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35篇
  免费   8065篇
  国内免费   10941篇
林业   12794篇
农学   16618篇
基础科学   9045篇
  18030篇
综合类   29890篇
农作物   5448篇
水产渔业   5790篇
畜牧兽医   16900篇
园艺   3543篇
植物保护   7883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959篇
  2022年   2598篇
  2021年   3940篇
  2020年   3961篇
  2019年   4403篇
  2018年   3205篇
  2017年   4299篇
  2016年   4134篇
  2015年   5117篇
  2014年   4879篇
  2013年   6141篇
  2012年   6545篇
  2011年   7050篇
  2010年   6805篇
  2009年   6118篇
  2008年   5733篇
  2007年   6070篇
  2006年   5695篇
  2005年   5332篇
  2004年   2524篇
  2003年   2203篇
  2002年   1817篇
  2001年   1972篇
  2000年   2444篇
  1999年   2924篇
  1998年   2677篇
  1997年   2262篇
  1996年   2146篇
  1995年   1990篇
  1994年   1775篇
  1993年   1708篇
  1992年   1384篇
  1991年   1160篇
  1990年   1002篇
  1989年   754篇
  1988年   608篇
  1987年   407篇
  1986年   255篇
  1985年   131篇
  1984年   96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77篇
  1981年   97篇
  1980年   54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17篇
  1965年   14篇
  1964年   17篇
  1963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生根剂处理插穗,并在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河沙作为基质最好,生根剂ABT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2.
双T-DNA表达载体转化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含有筛选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双T-DNA共转化表达载体pLIN61,经农杆菌EHA101介导,采用子叶节转化法转化大豆,使用除草剂Glufosinate作为筛选剂,获得了一批携带有玻璃苣△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转基因大豆,转化效率为2.0%,共转化频率及实际转化率分别为56.25%、1.12%.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玻璃苣D6D已经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上.RT-PCR检测结果显示,玻璃苣△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转基因大豆的转录水平上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153.
浅议我国绿色旅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探讨了我国绿色旅游的兴起、内涵、特点和功能等,讨论了绿色旅游、生态旅游、自然旅游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我国绿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4.
台江采育场竹木混交林丰产措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江林业采育场现有竹木混交林进行施肥和土壤垦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虽有一定增产效果,但经方差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土壤垦复措施的增产效果,以深翻加施肥的新竹产量最高,锄草松土居第二,单纯深翻并不理想,效果不如劈山抚育。因而,新兴竹木混交林应以调整竹林结构和护笋养竹为主,每年锄草松土即可达到材用丰产林标准,不宜盲目深翻、施肥。  相似文献   
155.
将新型防腐剂——ADA添入家蚕人工饲料中,对在高温多湿养蚕环境下,易引起人工饲料霉变的酵母菌群、格兰氏阴性菌群和霉菌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人工饲料的存放和使用时间,而不影响其适口性、颜色、香味与成份,防腐效果明显优于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丙酸等.实验证明:人工饲料中添加0.2%的ADA能使人工饲料在高温多湿的养蚕环境下保持一个月不发霉变质,并对蚕体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6.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成4株沙门氏菌属特异单抗CB8,de7,cc6,DD4,在免疫转印试验中,证实它们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鞭毛蛋白上,ELISA相加试验及竞争试验显示,CB8和cc6与de7,DD4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表明鞭毛蛋白的属共同抗原具有多种表位的特性。用胰蛋白酶消化鞭毛蛋白,SDS-PAGE结果出现两条新带,分子量分别为42000(F42),27000(F27),长时间消化,最终只剩下F27条带,它可抵制该酶的消化。对该酶切样品的免疫转印结果表明,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属共同抗原表位出现于F42和F27上,而相应的沙门氏菌分型H抗原单抗或因子血清识别的表位也在F42和F27上都得到了证实。这为沙门氏菌鞭毛蛋白抗原的多样性及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57.
讨论了一类与区域分解算法有关的空间分解问题,将二阶问题的已有的空间分解结果推广到四阶问题的相应空间中。还证明了一致重迭性条件与Badea条件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158.
针对制造业加工现场的环境特点,分析了微机控制系统的干扰来源和途径,介绍了实用的抗干扰措施。实践证明:这些软硬件抗干扰措施的综合运用,使自动化加工中微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9.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颁布为标志,我国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合作托管造林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业发展举步维艰.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企业管理、建立行业自治机构、强化政府监督、建立咨询机构和普及公众知识,以促进合作托管造林这个新兴行业稳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0.
姜瘟病是中国生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此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在TZC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的两种菌落。菌系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和5个生化型,中国的姜瘟菌主要属生理小种1号,生物型属II、III、IV。此病害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高温、高湿、雨水多、氮肥过量的情况下发生较为严重。中国植病工作者对此病害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姜瘟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防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