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4篇
  免费   411篇
  国内免费   434篇
林业   500篇
农学   527篇
基础科学   407篇
  853篇
综合类   1623篇
农作物   336篇
水产渔业   305篇
畜牧兽医   1149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28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5篇
  197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优化辽阳地区温室栽培草莓品种,笔者于2018年8月在辽阳县亚新农业合作社进行'香野'红颜'甜查理'温室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香野'果实甘甜爽口、香味浓郁、口感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抗病性强,是一个早熟、高产、优质的草莓新品种,可作为'甜查理'的替代品种在辽宁辽阳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究6个枣树品种枣疯病抗性差异以及枣树体内植原体迁移特性差异,为抗枣疯病枣树品种的选择利用以及枣疯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携带植原体的鸡心脆枣接穗,嫁接到健康枣树砧木上,采用田间调查与普通PCR技术相结合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抗枣疯病情况与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情况。【结果】不同枣树品种发病时间不同,发病率差异显著,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为抗病类型,冬枣、红螺脆枣和鸡心脆枣为感病类型。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速度不同,植原体在鸡心脆枣和冬枣内迁移速度最快,其后依次为蜂蜜罐枣、红螺脆枣、尜尜枣,在猴头枣内迁移速度最慢。【结论】6个枣树品种中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表现一定的抗病能力,初步确认了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体内迁移特征的差异,可为抗枣疯病品种的选择利用和枣疯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彭州市丹景山镇典型农作物输出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已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方式。根据现场实测,分析了四川省彭州市丹景山镇不同作物田的总氮、总磷输出系数,探讨了不同作物及不同典型水文年输出系数形成差异的原因,完善了输出系数模型,为控制丹景山镇农业氮素、磷素的输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4.
白建相  王涓  王龙 《热带农业科技》2012,35(1):15-16,54
研究报道2008年河口植胶区橡胶林内出现细足捷蚁,随后2009、2010年发生面积扩大,对人、橡胶树造成伤害;介绍细足捷蚁种类鉴定、形态、生物学习性和防治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5.
间歇光照对肉仔鸡免疫器官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间歇光照对肉鸡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的240羽AA+肉仔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光照1组(L1)和光照2组(L2),于7~30 d期间对3个试验组分别采取24L∶0D、22L∶2D和20L∶4D的间歇光照措施,30 d后均恢复为连续光照,并于14、21、28、35、42 d观测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液中免疫参数的变化,于14、28、35、42 d测定各组的免疫器官指数。[结果]在14~42 d观测期间,间歇光照L1和L2组可提高肉仔鸡的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及脾脏和法氏囊指数,但仅L2组的白蛋白于21和35 d极显著高于C组(P〈0.01),其余各指标值与C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L1和L2组的球蛋白值和ND效价与C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22L∶2D和20L∶4D的间歇光照措施对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A compar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toxicity of Cd to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LP) an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DHA) in 18 top soils with contrasting soil properties representative of 14 major soil types in China. Soil pH and carbonate content,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largely affected the Cd toxicity on two enzyme activities; with the soil pH having only minor effect on the median ecological dose values based on total Cd concentrations (ED50 T). The values of ED50 T/ED50 W (based on water-soluble Cd content)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dehydrogenase we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pH and CEC contents, which explained up to 71% of the variation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82% of the variation for dehydrogenase, and also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arameter KF derived from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values of ED50 T/ED50 W could be useful to evaluate the buffer capacity of soils which protects soil enzymes from harmful effects of heavy metal.  相似文献   
97.
白化茶树新品系——黄金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震  王开荣  邓隆  李明  张龙杰 《茶叶》2013,39(3):125-126
本文简述了新梢白化茶树新品系‘黄金斑’的选育过程,同时介绍了该品系特性。该品系是适用于园林绿化和茶叶生产栽培应用的兼用品系。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新疆天然草地生态保护与利用及牧民定居示范工程"项目信息平台系统的设计、特点及信息采集与维护等情况,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使中日双方项目组对项目的进展有了直接的了解,同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也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9.
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生物农药防治韭蛆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栋  张思聪  张龙 《植物保护》2005,31(1):82-84
对3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和2种生物农药对韭蛆田间防效进行了初步评价。春季试验结果表明,10%高渗烟碱水剂1000倍液防效最好,达70.0%以上;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次之;而5%卡死克乳油800倍液和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较差。将春季试验药效较好的3种农药用于秋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高渗烟碱水剂1000倍液和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效较好,特别是10%高渗烟碱水剂的防效达到79.8%,几乎与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相当。0.3%印楝素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较差,仅为69.2%。  相似文献   
100.
Residual feed intake (RFI) represents the deviation of the actual ad libitum food consumption of each animal from that predicted from combination of growth rate, backfat and metabolic body weight measurements. After 4 years of divergent selection of pigs in lines for either high or low postweaning growth rate on restricted feeding, the high line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FI relative to the low line. This indicated, to some extents, a lower energy requirement for maintenance in the high than in the low line, possibly because of reduced physical activity of the animals. Estimates of genetical parameters showed that RFI was moderately heritable and those genetic correlations of RFI with carcass backfat and food conversion ratio were moderate to highly posi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