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主要气象因子对冰糖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糖橙是湖南省最具特色的柑橘地方优良品种,但同一果园不同年份的果实品质有明显差异,研究不同气象因子对冰糖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可为提高冰糖橙果实品质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在湖南省永兴县选取3个冰糖橙品系,对2009~2012年连续4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实大小分别进行测定,并对日照时数、昼夜温差、降雨量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9~11月的总日照时数多、平均昼夜温差大的年份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年降雨量大,尤其是6~11月的总降雨量大的年份,可滴定酸含量高;年降雨量小,尤其是6~11月的总降雨量小,年日照时数多,尤其是6~11月的总日照时数多的年份,固酸比值大;7~9月的总降雨量大的年份冰糖橙的果实大。日照时数、昼夜温差、降雨量等气象因子对冰糖橙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和果实大小等品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
33.
巨峰葡萄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桂友  沈德绪 《园艺学报》1991,18(4):362-364
实生个体的阶段发育包括不同发育时期和空间的生理生化变化。Kessler和Monse-llse(1961)研究了苹果、柑桔叶龄对其叶片中RNA含量及RNase活性的影响,均是成年树叶片的RNA水平高于幼年树,且随树龄而增加,与RNase活性随树龄而降低相一致。在豆梨、西洋梨、杜梨及英国常春藤上的有关研究亦有类似结果,成年组织与幼年组织的DNA水平差异不大,而RNA比值随实生个体的成熟而提高。这种有关代谢方面的研究在果树方面报道不多,在葡萄方面更少。本文对巨峰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叶内遗传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材 料 与 方 法 1.自根苗 巨峰葡萄于1986年春播种于温室,株行距1.5×2.0m,一般肥水管理,未进行修剪。1988年末首次开花,此时取样分析。取样方法:以卷须首次出现节位和开花的最低节位作为两个基本节位Ⅱ和Ⅳ,在Ⅱ与Ⅳ的中点取Ⅲ,Ⅱ以下10节为Ⅰ,Ⅳ以上10节和20节分别为Ⅴ和Ⅵ,在这6个部位分别取发育中庸的营养枝中部叶片,洗净,去除粗叶脉。单株重复3次。取样节位为所取叶片在营养枝上的节位加该营养枝在主蔓上的节位。 2.嫁接苗 2年生白香蕉扦插苗于1986年冬盆栽,一般管理,未修剪。1987年3月基部留17cm剪断,所发新蔓于6月中旬留4—6片叶剪断进行嫩枝嫁接。  相似文献   
34.
早蜜椪柑是2004年由辛女椪柑芽变得到的优良椪柑品种,遗传性状表现稳定,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南方椪柑适栽区推广栽培,已获湖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XPD003-2012)。表现为早熟、皮薄、风味浓郁、无籽或少籽、丰产性强等特点,抗旱、抗寒能力和普通椪柑相当。在湘西吉首市,11月上旬成熟。果实扁圆,果形指数0.76,单果重124g。可食率76.12%,出汁率38.46%。果肉含总糖12.62%,可滴定酸0.73%,可溶性固形物13.20%~14.60%,糖酸比17以上。自然授粉条件下,单果种子数3粒左右。果实一般可贮藏3个月不枯水、不变味。延迟采收可进一步提高品质。栽培上,不要与其他有核品种混栽,宜自然开心形整形,每生产100kg果实要保证施入纯氮2kg、纯磷1kg、纯钾1.6kg,叶果比(60~70)∶1,盛果期每667m2产量控制在2 000~2 500kg,露地可延迟30~40天采收。  相似文献   
35.
以红心柚‘橘湘红’为材料,安江香柚为对照,通过物候期和花器特征的观察、花粉活力的测定、自交和异交花粉管在柱头中的生长及果实种子差异分析,探讨‘橘湘红’无核的原因。结果表明:‘橘湘红’的物候期与对照仅相差2~3 d,花器发育均正常;‘橘湘红’、安江香柚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分别为98.81%、97.96%,花粉活力分别为96.75%、94.61%,可育性高;自交与异交授粉96 h后,花粉管生长开始出现差异,自交花粉管生长速度减缓,异交花粉管生长正常,授粉120 h后,自交的花粉管停滞生长,异交的花粉管生长到达花柱基部;‘橘湘红’异花授粉平均每个果实有正常种子103.8粒,自花授粉果实无正常发育的种子。综合分析认为自交不亲和性可能是‘橘湘红’无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多效唑对幼桃树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施多效唑(PP333)能显著抑制幼桃树(二年生)新梢与树体的生长。一年中土施2次PP333(即一次梢萌发及二次梢萌发时每株各施2g),使一次梢长度减少42.9%,节间长度缩短38.1%,一次梢粗度/长度比增大42.0%,树高和冠径分别减少28.5.5和22.4%;一年中土施1次PP333(即只在一次梢萌发时或者只在二次梢萌发时每株土施2g),对桃新梢及树体的生长也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幼桃树“呆滞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沙田柚’与枸橼杂交后代叶形态学性状的遗传趋向性与相关性。【方法】以单胚、易感溃疡病品种‘沙田柚’为母本,与单胚、抗溃疡病种质枸橼C-05进行杂交,将得到的848株杂种后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形态学性状进行遗传趋向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结果】F_1代叶尖指数、叶形指数、翼叶宽度性状受母本的影响较大,叶柄长度性状、新叶颜色性状受父本的影响较大,叶尖指数、叶形指数表现为趋小变异,翼叶宽度表现为趋大变异,叶柄长度表现为趋中变异;有翼叶对无翼叶表现为显性,紫色新叶对绿色新叶表现为显性;新叶颜色与翼叶宽度、叶柄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尖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叶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形指数与翼叶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翼叶宽度与叶柄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杂种F_1代叶尖指数、叶柄长度、叶形指数、翼叶宽度、新叶颜色等性状均有一定的遗传趋向性与相关性,可能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新叶颜色性状可以作为类似杂种鉴定的形态学标记。本研究对于多年生木本植物杂交育种的性状选择、变异趋势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抗PthA-NLS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PthA-NLS多肽单克隆抗体并构建其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基因,为从PthA角度进一步研究柑橘溃疡病致病机理创造条件,并为构建单链抗体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尝试利用转基因和植物抗体技术创制抗溃疡病柑橘新种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thA-NLS重组多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PthA-NLS多肽单克隆抗体,从分泌抗PthA-NLS多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和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法构建其单链抗体基因,并克隆到pGEM-T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PthA-NLS多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C8H1、2D12B6、3D8A10。成功构建了单链抗体基因ScFv,获得的ScFv基因大小约750 bp,其中重链可变区(VH)基因有360 bp,轻链可变区(VL)基因有342 bp,中间连接肽基因45 bp,经过IPTG诱导ScFv原核表达,获得了大小为44.5 kD的ScFv重组蛋白。【结论】试验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PthA-NLS多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成功构建了ScFv基因,并实现了原核表达,为进一步探索PthA的致病机理和下一步利用抗体技术获得抗溃疡病柑橘种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以沙田柚为母本,枸橼CO5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形态学与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杂交后代2年生幼苗进行早期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鉴定可将286株F1代幼苗分为偏父本型51株、偏母本型23株和中间型212株,SRAP标记鉴定可将F1代幼苗分为偏母本型23株和中间型263株。286株杂交幼苗中有235株的SRAP标记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的分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