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栽植密度、播期及施肥水平对茄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栽植密度1 500株/667 m2,12月10日左右播种,施三元复合肥120 kg/667 m2时可获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42.
广西绿色农产品芥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菜在广西是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全年可种植。推广应用绿色农产品——芥菜生产技术,可规范芥菜生产过程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推进芥菜标准化生产进程,确保芥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芥菜品质和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43.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嫁接具有植株长势好、光合能力强、抗逆性强等特点[1~3],因此我国栽培面积逐年在扩大.但砧木和接穗选择不当,容易造成番茄果实品质低下,效益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选取2种砧木和2种接穗分别进行嫁接,探讨不同砧木嫁接对亲和性和果实品质影响,为番茄嫁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茄子主要栽培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我国茄子主要栽培种的遗传背景,对主要来自广西及全国部分地区的54份茄子栽培种进行表形标记和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37个表形性状中,表现为多态性有33个,占89.18%;从50条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8条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扩增出68条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8.5条带,多态性带58条,占85.29%;品种间两类型标记遗传相似系数均在0.04 ~1.00之间,总体平均数分别为0.51、0.60,表明个别品种间遗传差异很大,但群体整体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应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两类标记均能在欧氏距离14~15间将54个栽培种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表形标记类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而分子标记类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45.
丝瓜不同品种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比较了不同丝瓜品种,不同营养器官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丝瓜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的多糖含量比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Roxb.)的多糖含量高;丝瓜的各营养器官皆含有多糖但差异较大,商品瓜的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种子的多糖含量,其次序依次为:瓜>花>叶>种子;同一品种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多糖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迅速增加,至商品成熟期丝瓜多糖含量达最高值,而后缓慢下降.授粉后30d至生理成熟期多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6.
木薯生理生化及其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栽培、加工工艺等方面已有诸多的研究报道,但其生理生化及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相对滞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薯生理生化及其分子遗传学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就其研究方向等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旨在为木薯生产科研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节瓜果实性状的遗传特点,为节瓜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6个正反交组合后代为试材,研究节瓜在果皮蜡粉、果皮颜色、果长、果重和肉厚5个果实性状上的遗传倾向。[结果]节瓜的果皮蜡粉和果皮颜色2个性状在F1均偏向有蜡粉的亲本和深绿色的亲本;节瓜的果长、果重和肉厚3个性状有超过高亲和低于低亲的分离,但杂种后代的平均值明显大于亲中值,表现广泛的连续性偏态分布和趋大的变异。[结论]节瓜的果皮蜡粉和果皮颜色两个性状各受一对核基因控制,节瓜的果长、果重和肉厚的遗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估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冬瓜疫病抗性鉴定的可行性,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冬瓜疫病抗性鉴定方法,并筛选抗疫病的冬瓜和节瓜品种,为培育及利用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注射灌根接种法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9份冬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比较,评估离体叶片接种法的可行性;并采用所建立的离体叶片接种法对23份冬瓜品种和18份节瓜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抗、耐疫病的冬瓜和节瓜品种.[结果]离体叶片接种后,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呈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期变成黑色病斑,有的会长出白色霉层.9份供试冬瓜品种中,铁柱168、B184和P33等7份冬瓜品种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抗感性评价,反应类型结果完全一致.两种鉴定方法对冬瓜疫病的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性高达77.78%:注射灌根接种法发病率的平均值是54.6%,病情指数的平均值是29.6;离体叶片接种法发病率的平均值是60.2%,病情指数的平均值是31.5.对两种接种法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注射灌根接种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两种接种方法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和0.993.节瓜普遍比冬瓜更抗疫病,初步筛选出3份高抗冬瓜品种,分别是连环杂交大冬瓜、铁心999黑皮冬瓜和黑娃四号小冬瓜,病情指数分别为5.9、9.2和1.7;5份高抗节瓜品种,分别是佳庆338节瓜、玲珑节瓜、翠秀节瓜、新粤农8号和5号黑毛节瓜,病情指数分别为4.2、5.0、5.8、6.7和7.5.[结论]与注射灌根法相比,离体叶片接种法具有发病症状明显、操作方便、速度快、不伤害植物等优点,离体叶片接种法可作为冬瓜品种疫病抗病性鉴定的辅助手段,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筛选出3份高抗冬瓜品种和5份高抗节瓜品种可作为培育及利用抗病品种的资源.  相似文献   
49.
番茄嫁接时采用插接法,并且在嫁接苗上直接覆膜,不仅嫁接工效、成活率高,而且成本投入低,可在番茄嫁接育苗生产上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50.
<正>节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var.chieh-qua How.)属葫芦科冬瓜属冬瓜种一年生攀缘植物,别名毛瓜、毛节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1]。节瓜原产我国南方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广泛栽培[2]。节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清热、消暑、利尿、解毒、消肿等功效,老瓜、嫩瓜均可供炒、煮或作汤用,尤以嫩瓜为佳[2]。节瓜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南菜北运、补充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