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15篇
  免费   1467篇
  国内免费   2471篇
林业   6350篇
农学   4209篇
基础科学   1671篇
  6216篇
综合类   10017篇
农作物   3934篇
水产渔业   2905篇
畜牧兽医   4844篇
园艺   2290篇
植物保护   341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60篇
  2022年   819篇
  2021年   1003篇
  2020年   988篇
  2019年   987篇
  2018年   3408篇
  2017年   3671篇
  2016年   1971篇
  2015年   1214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424篇
  2012年   2668篇
  2011年   3969篇
  2010年   3855篇
  2009年   2851篇
  2008年   2926篇
  2007年   3035篇
  2006年   1378篇
  2005年   1258篇
  2004年   717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650篇
  2001年   528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漳河灌区节水灌溉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发展节水灌溉已经成为灌区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漳河灌区灌溉用水量有了大幅度下降,而农业生产总产量却有所上升。灌区通过节水灌溉,使得灌溉水分生产率不断提高,在保证农业生产总产量稳步提高的前提下节约灌溉用水。与此同时,将所节约的农业灌溉用水转移到如发电、城镇供水、工业用水等非农业用水部门,从而大大提高了单方水利用效益。这是我国开展节水灌溉较为成功的典范。通过研究漳河灌区节水灌溉的影响,寻求大型灌区真实节水的途径,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92.
乙烯利对甘蔗节间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及酶细胞化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酶细胞化学研究显示:甘蔗茎杆节间薄壁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主要分布在细胞的液泡膜内表面和液泡液中,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膜表面也有过氧化物酶存在,而细胞核、细胞壁和胞间隙中很少或末见过氧化物酶分布。在甘蔗工艺成熟过程中,节间过氧化物酶活性是波动性变化的,不同品种表现不一致,但存在一个基础酶活性。乙烯利处理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影响,能提高和(或)维持较高水平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酶活性时间在处理后1~3周,因品种不同而差异。3个参试品种中有2个品种(桂15和新台糖16号)在乙烯利处理后酶活性表现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93.
单板源堆码辐照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货物静态堆码辐照过程中,采用单板源进行4 工位辐照能有效降低立面剂量场的不均匀度,提高辐照质量,射线利用率达2227 % 。  相似文献   
994.
辣椒倍半萜植保素代谢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克隆辣椒倍半萜环化酶基因的cDNA文库,我们尝试了用紫外线(UV)处理离体辣椒叶片,考察UV对辣椒倍半萜环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V能诱导辣椒叶片表达倍半萜环化酶活性;不同抗性水平的辣椒品种倍半萜环化酶活性对紫外线的反应有差异,紫外线处理后,抗病品种cm334在24 h 出现酶活性高峰,而感病品种subiche在36~42 h出现酶活性高峰; 在紫外线处理后0~24 h cm334的酶活性高于subiche。UV对辣椒倍半萜环化酶活性的诱导作用与UV的作用方式、剂量及辣椒植株的生育期有关, 紫外线交联处理45 s诱导10叶期的倍半萜环化酶活性最高;5支15 W紫外灯相距20 cm照射15 min低于1支相同的紫外灯处理;在相同的UV作用下,开花前辣椒叶片倍半萜环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开花以后的辣椒叶片。另一方面,紫外线处理是辣椒叶片中的鲨烯合成酶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拟制。  相似文献   
995.
用三亲本杂交的方法将外源抗药性质粒导入到高效固氮的根瘤菌 Tal377中,外源质粒在 Tal377中能正常表达,但不影响其原有的固氮结瘤能力。利用此抗药性根瘤菌所携带的抗药性,在接种此根瘤菌的同时结合施加一定浓度的抗菌素,抗药性根瘤菌与出发菌株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地提高其结瘤固氮能力和占瘤率。  相似文献   
996.
As repeatedly reported, soil flooding improves the availability of P to rice. This is in contrast with an increased P sorption in paddy soils. The effects of soil flood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Fe oxides and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P of two paddy soils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Southeast‐China were studied in anaerobic incubation experiments (submerging with water in N2 atmosphere). Soil flood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xalate‐extractable Fe (Feox), mainly at the expense of dithionite‐soluble Fe (FeDCB), as well as oxalate‐extractable P (Pox), but decreased the ratio of Pox/Feox. Flooding largely increased both, P adsorption and the maximum P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majority of newly sorbed P in the soils was Pox, but also more newly retained P was found to be not extractable by oxalate. Flooding also chang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 desorption in the soils. Due to a decrease of the saturation index of the P sorption capacity, P adsorbed by flooded soils was much less desorbable than that from non‐flooded soils. There are obvious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ature of both, the Feox and Pox fractions under non‐flooded and flooded conditions. The degree of the changes in Feox, Pox, P adsorption and P desorption by flooding depended on the contents of amorphous and total Fe oxides in non‐flooded soils.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of P in paddy soils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e oxides. The reasons of the often‐reported improved P availability to rice induced by flooding, in spite of the unfavorable effect on P desorbabil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7.
在油菜籽脱皮侧限排油一维冷榨试验基础上,采用半固态饱和物料和滤饼物料物理模型分别建立两个理论压榨比模型,运用Hopfeild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压榨系数。识别结果表明:脱皮油菜籽在压力低于10 MPa段为半固态状饱和物理模型,在压力高于20 MPa段则为滤饼状物理模型,对整个压榨过程,采用分段计算物理模型可有效提高整体压榨模型精度。脱皮冷榨的压榨系数远小于未脱皮冷榨的压榨系数。  相似文献   
998.
马尾松林下套种阔叶树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用材树种,具有适应性强、主根明显、用途广、速生丰产等优点。然而营造的人工马尾松纯林,树种层次单一,结构简单,针叶化明显,弱点逐渐暴露出来,导致林地地力衰退、林分抗逆性差、火灾频率增加,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大力营造混交林,增加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类群的多样性、多层性,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林分的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营造马尾松混交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营林技术措施,而且涉及到对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尤其是种间关系的全面了解。良好的混交模式应该既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增加产量,又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马尾松属阳性树种,林冠稀疏,透光度大,深根发达。  相似文献   
999.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锰耐性和超积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超积累植物的确证对成功实施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野外调查和营养液培养试验 ,研究超积累植物商陆 (PhytolaccaacinosaRoxb )的锰富集特性 ,结果表明 ,商陆对生长介质中的Mn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商陆在锰含量高达 114× 10 3 mgkg-1的尾矿废弃地上依然生长良好 ,叶锰含量最高达 19 3× 10 3 mgkg-1。温室培养条件下 ,当生长介质中Mn浓度为 8 0 0 0mmolL-1时 ,虽然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 ,但植株仍能生长。随着生长介质中Mn浓度的升高 ,商陆叶和茎的Mn含量逐渐增加 ,生物富集系数则逐渐降低 ,但是地上部分锰积累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当Mn浓度为 5 0 0 0mmolL-1时 ,商陆地上部分锰积累量达到最大值 2 5 8 2mgplant-1;当Mn浓度为 12 0 0 0mmolL-1时 ,商陆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叶锰含量达到最大值 36 4× 10 3 mgkg-1,生物富集系数为 5 5。不同锰供应水平下 ,商陆吸收的锰有87%~ 95 %被转移到地上部分。这进一步验证商陆的锰超积累特性 ,为利用超积累植物对大面积污染土壤实施植物修复提供了有力证据 ,对锰污染土壤和水体实施植物修复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质外体是由细胞壁的纤维素和微晶体空间以及充满空气的细胞间隙组成 ,约占植物体积 5 %的空间。很久以来 ,质外体被认为是无生命的 ,与有生命的原生质相比很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直到 80年代中期 ,由于研究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1 ] ,对质外体的认识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