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9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599篇
农学   583篇
基础科学   445篇
  807篇
综合类   1969篇
农作物   346篇
水产渔业   296篇
畜牧兽医   811篇
园艺   239篇
植物保护   24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形态学、细胞学、A—PAGE和RAPD方法,对5个小麦-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双体异附加系Line5、Line6、Line11、Line12和Line13进行了鉴定。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它们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2Ⅱ,具有高度的细胞学稳定性;形态学鉴定和A—PAGE电泳分析证明,Line12和Line13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2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Line5和Line6可能附加了中间偃麦草第1部分同源群的染色体;RAPD分析表明,在供试的80个随机引物中,有2个引物S20和S21能够在亲本中间偃麦草和双体异附加系中稳定扩增出特异带型,并可作为异附加系所附加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相似文献   
992.
卷荚相思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影响卷荚相思扦插生根的内、外因素研究表明:外源生根激素可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ATB1号生根粉的促根效果优于IBA,NAA;半封闭式扦插效果好;细砂及沙性黄土较宜作扦插基质;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率没有显著差异,但生根所需时间差异显著;扦插适宜的光照强度为7 000~15 000 Lx,其间光照强度越高,插穗生根速度越快;1~5龄母树上采集的插穗生根率基本相同,但开始生根时间随母树年龄的增大而推迟,插穗木质化程度对生根的影响与母树年龄效应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通过对鲜食玉米“津鲜1号”在3个播期下的生育进程及穗分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津鲜1号玉米生育进程因播期不同而异,播期越早,雄稳分化时间以及从出苗到乳熟末期(采收期)所经历的时间越长,而雌穗分化持续时间稳定;3个播期叶龄指数与稳分化时期对应关系稳定,且均符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94.
在分析研究热电制冷技术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热电制冷技术开发了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温度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温控系统能够把营养液夏季温度控制在21~23℃,冬季温度控制在19.5~20.5℃范围内,满足番茄深液流无土栽培的需求;系统制冷系数约为20%,适用于制冷量需求较小的栽培情况。该系统使用方便,改变电流方向即可以实现制冷和加热的转换。  相似文献   
995.
本案的位置处于一个山坡上,地势较陡,如何处理好高差和利用好高差是本案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将地势高差的集中、分散与景观功能分区的位置结合考虑,从而打造出独特的山地陵园景观。  相似文献   
996.
为评价 r-球蛋白制剂对肉用仔鸡生长和血清 ALP 活性的影响.将试验组自出壳后肌肉注射 r-球蛋白制剂,每次剂量为10mg/羽,共3次,对照组不予注射.两组鸡均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比,在7周龄末,平均体重增加54g;在第3.4、5周龄期,平均日增重和血清 ALP 活性分别提高4.2%、4.8%、3.7%和65.7%、20.5%、78.1%.提示 r 球蛋白制剂有增加肉用仔鸡早、中期的生长速度和血清 ALP 活性的作用.此外试验还表明,血清 ALP 活性与相对增重呈显著的正相关(r=0.941).本文还对r-球蛋白制剂促进肉鸡生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7.
Insecticides can have consequences for beneficial arthropods. Insect parasitoids can contact insecticides through direct exposure spray droplets or residues on crop foliage. Here, we focus on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ponse of Meteorus pulchricornis (Wesmael), a parasitoid wasp of lepidopteran pests, and its detoxification mechanisms on stress caused by phoxim and cypermethrin. Hence, we determined the dose–mortality curves and estimating the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LC30 and LC50). Then, we applied the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against adult parasitoids to assess its survival, parasitism efficacy, and also developmental and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ir offspring. Simultaneously, we check the activities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 and peroxidase (POD) after sublethal exposure of both insecticides, which has measured until 48 h after treatment. Overall, phoxim and cypermethrin exhibited acute lethal activity toward the parasitoid with LC50 values 4.608 and 8.570 mg/liter, respectively. Also, we detect that LC30 was able to trigger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GST, AChE, and POD, suggesting a potential detoxification mechanism. However, even when subjected to sublethal exposure, our results indicate strong negatives effects, in particular for phoxim, which has affected the parasitism efficacy and also the developmental and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M. pulchricornis offspring. Theref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both phoxim and cypermethrin have negative impacts on M. pulchricornis and we suggest cautioning their use and the need for semifield and field assessments to confirm such an impact.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究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磷钾动力作对照,选择其他3种叶面肥(芸苔素内酯、"粒粒金""施倍多"),在最佳用药时期按照推荐用量进行喷施,设置清水处理,探究3种叶面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水稻的高峰苗高于对照,而单独喷施叶面肥的效果都不如对照.在水稻灌浆—成熟期时,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喷施磷钾动力和清水处理下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除清水处理外,供试叶面肥处理后水稻的叶面积都大于常规对照,且在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达到最大.从产量方面来看,清水处理下水稻产量最低;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处理下水稻的有效穗数偏低,但千粒质量和结实率都得到提高,且实粒数处于中等水平,从而使产量得到较大提高,产量达到最高;其次是单施芸苔素内酯的处理.综上,将芸苔素内酯和"粒粒金"混合喷施后,增强了水稻的分蘖能力,进而增加了水稻的高峰苗,水稻无效分蘖的增多进而使水稻有效穗数降低,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及叶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进而较多地积累光合产物,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99.
在水稻生产上为了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通过开展大田试验,采用缓释肥作出嫁肥进行研究。在水稻移栽前3 d人工撒施25 kg/667 m2缓释肥作出嫁肥,以常规施肥作对照,在水稻移栽后定期取样测定秧苗素质及在分蘖期调查水稻茎蘖动态,并综合评价缓释肥作出嫁肥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缓释肥作出嫁肥后,在14、21、28 d时,水稻秧苗的株高分别提高6.26%、5.38%、3.38%,地上部干质量分别提高35.29%、3.92%、4.59%,地下部干质量分别提高30.00%、30.43%、8.70%,但对秧苗的茎基宽、发根数及根冠比影响不大;在水稻茎蘖数方面,施用缓释肥处理较常规处理在7月1日、7月8日、7月15日、7月22日、7月29日分别高出12.97%、7.68%、12.08%、40.24%、16.59%。综上所述,施用缓释肥作出嫁肥,能够提高水稻秧苗的株高及干物质量,对茎基宽及发根数影响不大,在生长中期能够增强水稻的分蘖能力,提高分蘖期水稻的茎蘖数。使用该种缓释肥作出嫁肥后,能够通过提高秧苗株高、干物质量及分蘖数来达到壮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圆盘切割式蓖麻采摘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现有蓖麻收获装备采摘损失率较高、对低矮植株收获适应性差的问题,该研究结合蓖麻植株的生理特性,设计一种圆盘切割式蓖麻采摘装置。该装置配套于水稻或玉米联合收获机,通过双圆盘刀对蓖麻植株进行切割分离,再经过收割机的清选完成蓖麻收获。通过对装置关键部件的受力及作业原理分析,设计其关键结构参数。并以割茬高度差和采摘损失率为评价指标,以刀盘结构、刀盘转速、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在保证割茬高度差的前提下,以采摘损失率为主要指标,利用综合平衡法确定较优参数组合。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刀盘结构类型为波浪形,刀盘转速为600 r/min,前进速度为1.1 m/s时,平均割茬高度差为0.85 mm、平均采摘损失率为3.13%,切割过程平稳、损失率低,对种植农艺适应性好,满足蓖麻收获的田间作业要求。该研究可为蓖麻收获装备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