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苹果不同节位叶片碳素同化物定位分配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裁苹果和成年植株的3—4年生枝组为处理单位,分五个时期标记不同节位叶片,通过测定碳素同化物的分配动向了解其定位分配习性。结果表明:初展短枝过渡叶具有较强的同化能力,对短枝形成、开花、座果有重要作用。长枝过渡叶具双向交换点。成熟大叶在整个生长期都有较强的同化能力,有明显的分配中心特点,表现在新梢旺长期的向上性、中期的中心供应和后期的主干贮藏性。大叶在各生长期还有适量供应本着生枝的习性。向着生枝,母枝和主干输送的量与枝条着生部位有明显的关系。幼叶以自供为主,在旺长期也表现顶梢优势。秋梢人叶的同化力强,是秋根的主要营养源,同时有向本着生枝和枝軸运輸的优势。长枝在整个生长期表现嫩梢优势。所有成熟叶有向上运輸的特点,强度由上向下循序递减。长枝因着长部位不同而有向根部供应和向其它枝軸供应的区别。摘心处理显著提高枝积累量。短枝同化主要是就近供应。树冠顶端延长枝是与根系交换的主要枝类,其幼嫩部分对整体树势起支配作用。根系碳素营养的主要来源是顶生长枝大叶,顶生长枝幼叶和秋梢叶,表现了“异源性”和“远距性”。营养枝的同化物向果实輸送无明显的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32.
新疆雪密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9个代表站点实测资料显示,新疆雪密度变化有明显稳定期和不稳定期之分,稳定期雪密度随时间呈斜率为0.0059的直线变化;进一步通过对新疆29个有雪密度观测资料的气象站40a(1964—2003年)气象资料进行聚类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雪深、大风、吹雪日数等因子与稳定期雪密度有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从而建立了雪密度估算的气候模型。利用雪密度气候模型,以79个站雪密度为基础,采用mapgis65,结合地形、高程和卫星遥感数据,完成了新疆稳定期雪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图是可用于计算的电子图集,可随时提取新疆及其任意区域的雪密度。  相似文献   
33.
节约型园林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作为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针对节约型园林的技术体系组成和功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4.
董蓬  严文超  李智丽  汪静  黄镇 《南方农机》2019,(7):71-71,76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重型卡车悬架,对国内外重型卡车悬架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重型卡车悬架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甘蓝型油菜花叶性状的遗传特点,开发与花叶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以甘蓝型油菜品系2205(圆叶)、1423(花叶)为亲本,构建了3个世代群体:F1、BC1和F2,探讨花叶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花叶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F1植株叶形表现为花叶,BC1(F1×2205)和F2中花叶与圆叶的植株分离比分别符合1∶1和3∶1,说明甘蓝型油菜的花叶性状受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利用集团分离法(BSA)筛选637对SSR引物,共筛选到了3个与花叶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B10079、BNGMS114和BNGMS385。连锁分析发现,这3个连锁标记均位于花叶基因的一侧,其中BNGMS114与花叶基因的遗传距离最近,其遗传距离为2.5 c M。将这3个连锁标记的序列与白菜基因组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它们与白菜A10染色体的序列共线性较好,花叶基因位于A10染色体的15.70 Mb下游区段。上述标记的获得为油菜花叶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以及花叶基因的克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6.
优化株型、提高产量是当前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以130份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为研究材料,对10个株型性状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田间考查,通过表型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油菜株型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130份材料主要株型和产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15个性状变异大小依次为二次分枝数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顶端分枝角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基部分枝角一次分枝数中部分枝角=主花序长度千粒质量角果长角果宽株高。相关分析表明:15个性状间多数存在显著相关,产量性状中全株角果数与单株产量相关性最大(0.834)。株型性状中株高(0.326)、一次分枝数(0.333)、二次分枝数(0.382)和角果宽(0.208)与单株产量关系比较密切。通径分析表明:对油菜单株产量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产量性状是全株角果数(0.786),对油菜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株型性状是株高(0.021)和顶端分枝角(0.021)。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顶端分枝角和基部分枝角通过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的间接效应较大。主成分分析共获得了6个主成分,分别为分枝角度因子、全株角果数因子、株高因子、主花序因子、角果宽因子、角果长因子。主成分综合评价将130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综合性状优良的有12份材料,对育种家改良油菜株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7.
畜禽场氨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饲养密度不断增大,导致养殖业氨排放量大幅上升,严重影响畜禽健康及其生产性能,同时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开展养殖场氨减排技术研究对于畜禽健康、产品安全和环境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畜禽内源氨营养调控、畜禽舍内原位净化和粪污处理过程三个重点环节,综述了多种氨减排技术,包括从源头的饲料优化、粪便除臭剂使用、舍内空气净化及粪污处理过程中的固液分离、表面覆盖等技术,对于养殖业氨减排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8.
传统构建遗传修饰小鼠的方法有2种,一种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特定核酸序列传递到小鼠受精卵或胚胎体内,另一种是将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导入到囊胚中。较为广泛应用的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特定核酸序列传递到小鼠受精卵或胚胎体内,即核酸传递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注射方法、转染方式及性腺组织介导进行核酸传递。综述构建遗传修饰小鼠过程中的核酸传递方法,包括原核注射、囊胚显微注射、受精卵核酸电转染、输卵管核酸电转染、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卵巢组织注射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核酸传递方法的进一步利用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9.
低温是影响油菜生产和产量最重要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因子。为了阐明油菜抗寒性的遗传基础并定位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利用甘蓝型油菜强抗寒GZ恢和弱抗寒10B杂交获得的147个F_2单株为定位群体、以双亲及F2∶3家系为辅助研究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生理学指标及自然条件下抗寒性调查对抗寒基因QTL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630对SSR引物中有160对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多态率25.40%;160对多态性引物中有102对在F_2群体中有多态性,多态率63.75%,102对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229个。102个SSR标记构建连锁图,图谱总长974.70 c M,平均距离为5.70 c M。在自然越冬条件下,对F2及F2∶3家系的抗寒性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组织相对含水量、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相关性,结果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抗寒性评价的参考指标。共定位出5个与抗寒性相关的QTL位点,SPAD值与MDA含量2个指标之间检测到的QTL具有重叠区,这可能是由一因多效或基因紧密连锁引起,可以作为后续分析候选基因的1个热区。为进一步进行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状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了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0.
几种果树蒸腾强度和气孔阻力的日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盆栽及大田生长的苹果、桃、葡萄和枣等果树的蒸腾强度(Tr)、气孔扩散阻力(Rs)的日变化以及这种日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证明在温度、光照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各果树的Tr、Rs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Tr的高峰值、Rs的低峰值正处在温度和光照较高与湿度最适的时候;当中午温度和光照过高,湿度过低吋,Tr、R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在10时左右,第二峰值在14时左右,中午气孔关閉,Tr降低,若从中午到下午持续高温,Tr在下午一直下降,不会出现第二峰值。在适宜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枣树,其Tr、Rs与其它树种并无差异,但在中午高温干旱条件下,Tr明显低于和Rs明显高于其它树种。因此,干旱逆境下Rs迅速增大、Tr迅速减小是枣树的重要抗旱特点。一元回归表明:温度、湿度或光照与Tr或Rs的关系为二次三项式(仅光照与Tr的关系除外,为变形双曲线)。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出,9时前,影响Rs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影响Tr的是温度;从10时到12时,大气相对湿度成为影响Rs、Tr的主导因子;在12时后,光照再次成为影响Rs的主导因子,而Tr的下降主要由于Rs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