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9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1255篇
林业   1107篇
农学   677篇
基础科学   556篇
  1537篇
综合类   7392篇
农作物   1106篇
水产渔业   816篇
畜牧兽医   2188篇
园艺   1279篇
植物保护   61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692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761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663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884篇
  2012年   1307篇
  2011年   1270篇
  2010年   1219篇
  2009年   1142篇
  2008年   1091篇
  2007年   989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102.
双季稻最佳磷肥和钾肥用量与密度组合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为明确磷肥、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稻的施用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组合对江西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和移栽密度、不同施钾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稻产量、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磷肥用量和移栽密度试验中,设4个施磷水平(P2O5 0、60、90、120 kg/hm2,以P0、P60、P90和P120表示)和4种移栽密度(21×104、27×104、33×104、39×104 穴/hm2,以D21、D27、D33和D39表示)组合。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试验中,设4个施钾水平(K2O 0、90、120、150 kg/hm2,以K0、K90、K120和K150表示),密度设置同磷肥试验。在水稻成熟期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磷素和钾素的吸收量和利用率等指标。【结果】磷肥与密度试验中,同一施磷水平下,早稻产量和地上部磷素吸收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磷量超过60 kg/hm2时,产量和磷素吸收量不再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磷素吸收利用率(REP)、磷素农学效率(AEP)和磷素偏生产力(PFPP)逐步降低,以P60D39处理组合的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5303.9 kg/hm2和24.4%,AEP为29.4 kg/kg; 晚稻则以施磷量在60 kg/hm2和33×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率最高,分别为7246.9 kg/hm2和42.4%,AEP为36.2 kg/kg。钾肥与密度试验中,早稻的钾素吸收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钾量在120 kg/hm2和39×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处理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率(REK)最高,分别为6376.3 kg/hm2和67.2%,此时钾素农学效率(AEK)为15.6 kg/kg; 晚稻则以施钾量在90 kg/hm2和33×104 穴/hm2密度组合的处理产量和REK最佳,分别为7025.6 kg/hm2和74.0%,AEK为21.7 kg/kg。【结论】合理的磷肥、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养分累积量,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但过高的磷肥和钾肥施用会抑制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建议本研究区域的早稻采用施磷量在60 kg/hm2、施钾量120 kg/hm2和39×104穴/hm2的密度组合,而晚稻采用施磷量60 kg/hm2、施钾量90 kg/hm2和33×104 穴/hm2的密度组合。  相似文献   
103.
梁琪 《福建林业科技》2017,44(3):106-111
以G1京哈高速京秦段k250+800-k259中北戴河互通区和路侧边坡的油松、红叶李、高杆金叶榆、连翘、迎春5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当地气象数据,运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照作物蒸散量;分别测定土壤剖面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径流量,运用公式计算植物系数,探讨植物的需水量。结果表明:(1)整个生长期,参照作物蒸散量由低到高,再到低,呈单峰型变化,6月达到峰值,为187.9 mm,而10月达到最低值,仅为55.6 mm。(2)5种植物平均植物系数大小排序为红叶李>连翘>高杆金叶榆>迎春>油松,植物需水能力反之。红叶李、连翘、迎春和油松在路侧边坡的植物系数均低于互通区,说明这4种植物对外界土壤含水量有较高的敏感度;高杆金叶榆在2个区域的植物系数无差别,说明敏感度低,对外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适应能力也更强。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可食性酪蛋白膜对食品贮藏过程中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草莓、马铃薯、鸡胸肉为材料,研究不同可食性酪蛋白膜处理对其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过氧化值、TBA值和正己醛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涂膜组的蛋白质、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含量最高,脂溶性涂膜组次之,水溶性涂膜组稍高于对照组;马铃薯涂膜组比对照组的氧化程度低;鸡胸肉涂膜与未涂膜样品感官明显不同,抗氧化作用明显。由此可知,酪蛋白涂膜液优于涂膜对食品的保鲜效果,脂溶性涂膜效果优于水溶性涂膜,涂膜食品保鲜技术具有较佳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5.
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秦枫  唐肖雷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905-4907
通过常规正丁醇法提取,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得三七(Panax notoginseng)总皂苷;通过溶血试验测定红细胞溶血率;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的生物免疫活性。结果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溶血性较小,且均能显著促进ConA和LPS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其免疫增强作用以三七主根总皂苷的效果较好。表明三七不同部位总皂苷安全性好,能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06.
采用磷酸改性木屑后用于含铬废水吸附处理,探讨废水pH值、处理时间、木屑投加量、处理温度4个因素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并拟合25℃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等温线方程,估算热力学数据。结果表明:木屑对含铬废水有较强去除力,改性木屑去除力加强;改性木屑处理20ml浓度为50mg/L含铬废水的适宜条件为pH值=1~4,处理时间90min,木屑投加量1g,处理温度20~30℃;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铬废水的动力学特性符合颗粒内扩散方程和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吸附;25℃吸附过程ΔH=-20.489kJ/mol,ΔS=-78.426J/(mol.K),ΔG=2.89kJ/mol。  相似文献   
107.
讨论一类具有有限能量的外部扰动的线性离散广义系统的有限时间控制问题。分析问题可解性,得到该问题可解的充分条件,通过状态反馈控制器和输出反馈控制器的设计,给出实现闭环系统有限时间有界的充分条件,这些充分条件可以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可行解问题,可借助Matlab中的LMI工具箱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杨春艳  刘飞  胡琼  梁云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06-2908,2940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成株期辣椒(Capsicum annuum)正常植株和根腐病植株的叶片、主根和须根3个部位的光谱。结果表明,两种植株叶片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主根和须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与正常植株相比,根腐病植株叶片中蛋白质和多糖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主根中显示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且出现了新的蛋白质组分,须根中则显示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区分根腐病对辣椒植株不同部位的影响,为辣椒根腐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用三氮脒以3.5 mg/kg的剂量对患有附红细胞体病的藏獒进行肌肉注射,隔日用同等剂量的三氮脒肌肉注射,24 h后,藏獒发生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中毒现象,并表现出食欲废绝,后肢发软,四肢抽搐呈划水状,卧地不起,昏迷,体温正常临床症状。经血清生化检验,藏獒的尿素氮、肌酸激酶等的生化指标明显升高,血糖降低占病例的100%。经过5 d的药物治疗后,中毒藏獒基本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绿化植物的种类、生活习性及观赏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校园绿化植物共有30科78种,其中蔷薇科植物最多,有15种,种数在2~10种的有10个科,种数是1种的有19个科;绿化植物中乔木41种,占总数的52.6%,灌木18种,占总数的23.1%,草本17种,占总数的21.8%,藤本2种,占总数的2.6%.调查和分析结果为校园植物绿化工作和植物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