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不同接种方法测定番茄内生芽孢杆菌B47菌株对番茄青枯病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接种B47菌17d后再接种茄青枯雷尔氏菌的植株能较好地防治番茄青枯病,防治效果为81.25%;B47菌和茄青枯雷尔氏菌同时接种的植株对该病的防效较低,仅为16.67%。B47菌株与根围链霉菌St103菌株混合施用室内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为62.52%,田间防效为81.82%。  相似文献   
22.
广西罗汉果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2年对广西5个县9个乡(镇)74309株罗汉果病害调查明确,传统种植的罗汉果病毒病发病率平均为52.8%,严重的达100%;采用组培苗种植的病毒病发病率平均为13.9%,重病的达63.0%。传统的种薯种植,品种退化,人工抹芽、授粉,蚜虫传毒,以及果园附近插花种植病毒寄主植物,是广西罗汉果种植区罗汉果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芽孢杆菌B11拮抗蛋白性质及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芽孢杆菌(Bacillus sp.)B11分离自土壤,其拮抗蛋白粗提液在温度60、80℃各处理30 min后仍能保持抗菌活性,对紫外线、蛋白酶K、RNase处理稳定,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氯仿部分敏感,作用活性pH(pH4~10)范围较宽.B11拮抗蛋白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抑菌机制主要使病菌菌丝畸形,细胞质浓缩,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在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gallate,MG)作用下和对照条件下的茄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Rs-T02菌株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并用GO和KEGG Pathway富集化分析的方法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的功能和代谢通路,以初步了解MG对R. solanacearum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MG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2 172个,其中1 037个基因上调,1 135个基因下调。随意挑选10个DEGs进行qRT-PCR验证,其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代谢通路分析发现,与细胞结构相关的肽聚糖水解酶、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和UDP-N-乙酰胞壁酰丙氨酸-D-谷氨酸连接酶等蛋白的编码基因上调表达,蛋白YeaQ、外膜蛋白W和外膜蛋白BamE等蛋白的编码基因下调表达;与能量代谢相关的ATP合成酶结构蛋白、辅酶Q亚基和细胞色素等蛋白的编码基因上调表达,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甘油醛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等蛋白的编码基因下调表达;与致病性相关的gspDgspEgspF等基因上调表达,hrpYhrpBgspG等基因下调表达;与细菌抗药性相关的氨基酸的氨酰-tRNA连接酶、核糖体RNA小亚单位甲基转移酶G基因和多重药物外排泵亚基AcrA等蛋白的编码基因上调表达;与细菌运动性相关的flgB、flgCflgD等基因上调表达。推测MG对Rs-T02菌株的抑菌机制可能与MG影响病菌的细胞结构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同时,MG影响病菌T3SS和T2SS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从而影响细菌的致病力。此外,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核糖体RNA小亚单位甲基转移酶G和多重药物外排泵亚基AcrA基因等上调表达,可能与病菌抵抗MG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5.
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为供试菌,对12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发现霸王鞭和佛甲草的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最好。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佛甲草甲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细菌和12种病原菌物的抑制作用,发现该提取物对5种供试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21.67mm;对8种病原菌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4种病原菌物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浓度为300mg/mL的佛甲草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进行离体和盆栽防治试验,先喷药后接种,离体和盆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19%和66.67%;先接种后喷药,离体和盆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63%和57.65%。研究结果初步证实,佛甲草中含有强烈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26.
枯草芽孢杆菌B47高产拮抗物质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英文)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breed new strains which have higher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pathogens of watermelon fusarium wilt.[Method] The endophytic Bacillus subtilis B47 strain was obtained from tomato stems by UV mutagenesis for two consecutive times,then genetic stability as well a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utant strains were studied.[Resul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ll the three mutant strains F303,F304 and F30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74 strain.After subculture of 10 successive generations,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ll the three mutant strains for the pathogens of watermelon fusarium wilt decreased,but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F305 strain decreased the least,indicating its best genetic stability among the tested strains.The antibacterial circle diameter of F305 strain was 5 mm larger than that of wild strain B47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The mutant strain F305 was in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within 36 h and in stationary phase within 36-96 h,while its optimum growth temperature was 35 ℃.F305 strain could grow in sodium salt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1%-10%,but it grew best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F305 strain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ose of wild strain B47.[Conclusion]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actorial production of antagonistic substance by B47 strain and new methods of preventing from the pathogens watermelon fusarium wilt.  相似文献   
27.
植物土传病害拮抗真菌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广西的部分市,县采集13个土壤标本,分离得到5种拮抗真菌,经鉴定属于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哈茨木霉(T.hazianum)、拟康氏木霉(T.psudokningii)、粘帚霉(Gliocladiumsp.)和一个未定名的真菌。  相似文献   
28.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4种拮抗真菌(Trichoderma koningii、T.pseudokonin-gii、T.harzianum和Gliocladium spp.)分别用紫外光诱变,得到抗氧氮化铜、扑海因和多菌灵的变异菌株,这些变异蓖株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melonis)和生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minor)仍有较强的拮抗性。  相似文献   
29.
植物激活蛋白是一种来源于真菌的新型多功能微生物蛋白农药。本文介绍了我国在植物激活蛋白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列举了植物激活蛋白在生产上的一些应用实例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芽孢杆菌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西瓜和柑桔等作物根际中分离到的B11、B14、B19和B24等芽孢菌菌系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生长和菌核的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B11和B14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它们在室内的防效分别是60.5%和67.4%,在大田的防效分别为54.6%和5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