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1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林业   344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166篇
  363篇
综合类   2272篇
农作物   360篇
水产渔业   172篇
畜牧兽医   779篇
园艺   335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宁夏引黄灌区水权转换价格构成要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权转换价格是指所转让水权的价格和相关补偿.宁夏引黄灌区的水权转换主要是涉及节水改造工程的水权转换,其转换费用包括:节水工程建设费用、节水工程运行维护费、节水工程更新改造费用、农灌风险补偿费、生态补偿费等5部分.水权转换价格等于水权转换总费用除以水权转换总水量.节水工程建设费用指水权转换水量来源的节水工程建设费用,节水工程运行维护费用是灌溉渠系的运行、维护费用,节水工程更新改造费用构成与节水工程的建设费用构成相同,农灌风险补偿费用是指为保证工业和城镇用水而减少农灌用户用水所造成的农作物收益减少的补偿,生态补偿费用指水权转换造成的生态变化补偿.  相似文献   
92.
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理检测及生物化学方法,研究了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的青霉菌发酵液对大豆浸种和茎叶处理,大豆幼苗的生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处理后大豆的株高、根长、株鲜重和根鲜重均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生长状态好于对照,不同浓度处理间具有明显差异,在发酵液浓度为5 g·L-1时,效果最佳。尤其是对根鲜重的影响,促进率最高可达56.21%,同时增强了幼苗根系活力,最大可以提高57.82%,浸种和茎叶处理后,分别提高了叶绿素含量41.25%和15.40%;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2.20%和11.70%;过氧化物酶31.33%和29.95%;过氧化氢酶活性42.8%和20.0%,这为发酵液在大豆田推广应用、提高大豆产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对分离自玉米植株的内生细菌R-4进行鉴定,测试其对玉米南方锈病(SCR)的防病增产效果。用盆栽方法测定菌株R-4对玉米植株的促生效果,根据16S r DNA序列对菌株R-4进行鉴定,采用自然发病方式测试其对SCR的防病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菌株R-4处理玉米的发芽率、播种后18 d株高、播种后28 d株高、植株地上部干重及根干重比对照分别增加17.19%、32.03%、41.80%、92.53%和37.03%。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R-4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R-4在先玉335、银糯1号、浚单20上对SCR的防效达39.2%~92.1%(平均为65.7%),经该菌处理后玉米增产2.58%~9.02%(平均为6.66%)。  相似文献   
94.
灌浆期低温对离体玉米子粒灌浆过程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子粒离体培养方法,研究灌浆期低温对玉米强、弱势粒灌浆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灌浆期低温分别减缓强、弱势粒平均灌浆速率15%、23%,延长灌浆时间约8 d,最终粒重分别降低3%、9%。低温处理下,GA_3、IAA、ZR含量与灌浆速率显著相关;受低温影响,强、弱势粒的激素含量变化趋势相近,与常温相比,子粒GA_3含量先增加后减少,IAA、ZR含量低于对照,且对弱势粒的影响大于强势粒。低温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是导致灌浆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5.
利用田间试验结合生物化学分析研究了不同的栽培大豆品系对草甘膦的抗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草甘膦有效剂量为0.31~0.92 kg·hm~(-2)时,不同栽培大豆品种对草甘膦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在草甘膦剂量为0.92 kg·hm~(-2)时,石豆1号存活率为100%,表现了较高的抗性,8份材料的存活率为4%~48%,表现出一定的抗性;44份材料表现敏感,存活率为0。试验研究了抗性材料石豆1号、中抗材料Williams和敏感材料中黄35对草甘膦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处理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石豆1号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而Williams和中黄35的莽草酸含量和SOD相对活性明显升高,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草甘膦(浓度0.92 kg·hm~(-2))处理下,不同抗性栽培大豆叶片中莽草酸含量有明显差异,处理5~14 d时敏感材料叶片中莽草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因此栽培大豆叶片莽草酸含量可以作为判断其对草甘膦抗性高低的主要生理指标之一,而SOD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栽培大豆对草甘膦抗性的辅助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叶片是水稻理想株型的重要内容,叶片适度卷曲可以提高光合效率。对卷叶相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初步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EMS诱变雄性不育保持系宜香1B获得一份稳定遗传的叶片向内卷曲突变体,暂命名为rl(t)。在成熟期,测定野生型和rl(t)的主要农艺性状;在分蘖期,取野生型和rl(t)叶片用FAA固定液固定进行石蜡切片,同时,用野生型和rl(t)剑叶测定叶绿素含量;在抽穗期,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10株抽穗期的野生型和rl(t)的光合参数;将rl(t)与野生型及日本晴杂交,观察F_1植株表型,对F_2表型分离进行χ~2测验,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以rl(t)/日本晴的F_2群体为材料,利用BSA法进行定位。【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向内卷曲明显,叶片更加直立,叶色变深,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光合特性分析表明,突变体比野生型具有更高的光合色素含量,但光合效率没有明显差异。叶片组织切片观察表明,突变体中泡状细胞变小可能是导致叶片卷曲的主要原因。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突变体与日本晴的F_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最终将该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长臂InDel标记Ind3和Ind4间610 kb的物理区间。【结论】rl(t)叶片内卷是由于近轴面泡状细胞面积减小。RL(t)定位区间内未见卷叶相关基因报道,推测RL(t)可能是一对新基因。  相似文献   
97.
AIM: To elucid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kidney injury and interleukin-33 (IL-33; an alarmin)/suppression of tumorigencity 2 (ST2)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METHODS: Serum levels of IL-33 and soluble ST2 (sST2) were assessed by ELISA in 50 SLE patients and 30 healthy controls (HC).RESULTS: The levels of IL-33 and sST2, and IL-33/sST2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LE patients than those in the HC. The IL-33 and sST2 level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proteinuria and triglyceride, but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complement C3. IL-33/sST2 ratio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SLEDAI and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 Independe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high IL-33/sST2 includ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staging and albumin (R2=0.442), especially CKD staging.CONCLUSION: Elevated serum sST2 and IL-33 levels in SLE patients are correlated with disease activity and risk factors of kidney injury. IL-33/sST2 ratio may serve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chronic kidney injury in S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98.
以黑龙江省6个香鳞毛蕨主产地(五大连池二池、五大连池三池、老黑山、镜泊湖、民俗村、镜泊峡谷)土壤为试材,利用常规实验室分析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研究了黑龙江省香鳞毛蕨产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对土壤养分、多样性指数及不同生境土壤对碳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表现为老黑山最低,其他香鳞毛蕨产地间差异不显著;土壤碱解氮含量表现为五大连池三池五大连池二池民俗村、老黑山、镜泊湖、镜泊峡谷;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五大连池三池、五大连池二池最低,其他香鳞毛蕨产地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镜泊湖火山群样地较低,五大连池火山群样地较高;全钾含量表现为镜泊湖、老黑山五大连池二池、民俗村、镜泊峡谷、五大连池三池;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镜泊湖民俗村老黑山、镜泊峡谷、五大连池三池五大连池二池;缓效钾含量表现为老黑山五大连池三池五大连池二池镜泊湖、镜泊峡谷民俗村;pH介于5.38~6.56,且不同样地pH变化范围较小,变异系数为8.99%。2)各产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镜泊湖镜泊峡谷、民俗村老黑山五大连池二池、五大连池三池。3)不同香鳞毛蕨产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羧酸类、胺类和酚酸类碳源是香鳞毛蕨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的敏感碳源。4)聚类分析表明,五大连池二池和三池的土壤微生物具有相近的碳源利用模式,镜泊湖和镜泊峡谷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近,而老黑山和民俗村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模式相近。  相似文献   
99.
秋季施有机肥对红翅槭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年生、当年生红翅槭为试材,通过对红翅槭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测量,研究了秋季施用不同用量菌渣有机肥对红翅槭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相对合理的有机肥用量。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均对红翅槭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3个施肥处理中,促进红翅槭幼苗生长的最优用量是单株红翅槭幼苗菌渣有机肥施用量500g,显著提高了红翅槭幼苗生长,对当年生与一年生红翅槭苗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