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9篇
  免费   1491篇
  国内免费   3245篇
林业   3506篇
农学   4432篇
基础科学   2460篇
  4577篇
综合类   9644篇
农作物   1937篇
水产渔业   1153篇
畜牧兽医   4064篇
园艺   1337篇
植物保护   1985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969篇
  2021年   1305篇
  2020年   1172篇
  2019年   1167篇
  2018年   746篇
  2017年   1078篇
  2016年   1056篇
  2015年   1376篇
  2014年   1303篇
  2013年   1729篇
  2012年   2075篇
  2011年   2060篇
  2010年   2042篇
  2009年   1848篇
  2008年   1737篇
  2007年   1709篇
  2006年   1600篇
  2005年   1373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605篇
  1999年   697篇
  1998年   626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526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362篇
  1991年   329篇
  1990年   249篇
  1989年   220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8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粤优丝瓜是以汕头丝瓜自交系D2为母本,以雅岗丝瓜自交系S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及分枝力强,坐果率高,果实棍棒形,匀称,皮色绿白,瓜纵径49.0cm、横径4.8cm,肉厚0.77cm,单瓜质量0.33kg,味清甜,每667m2产量2000~2500kg。抗枯萎病,高抗疫病,耐霜霉病,适宜广东省春秋种植。  相似文献   
102.
2004年冬成都市外来园林植物冻害调查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2005年春调查了成都市外来园林植物冻害情况,发现:(1)外来园林植物受冻害影响较为普遍,41种植物在不同程度上受害;(2)冻害影响存在区域差异,郊区冻害比城区严重.分析了冻害原因,并对园林植物引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壳寡糖与草莓细胞结合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壳寡糖是一类能有效的诱导植物抗病性的重要激发子。本研究用2 - 氨基吖啶酮(22AMAC)标记壳寡糖,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 研究了壳寡糖与草莓细胞结合过程。结果表明壳寡糖能通过草莓细胞壁与细胞膜结合, 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上有其结合位点, 与壳寡糖的结合具有专一性。  相似文献   
104.
2001~2004年在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对黑鹳F2的5只雏鸟的人工孵化温度和湿度进行记录。并对人工育雏成活的雏鸟的一系列生长指标如:体重、体长、喙长、翅长、跗跖长和尾长等进行测量,探讨黑鹳体长、体重等生长指标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鹳卵的前中期(1~29d)孵化温度为37.7℃,湿度为55%,后期(29~31d)出雏温度为37℃,相对湿度65%;育雏箱的温度前7d为37℃,以后以每天0.5℃幅度逐渐降低,箱内湿度保持在55%,20日龄后可在室温下饲养;黑鹳F2雏鸟各生长指标的增长呈Logistic曲线。  相似文献   
105.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及产量损失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茭白纹枯病发生规律与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种植过密、偏施氮肥、缺乏钾素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田间发病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单茭重减低率与病级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始病期越早,危害越重,产量损失也越大;病害危害程度与有效分蘖数(孕茭数)减少率、单茭重减低率、产量损失率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在产量损失构成中,有效分蘖数的减少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甜玉米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甜玉米上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措施。田间抗螟性人工接虫鉴定结果表明,甜玉米710A和普通玉米自交系丹340的食叶级别为9级,即高感玉米螟,而单交种邢抗5号和邢抗2号的食叶级别为5级,为中抗型。与普通感虫和中等抗虫性玉米品种相比,取食甜玉米的玉米螟幼虫存活率高3~7倍,发育速度更快,提前约4~8天(1~2个龄期),说明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感虫。甜玉米比普通玉米及早播比晚播田更吸引玉米螟产卵。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化学杀虫剂的防治效果比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好,以氯菊酯喷雾防治效果最好,虫孔减退率达90%;其次是杀螟灵颗粒剂、Bt喷雾和Bt颗粒剂;而白僵菌的防治效果较差,喷雾防治效果好于颗粒剂。大田防治效果与小区试验基本相同。同时还分析了氯菊酯防治甜玉米玉米螟的防治策略、防治时期、施用次数等。此外,对Bt制剂作为化学杀虫剂的取代品及与其它生物防治方法协调使用的优点与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7.
一种监测棉铃虫对Bt杀虫晶体蛋白抗性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诊断试剂盒监测棉铃虫对苏云金杆菌(Bt)杀虫晶体蛋白(ICP)抗性的技术。将1日龄幼虫在含诊断剂量的饲料中(每毫升饲料含Bt ICP0.01mg)取食7天,以生长至3龄以上的个体作为抗性个体的判断指标;筛选出人工饲料中防腐剂剂量的最佳值为每350毫升饲料中含丙酸2.5ml。经对多个棉铃虫不同抗性种群的验证试验,证明诊断试剂盒检测抗性个体频率较为精确且应用简便。  相似文献   
108.
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5年(1996~2000年)采集晋南冬麦区小麦黄矮病标样,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该地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近五年以GAV株系为主流株系,兼有少量GPV、PAV和混合株系存在。同时对小麦抗黄矮病新品种“临抗1号”进行了GPV和GAV两种株系的抗性测定,明确了该品种兼抗GPV和GAV两种株系。根据小麦黄矮病发生现状,提出了一套以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09.
朱砂叶螨对两种杀螨剂的抗性遗传力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室内抗性培育的基础上,应用数量遗传学中的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两种杀螨剂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两种药剂在不同杀死率下,朱砂叶螨抗性发展的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用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分别连续汰选16、18代后,朱砂叶螨对两者的抗性分别为28.61和4.36倍,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685和0.1385。在室内选择条件下,杀死率为50%~90%时,要获得10倍抗性,甲氰菊酯需要约13~6代,阿维菌素需要约28~13代。生物源农药阿维菌素的抗性风险明显低于菊酯类药剂甲氰菊酯。试验结果为朱砂叶螨抗性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提高果品品质的途径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品种、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方面分析了对果品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选用优良品种、坚持"适地适栽"、加强栽培管理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提高果品品质的途径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