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29篇
  免费   1657篇
  国内免费   2676篇
林业   2285篇
农学   2324篇
基础科学   1642篇
  3147篇
综合类   10655篇
农作物   1784篇
水产渔业   1395篇
畜牧兽医   3643篇
园艺   1573篇
植物保护   1214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953篇
  2021年   1051篇
  2020年   987篇
  2019年   971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1180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1302篇
  2014年   1318篇
  2013年   1581篇
  2012年   2103篇
  2011年   2184篇
  2010年   2018篇
  2009年   1842篇
  2008年   1748篇
  2007年   1673篇
  2006年   1400篇
  2005年   1060篇
  2004年   731篇
  2003年   569篇
  2002年   681篇
  2001年   603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Dvl1及其结构缺失突变体ΔDIX(dsh and axin)和ΔDEP(dsh,Egl-10 and pleckstrin)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并验证其在MSCs(mesenchymal stem cells)中的表达情况。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至pAdTrack-CMV穿梭载体上,并经PmeⅠ线性化后在BJ5183细菌中与pAdEasy-1骨架质粒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在QBI-293A细胞中包装及扩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olt验证Dvl1在MSCs中的表达情况。经PCR、PacⅠ单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成功构建Ad-Dvl1、Ad-ΔDIX和Ad-ΔDEP腺病毒载体,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报道一致,并选出150 MOI为最适感染MSCs的感染复数,成功构建了Ad-Dvl1、Ad-ΔDIX和Ad-ΔDEP腺病毒载体,并获得高滴度的病毒子,qPCR和Western blot证实Dvl1在MSCs中高表达并增加了β-catenin在细胞中的累积,为进一步研究Dvl1在MSCs迁移过程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以毛竹为研究对象,对3个竹龄(1.5、3.5和5.5年生)和5个纵向高度段竹材进行水煮软化处理,比较研究水煮软化后不同年份,不同部位竹材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静曲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水煮软化循环实验处理下,毛竹的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呈现下降趋势;2从竹龄来看,在水煮软化循环作用下,5.5年生的毛竹材的各项性能变化差异最小,性能较稳定;1.5年生的毛竹材的性能变化差异最大,较不稳定。3从5个纵向高度看,毛竹材自下而上的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的变化差异逐渐减小,即毛竹的基部的性能的变化最大,较不稳定,梢部的性能变化最小,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地方流行毒株的分子进化情况,基于实验室分离的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分别对2株FAdV-4毒株进行PCR分段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至载体,提取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后筛选出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拼接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组,获得FAdV-4贵州株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PCR分段扩增成功获得了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的全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43352、43723 bp,FAdV-4 GZ-BJ株全基因序列长度比FAdV-4 GZ-QL株短371 bp,少6个ORF(22K、putative 9.1 ku、u-exon、ORF17、ORF28、ORF42),二者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7.1%。2株FAdV-4贵州株同国内外不同地区FAdV-4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8.7%~100%,与FAdV-4经典毒株ON1比对,2株FAdV-4贵州株和国内FAdV-4分离株均缺失ORF19、ORF27、ORF3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仍属于Ⅰ群C种FAdV。研究结果表明,2株贵州株FAdV-4 GZ-BJ株和FAdV-4 GZ-QL株较国内外FAdV-4毒株均存在进化与突变,且FAdV-4 GZ-BJ株变化较大,但尚未改变其血清型,这为探索FAdV-4致病机理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Pseudorabies virus (PRV) infection leads to sever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tissue damage, and many natural herbs exhibit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viral infection by modulat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 ethyl acetate f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 (FEA) was prepared through ethanol extraction and ethyl acetate fractional extraction. An inflammatory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RAW264.7 cells with PRV infection to evaluate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FEA by measuring cell viability, nitric oxide (NO) product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release, and mRNA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cyclooxygenase-2 (COX-2). Its functional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phosphorylation and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key proteins in the 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 and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V 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RAW264.7 cells, and the responses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stimulated cells. FEA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NO synthesis and down-regulated both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of COX-2, iNOS,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P<0.05 or P<0.01). FEA also reduced NF-κB p65 translocation into the nucleus and decreased MAPK phosphoryl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NF-κB/MAPK signaling pathway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during viral infec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e potential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 of FEA as a natural product that can treat viral infections due to its ability to mitigat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相似文献   
105.
柞蚕新品种永青是以“青六号”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育手段,采用分区饲养、系统分离、定向培育的方法,同时兼顾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平衡,通过9年18代的系统选育,育成的具有青黄蚕血统的柞蚕新品种。选育结果:全茧量12.47g,千粒茧重11.99kg,虫蛹统一生命率94.81%;与吉柞88-2、方山黄杂交,增产幅度达15.5%以上。  相似文献   
106.
小麦淀粉颗粒蛋-1(starch granule protein 1,即SGP-1)突变体是选育高直链淀粉含量、高抗性淀粉小麦品种的重要基础材料。SGP-1突变缺失,使胚乳中支链淀粉侧链的延伸受阻,从而使胚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升高,所制食品的抗性淀粉含量也相应提高,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利用SDS-PAGE方法,检测307份国内外农家种、育成种、高代品系及国内外黑小麦材料的SGP-1(SGP-A1、SGP-B1和SGP-D1)蛋白组成,进而发掘SGP-1突变体;并对突变体材料进行相关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特点的分析,为育种利用及品质改良提供参考。结果共检测到4份SGP-1突变体,均为冬性材料,其中国外材料3份(CH62444、EAP74961和Amigo)、高代品系1份(05黑初8),分别为SGP-A1单缺体,SGPA1和-D1双缺体,SGP-A1和-B1双缺体,以及SGP-A1单缺体。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EAP74961、05黑初8和Amigo抽穗期与石4185(CK)相近,而CH62444则抽穗较晚,并且3份国外材料植株均较高。这4份突变体材料麸皮中的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相对于水溶性戊聚糖占绝对优势,而胚乳中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则较为接近,但CH62444、Amigo和05黑初8麸皮中的总戊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4.33%,15.20%和12.91%),而EAP74961面粉中的总戊聚糖含量(1.34%)较高。在淀粉组分含量方面,4份突变体材料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7.
湖南芷江是我国传统的虫白蜡产区,素有"白蜡之乡"的美誉,但因受病虫害及气候条件等影响,芷江虫白蜡生产上一直未能实现种虫自给自足。本文研究了芷江白蜡虫生产过程中寄生蜂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芷江白蜡虫种虫生产上受寄生蜂危害严重,寄生率最高达91.3%,平均为56.1%,大量引发白蜡虫种虫绝收,寄生蜂危害是导致芷江长期不能规模化培育白蜡虫种虫的最直接原因。跳小蜂科的白蜡虫阔柄跳小蜂、白蜡虫花翅跳小蜂、中华花翅跳小蜂是白蜡虫优势寄生蜂,种群数量占寄生蜂混合种群数量的90%以上。7月至10月是寄生蜂危害高峰期。寄生蜂的优势种类结构及发生规律与云南昆明等白蜡虫种虫传统产区相比有明显差异,建议抓住优势种群危害高峰期,开展白蜡虫寄生蜂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08.
7个红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MS大量元素、6-BA、2,4-D、NAA对7个红掌品种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散射光照对红掌愈伤诱导有促进作用;时红掌愈伤诱导影响排序为:Ms大量元素>NAA>6-BA>2,4-D,大量元素的影响效果最明显,6-BA和2,4-D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9.
110.
选用7个株高差异比较明显的啤酒大麦品种(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 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2年重复试验,分析大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关系。结果表明: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均存在广泛的变异,除倒1节间长度外,其余节间长度的平均优势均为负值,倒3,4节间长平均优势最大;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同时存在显著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苏啤3号和港啤2号的株高及各节间长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均表现为较明显的负向效应,其在育种工作中对改良啤用大麦后代株高结构有良好的作用;品系连0719穗长一般配合力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在改善穗长性状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除倒5节间长外,杂种组合扬农啤5号×苏引麦2号、港啤1号×苏啤3号、苏引麦2号×苏啤3号的各节间长均表现为较明显的负向效应,其穗长均表现为正向效应,可作为选育矮秆或半矮秆大麦品种的较优组合;株高及其构成因素具有较高的遗传力,表型变异受环境影响较小,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