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5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662篇
林业   984篇
农学   1337篇
基础科学   584篇
  1208篇
综合类   2035篇
农作物   419篇
水产渔业   278篇
畜牧兽医   878篇
园艺   176篇
植物保护   3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旱、盐胁迫下黄芪种子萌发及其对水杨酸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和NaCl胁迫下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和蒙古黄芪(A.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苗长、根长、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以及不同施用方式和浓度的水杨酸(SA)对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最终发芽率的影响,旨在研究两种黄芪种子对PEG和NaCl胁迫响应方式的异同及SA对两种黄芪种子在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保护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PEG和NaCl只能促进膜荚黄芪种子萌发。在-0.5 MPa PEG和-0.7 MPa NaCl处理下,蒙古黄芪种子的活力指数显著优于膜荚黄芪种子(P0.05)。SA浸种能促进重度PEG和NaCl胁迫下两种黄芪种子的最终发芽率。蒙古黄芪种子的耐胁迫性高于膜荚黄芪种子。两种黄芪种子对SA的响应方式有区别。SA浸种处理优于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43.
饲用荞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Fagopyrum esulentum)原产于中国,其栽培种甜荞和苦荞在世界各地已被广泛种植,我国西南地区蕴含着丰富的野生荞麦资源。荞麦营养丰富,除含有常见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糖类外,还富含芦丁等抗氧化物质,具有耐瘠薄、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优点,特别是一些野生种叶片大、叶量多,更适合于刈割,这些优点使其成为一种很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牧草资源。但目前荞麦的饲用价值仍未得到充分的发掘与利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荞麦在我国的栽培、饲用历史和现状,结合荞麦饲用于猪、反刍动物及家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荞麦在饲用化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44.
加强对执业兽医的管理,有助于规范动物诊疗监管秩序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本文针对一起未经兽医执业注册从事动物诊疗活动案,从执法对象、罚没违法所得的认定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了辨析,围绕案件处置提出了不同观点。对相关法律条文的实用性和衔接性提出了思考,如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条款设置存在缺陷,对法律适用的解释不明确等,以期为法律法规的完善及执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湖南省长沙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对奶羊养殖场(户)和种羊场采用普查策略,对其他羊养殖场(户)采用两阶抽样策略,选择羊群并选定群体中个体,采集血样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分析布鲁氏菌病感染和传播风险。结果显示:全市羊布鲁氏菌病表观场群流行率为1.54%(95%CI:0.42%~3.91%),表观个体流行率为0.60%(95%CI:0.43%~0.80%);4个阳性群集中分布于长沙县和宁乡县;和以往监测数据相比,长沙市的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率和人间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前期的防治策略取得积极成效。总体来说,长沙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低,疫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因而可以分区域逐步实现全市布鲁氏菌病净化。  相似文献   
46.
在拱板式高大平房仓的拱板间安装蒸发冷却空调开展控温储粮技术,解决拱板间的积热,以达到延缓仓内温度和上层粮温上升速度的目的。蒸发冷却空调主要利用水泵抽取水槽内的水,通过分水器均匀分布到特殊纤维制成的湿帘组件上,而大流量轴流风机的转动令仓外空气以极高速度穿过湿帘组件将湿气散发到空间,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通过正压促使空气流动,从而达到换气降温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低功率蒸发冷却空调,可以有效排除拱板间的积热,实现换气降温、节能、环保、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48.
试验旨在评价富马酸及富马酸与甲酸钙复配剂取代饲用抗生素对川藏黑猪日粮酸结合力(ABC)及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52.36±9.76)kg左右健康黑猪50头,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分别饲喂无抗负对照、抗生素正对照1(恩拉霉素+硫酸粘杆菌素)、抗生素正对照2(吉他霉素+硫酸粘杆菌素)、0.5%富马酸(FA)、0.5%的富马酸与甲酸钙复配剂产品(FA+CF)日粮。结果表明,与负对照比较,FA及FA+CF极显著降低饲料p H值及饲料ABC值(P=0.00)。28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处理的生产性能差异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但与负对照比较,FA及FA+CF处理日增重分别降低5.7%、3.5%,料重比(FCR)分别上升4.3%、8.4%;而正对照1、2比负对照日增重分别提高8.98%、5.38%,FCR分别降低4.74%、上升1.70%。与负对照比较,FA处理还导致猪腹泻率及腹泻指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升,FA及FA+CF处理分别降低养殖经济效益16.2%、15.13%。此结果显示,0.5%富马酸及0.5%的富马酸与甲酸钙复配剂不能起到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49.
皮棉样品的轧花方式会带来纤维样品的加工误差,样品的整理和制样水平会影响纤维品质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实验室温湿环境条件控制、样品平衡时间、马克隆值试样称见质量、仪器间台差、人为误差是纤维品质实验室测试环节容易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经大量试验验证和跟踪对比,提出了有效提高测试精度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0.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制种因简化制种和节约劳动力成本已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手段。研究棉花花粉育性及“三系”组合F1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可以达到强化“三系”制种,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用联苯胺-甲萘酚法测定12个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杂交所得的48个F1的花粉育性,统计了可育花粉率并分析了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保存条件下,花粉育性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51 h内其花粉育性依然保持88%以上,51 h内花粉育性无显著性影响。F1的可育花粉率均低于其恢复系及常规杂交种,大部分组合降低水平在20百分点以内。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有明显差异, 其中H46恢复力较强。F1的可育花粉率与单株铃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离体花粉的育性变化规律及“三系”杂交组合后代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可应用于异地授粉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三系”杂交种选育,为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