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89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89篇
  234篇
综合类   416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早籼杂交稻稻米品质性状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能为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6个籼型不同胞质类型的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旱籼恢复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平均数遗传模型,分析了旱籼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整...  相似文献   
32.
稻田套播和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同一氮肥运筹下套播方式中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磨粉品质和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稻田套播方式不利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优质的形成,在江苏淮南地区中筋专用小麦采用稻田套播方式宜适当增加施氮量且追氮适度后移。  相似文献   
33.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空心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无公害栽培技术中不同施肥量对空心菜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施用中量有机肥(15000kg/hm2)对空心菜的长势,前期生长、及产量增产作用最大,增长最显著。而过量施用有机肥(22500kg/hm2)、施用有机肥低(7500kg/hm2)增产作用不明显。从一个生长期来看,不同施肥量引起硝态氮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性,从整个生长周期来看,硝态氮在植株中的含量呈一个由少到多,之后又变少的过程,但都低于国家标准(小于等于3000mg/kg,GB/T5009.33-1996)。在此次试验施肥量范围内Vc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壮芽灵对烤烟种子的处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烟85、K326和红花大金元3个品种进行不同成熟期种子活力测定及壮芽灵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完熟期的种子活力高于褐熟期和枯熟期;壮芽灵处理种子中,以稀释1000倍,浸种24小时的效果较好,可提高中、低等活力水平的烤烟种子的活力,而对高活力烤烟种子则有轻微的抑制作用。本法对提高中、低等活力水平的烤烟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5.
苹果套袋综合管理技术包括套袋前的管理、套袋操作技术、摘袋后的管理,每一环节缺一不可,各环节组装配套,形成果实套袋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6.
不同喷施浓度及喷施次数对蕹菜产量及茎叶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5%及0.1%的硫酸锌液均能提高蕹菜的产量,但以0.05%的处理对产量的提高作用最明显,浓度超过0.1%时,对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提高喷锌浓度,蕹菜锌含量的增加为叶片大于茎;喷施1~2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喷施超过2次反而减产;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蕹菜锌含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37.
‘津优4号’为耐热型黄瓜杂交种,夏季在34~36℃高温下可正常发育。对枯萎病、霜毒病、白粉病的抗性强,适合华北地区春露地及秋露地和越夏栽培。植株生长势强,春露地栽培产量可达75t/hm^2。果实棒状,长30cm左右,单瓜量150g左右。商品性好,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浅绿色,质脆,味甜,品质优。  相似文献   
38.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河北省棉田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于2011-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植棉区开展了棉田绿盲蝽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包括色板诱杀、性信息素、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生物农药应用等,并逐步构建了针对棉田绿盲蝽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根据相关研究发现,该绿色防控技术对棉田绿盲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常规防治区相比,减药控害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枇杷属植物落黄叶片颜色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种质落黄叶片有红褐色、金黄色、紫红色等24种代表性色泽。通过便携式色差仪观测枇杷属10个种176份种质落黄叶片正面和背面的色泽参数,探讨落黄叶片颜色的遗传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枇杷属植物落黄叶片正面和背面的色泽参数L、a、b值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变幅为8.65%~185.30%,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5,说明落黄叶片色泽变异多样;(2)不同种质类群间和不同来源地类群间的变异系数和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均较明显,呈现出栽培驯化程度越高,落黄叶片正面和背面的b值变异系数越小和a值变异系数越大的趋势;云南、贵州、福建地区的类群多样性指数较高;(3)系统聚类将落黄叶片正面色泽划分成12组,背面分成10组,且各组内所包含的枇杷种质类型差异大;(4)L值、b值对落黄叶片正面和背面的系统聚类分析贡献率均较大,落黄叶片正面L值与背面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5)落黄叶片颜色的遗传多样性可作为枇杷属植物形态学特征描述的补充,为枇杷属植物的鉴别和利用提供新的参考,对枇杷分类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0.
为明确小热激蛋白在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应对温度胁迫中的作用,采用PCR方法克隆沙葱萤叶甲小热激蛋白基因Hsp20GdHsp20.6)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应用在线软件对GdHsp20.6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原核表达技术诱导表达及纯化其编码蛋白,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分析不同温度胁迫下GdHsp20.6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GdHsp20.6基因ORF序列长度为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0.6 kD,无跨膜区和信号肽。GdHsp20.6氨基酸序列有高度保守的α-结构域。GdHsp20.6氨基酸序列与其它鞘翅目昆虫的Hsp20氨基酸序列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与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的Hsp20.99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为63%。GdHsp20.6基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细胞系中成功表达,经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后GdHsp20.6蛋白成功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大小与预测大小一致,并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GdHsp20.6。低温(-10~5℃)和高温(35~40℃)处理1 h以及处理后25℃恢复30 min均能诱导GdHsp20.6基因表达上调,并且0℃处理30~120 min也能诱导GdHsp20.6基因表达上调。表明GdHsp20.6基因在沙葱萤叶甲应对低温和高温胁迫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