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4篇
农学   75篇
基础科学   4篇
  66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胡杨光合蒸腾与影响因子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胡杨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同各主要影响因子间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间呈对数关系,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间呈线性关系;两者与光合有效辐射均呈多项式关系;与空气温度均呈二项式关系。结果说明胡杨属气孔限制型植物,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共同决定胡杨的光合和蒸腾作用。气温和相对湿度通过影响胡杨的气孔导度进而影响胡杨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适宜胡杨进行光合气体交换的环境条件是光合有效辐射保持在1700μmol.m-2.s-1左右,温度保持在3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20%-30%间。  相似文献   
92.
法律价值目标的冲突是一种恒常的存在,它源于由社会和人类两个方面所决定的法需要的不平衡,它贯穿于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冲突意味着协调平衡的必须,整合法律价值目标冲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法律价值目标的整合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倡导优势价值目标、化解矛盾冲突等原则。  相似文献   
93.
高温菌群接种生活垃圾好氧堆肥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从垃圾中分离、筛选、驯化的高温菌群对生活垃圾进行接种好氧堆肥实验,通过堆肥过程中微生物数量、温度的变化等来研究接种高温菌群在生活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接种高温菌群与不接种高温菌群好氧堆肥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接种高温菌群后,好氧堆肥高温阶段持续时间增长,加快了有机物的降解速度,从而缩短了堆肥周期。  相似文献   
94.
城市与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剩余物通过厌氧消化技术转化为能源(沼气)与资源(有机肥),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因其在能源、环境、生态、卫生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文章主要介绍了沼气的特性以及国内外沼气的使用方式与现状,并参照天然气/煤层气的液化方式,分析了沼气液化技术的可行性,为今后我国沼气后续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5.
甘蔗褐锈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甘蔗病害, 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甘蔗属长齿蔗茅‘云滇95-19’和‘云滇95-20’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采用自交方法分别获得‘云滇95-19’和‘云滇95-20’自交F1代, 对亲本及其自交F1代进行了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检测和褐锈病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云滇95-19’和‘云滇95-20’及其自交F1代均未检测到Bru1基因, 两个自交F1代群体对褐锈病的抗性均出现了明显的3∶1的分离比, 证实了‘云滇95-19’和‘云滇95-20’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均由一对新的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挖掘和利用长齿蔗茅抗褐锈病基因资源奠定了基础, 对今后抗褐锈病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为获得新型抗虫转基因玉米,将通过群体筛选获得的具有抗虫性的转cry2Ah-vp基因玉米VP1-5采用PCR、South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进行阳性植株鉴定、拷贝数分析、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分析,同时通过室内和田间生物活性测定鉴定转基因玉米VP1-5对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抗性。结果表明,在转基因玉米VP1-5中cry2Ah-vp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cry2Ah-vp基因在转基因玉米VP1-5不同部位组织中均可以正常转录,在灌浆期叶片中的mRNA表达量最高,相对表达量为32.67,在灌浆期穗轴中的mRNA表达量最低,相对表达量为3.74;Cry2Ah-vp蛋白在转基因玉米VP1-5的6叶期各组织中表达量均较高,其中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达到2 155.18 ng/g FW,在抽雄期花丝中的表达量最高,达到2 165.86 ng/g FW;且转基因玉米VP1-5对东方黏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接虫3 d后幼虫死亡率达到100.00%;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也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表明转基因玉米VP1-5可作为玉米抗虫育种和害虫防治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7.
重金属-有机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强化修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许多污染场地都呈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叠加的趋势,给修复带来了困难和挑战.以红壤为供试土壤,以铜和芘为代表性污染物,研究了添加表面活性剂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和氧化剂H2O2对电动修复该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其目的是实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去除.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处理中,芘和铜都有向阴极迁移的趋势;当提高土柱的pH时降低了芘的氧化和降解,同时也阻碍了土壤中铜的迁移和去除;阳极加10%HPCD,阴极控制酸性条件pH3.5有助于土壤中污染物的解吸和迁移,芘和铜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1.3%和80.5%;由于H2O2的不稳定性,添加6%H2O2并未明显提高芘和铜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离鹅源坦布苏病毒,并研究其对雏鹅的致病性。【方法】用RT-PCR方法对江苏省3个鹅场送检的产蛋期病鹅样品进行检测;对坦布苏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E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这些样品中坦布苏病毒呈阳性;从病料中分离鉴定一株病毒,命名为SHYG。E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与中国鸭源坦布苏病毒同源性达到99.3%;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致Vero细胞病变,对小鼠无致病性,接种2周龄雏鹅出现精神沉郁、腹泻、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组织学变化可见肝脏淤血、胆小管扩张、脂肪变性;肺淤血、炎性渗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脾脏网状内皮细胞空泡化,肾出血,脑充血、胶质细胞增生。【结论】坦布苏病毒SHYG株对雏鹅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构建骨骼肌特异表达目的基因卵泡抑制素(follistatin,FST)的真核表达载体pCFCDs-red和 pSPFCDs-red,分别转染到不同细胞系中,检测FST及下游基因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骨骼肌特异启动子SP和α-actin的启动效率,以研究FST的特异表达对肌肉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分别将真核表达载体pCFCDs-red和pSPFCDs-red转染到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FFCs)、骨骼肌卫星细胞(SMSCs)和SMSCs诱导肌管中,获得转基因细胞;对获得细胞的生长状况、细胞周期、细胞形态大小以及目的基因和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①转基因细胞系的生长趋势与非转基因细胞相似,转基因SMSCs细胞增殖的速度高于转基因SFFCs细胞;②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转基因细胞系转染后70%以上细胞均处于G0/G1期,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具有单一峰值、细胞的整倍性好、细胞电子体积显著增大;③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系中FST的RNA及蛋白水平相比非转基因细胞系均上调;④转基因SMSCs和肌管相比转基因SFFCs细胞的FST表达量高,转pSPFCDs-red转基因细胞中FST的表达水平比转pCFCDs-red细胞系高。【结论】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SP及α-actin能够在SMSCs及肌管中有效启动FST目的基因的表达,且在肌管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SP启动子的启动效率较高于α-actin。在肌源性细胞中,FST的上调可以引起MSTN蛋白水平的下调,FST对骨骼肌细胞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灌水频率对甘蓝栽培中抗病性、品质和产量3个主要性状指标的影响,为确定甘蓝生产的最适宜灌水频率及制定其标准化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国家审定甘蓝品种"秦甘60"为试材,秋季栽培后于第1片莲座叶展开时进行1次统一灌水后,采用相同灌水量不同灌水频率,即间隔6,8,10(CK),12和14d灌水共5个处理,在甘蓝结球中后期调查处理间病毒病和黑腐病的发病株数和发病程度,在叶球采收期统计产量并测定品质,比较灌水频率对"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秦甘60"甘蓝品种栽培中,灌水频率为8d时病害最轻,病毒病和黑腐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48(HR)和1.85(HR),产量最高,可达71896.0kg/hm2,较对照增产9.3%;5个灌水处理中灌水间隔越短,结球越紧实,帮叶比较大,中心柱变长,可溶性糖和干物质含量增加,叶球鲜食口感更为脆甜,品质更优。【结论】"秦甘60"甘蓝品种在秋季栽培的水分管理中,当第1片莲座叶展开统一灌水后,以灌水频率为8或10d的灌水效果较好。总体而言,灌水频率为6,12,14d时,甘蓝植株容易感染病害,叶球品质变差,产量较低;而灌水频率为8或10d时,甘蓝植株高抗病毒病并兼抗黑腐病,叶球紧实度≥0.6g/cm3,帮叶比≤25.3%,中心柱≤5.86cm,营养丰富、质地脆甜、品质优良,产量高,可实现"秦甘60"甘蓝品种抗病优质丰产的标准化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