regulator in autumn was more obvious than in summer. It suggested that FR1 might be used to change the genetic male-sterile materials into fertile one so that more self-fertilized seeds could been obtained. which may be a new pathway for utilization of genetic male-sterile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