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19篇
农学   15篇
  9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1.
EST—PCR产物测序是EST标记开发的重要步骤。本研究利用乙醇-醋酸钠法、清洁试剂盒、虾碱磷酸酶(SAP)-核酸外切酶Ⅰ(ExoⅠ)法和凝胶回收试剂盒4种方法,对6个桉树EST-PCR产物的纯化效果和测序结果进行了比较,推荐乙醇-醋酸钠法为首选的纯化方法;利用测序试剂盒Bigdye Terminator V3.1,对1/2、1/4、1/8、1/16和1/32标准用量(8.0μL)的测序结果的分析表明,1/16和1/32用量仍可有效测序,均可作为优先的测序试剂用量。同时,也发现EST-PCR扩增谱带单一、明亮的序列与设计的目标EST具有较好的同源性,开发SNP和Indel标记的潜力极大,但较弱的谱带则可能是非特异性扩增的产物。乙醇-醋酸钠法纯化和Bigdye Terminator1/16或1/32用量的测序方案,具有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的优点,适合96孔板或384孔板大规模EST—PCR产物的测序。  相似文献   
312.
柽柳dir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柽柳cDNA文库测序中获得了di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去除PolyA后,该基因全长为724bp,其中5′非翻译区26bp,3′非翻译区143bp,开放阅读框(ORF)长555bp,编码184个氨基酸.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9·69kD,理论等电点为6·96·疏水性分析表明,蛋白的前41个氨基酸为亲水性的.di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木质素的形成,与植物体的病菌防御有关.该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为DQ462418(基因)和ABE73781(蛋白).  相似文献   
313.
镧对鹅毛竹开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稀土对竹子开花后光合及衰老生理的调节作用,该文以鹅毛竹为试验材料,于2006年6—11月采用100 mg/L镧稀土处理,测定鹅毛竹花后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镧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PSⅡ潜在活性(Fv/F0),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抑制了叶片衰老过程中上述指标的下降。说明镧有效改善了鹅毛竹花后光合性能,延缓了开花鹅毛竹的衰老进程,并对镧缓解光合能力衰退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可能对北京现有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针对外来植物,特别是入侵植物的数量与分布问题,依据3年的北京各区县野外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实地调查中所记录的北京地区72科165属234种外来植物的组成特点,包括原产地、区系特点和引入原因,并重点对入侵植物的组成与分布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67.77%的外来植物原产于亚洲,38.03%属于世界分布植物。其中,从引进用途上,观赏植物所占的比例为28.22%;在物种组成上,菊科、豆科、蔷薇科种数最多。在野外调查记录的28种主要入侵植物分布上,通州分布的入侵植物最多,为18种,海淀区种类最少,只有1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市外来植物引种、外来入侵植物防治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15.
为向北京市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实地样地调查结果,分析了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各海拔段内物种丰富度相差不大,大部分样地内物种数在35种左右,乔木样地内物种数大部分在35~40种之间,灌丛样地内平均物种数一般低于35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变化可以很明显的划分为3段,在海拔800m以下小于2.3,海拔800~1700m之间大于2.3,海拔1700m以上又小于2.3。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相同。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在海拔梯度上存在一个抛物线状的分布规律。Wilson指数和群落结构变异指数(CSV)在海拔700~900m和1300~1500m的范围呈现出2个高峰,说明两个海拔范围内物种交替速度快,物种间的差异性大。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除了受海拔梯度影响以外,还受到人为干扰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时,应剔除非研究因素带来的影响。不同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分析同一现象时,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它们对物种多样性的指示应从指数的计算方法上解释。  相似文献   
316.
本文通过详细的植物类群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种为单位对湖南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的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记述了武陵红淡、武陵松、短柄杨桐、索溪红果树和粉背旌节花等5个新分类群,指出了本区木本植物区系上的5个特点。并提出在将该区开放旅游的条件下,必须加强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17.
湿地松采脂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大田县桃源林场13年生的湿地松为材料,对湿地松产脂量、最佳采脂间隔期的选择、采脂对湿地松生长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湿地松7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检验,确定合理的采脂间隔期。结果表明,胸径17cm的湿地松平均单刀产脂量为32g;采脂间隔期3—5天,不仅产脂量较大,而且对湿地松生长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318.
I-69杨插穗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Ce(NO3)3的营养液中,经快速冷冻、冷冻干燥、无水塑料包埋及干刀薄切片法,用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测定Ce及其它无机离子在茎尖分生组织和叶的不同组织中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及叶绿体中的含量及分布。在10ppmCe(NO3)3处理下,茎尖中Ce的含量比对照组和100ppmCe(NO3)3处理组高出近1倍,叶的亚细胞中的K、P、S、Fe的含量也呈增加的趋势。特别是Mg的含量增加显著,在保卫细胞的细胞质中Mg的含量比对照组高出3.5倍,而在表皮细胞的细胞核和液泡中的含量则比对照组高出近13倍。但在100ppmCe(NO3)3处理下,无机离子在叶中亚细胞微区间的含量则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19.
毛白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白杨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乡土树种,从“六·五”开始就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研究的树种,分别在基因资源收集保存、无性系选育、回交和多交育种、三倍体育种、快速无性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20.
Forest diseases and pests are perceived as a growing hazard to China economy. It is a common conclusion that the actualities of forest pests in china are no effective measures to the old important pests, some secondary pests are ascending to chief pests, increasing devastation from exotic pests, frequent ecological pest eruption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detriment and host-leading diseases to threaten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Project "in China,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al strategy to China; that inducement of current forest pests results from ecological function loss and dangerous exoticpest intruding, On the basis of these cognitions, we suggest that strategies of management pests to natural forest would be stressed to maintain its innate capacities to adjust pests in virgin forest and resume such function in intermpted one, that to artificial forest would establish self-control in afforestated stands and develop resistant tree varieties and species, especially those in landscape trees. In 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