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豫麦158(漯6073)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以Ta182C6b C2/14IWS007//郑麦9023矮败核不育杂交组合作母本,黄淮麦区丰产广适品种和欧美等抗源材料作父本,经2004年、2005年2轮开放自由授粉(开花前拔除劣株),使优良基因充分交流,优良基因和目标性状通过轮选方法得以有效聚合,形成矮败轮选群体Ⅱ(03TaⅡ),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河南省漯河市迁飞性害虫小地老虎和黏虫蛾种群动态、雌雄性比及卵巢发育情况,探讨两者同步现象,于2018—2022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种群进行系统监测,并对灯下雌蛾卵巢进行解剖。结果表明,小地老虎和黏虫在漯河市始见日均在3月上中旬,年分别可见4代和5代成虫,第1代和第2代世代重叠。均以第1代发生数量最多,其次为第2代。第1代蛾高峰期均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蛾高峰期分别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2种蛾的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通常小地老虎和黏虫第1代蛾高峰日分别在6月中旬和6月上旬,第2代蛾高峰日分别在7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黏虫第1代和第2代蛾峰日平均值分别比小地老虎提前10.0 d和10.5 d,蛾峰日平均值相差天数保持稳定。小地老虎和黏虫蛾雌雄性比的变化趋势存在同步现象。小地老虎和黏虫2种雌蛾的卵巢发育进度、交配率和交配次数具有近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