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67篇
  免费   3034篇
  国内免费   4632篇
林业   3524篇
农学   2382篇
基础科学   2147篇
  4972篇
综合类   23073篇
农作物   3651篇
水产渔业   2528篇
畜牧兽医   7285篇
园艺   3798篇
植物保护   2073篇
  2024年   309篇
  2023年   999篇
  2022年   2247篇
  2021年   2189篇
  2020年   1981篇
  2019年   1983篇
  2018年   1501篇
  2017年   2460篇
  2016年   1558篇
  2015年   2309篇
  2014年   2489篇
  2013年   2773篇
  2012年   4002篇
  2011年   4192篇
  2010年   4080篇
  2009年   3467篇
  2008年   3590篇
  2007年   3265篇
  2006年   2684篇
  2005年   2102篇
  2004年   1396篇
  2003年   895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玉米成熟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丽  许兴  朱林 《玉米科学》2017,25(4):32-39
以10个不同基因型玉米为试验材料,在宁夏中部干旱带,通过测定不同品种成熟期的K~+/Na~+、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等指标进行抗旱性鉴定,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强弱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地和对照田中,各参试品种的光合特征参数、K~+/Na~+及形态性状等均有明显差异,且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_n)、株高、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K~+/Na~+值表现为茎基茎叶根,表明植株体内的离子吸收和运输具有选择性,茎基具有贮存K~+的作用,根具有贮存Na~+的功能。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抗旱能力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大小,综合评价其抗旱性强弱顺序为A111-3/H242HoViY1北21/A58A3/A18高WY2宁3/1522H237/A18桂青贮1号H237/1506A3/A18。  相似文献   
992.
以杂交中籼迟熟组合宜香优300和川谷优642为材料,在海南陵水旱季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分蘖期干旱处理对中籼迟熟杂交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缓解技术。结果表明,干旱会造成水稻减产,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显著降低;干旱期间平均田间持水量可作为预测产量损失度的依据;分蘖期干旱处理下,稻谷产量随着施氮量和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适当提高本田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可显著降低分蘖期干旱的产量损失度。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稻浙优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栽培密度增加而增加,丛有效穗、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适宜的栽培密度范围内,产量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最适栽培密度为20 cm×23 cm,每667m~2产量为569.7 kg,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4.
为明确杂交中籼水稻在江淮地区种植的适宜播期,提高稻米品质,选用3个杂交中籼水稻品种(系)分5个播期,利用AMMI模型对其营养食味品质性状(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糊化温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4项指标在基因型间、播期间及基因型×播期互作间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4项指标的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气温较高、累计日照时数长、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杂交中籼水稻品质的提高;3个参试品种(系)营养食味品质稳定性表现为新两优6号两优1128丰两优4号,5个播期对杂交中籼水稻品质影响表现为4月20日5月10日5月20日4月30日5月30日。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氮肥用量10~14 kg/667 m~2;在施肥过程中适当降低基蘖肥用量、增施穗粒肥,基、蘖、穗肥比例以4∶4∶2较好。  相似文献   
996.
盆栽试验结果显示,用漯效王1 000、1 200、1 500、2 000倍液浸种甬优12(籼粳杂交稻)和中浙优1号(籼型杂交稻)种子,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根长、胚芽长均与清水对照无明显差异。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用漯效王喷施叶面,2个品种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与清水对照也无明显差异。在对处理组施尿素后用漯效王喷施叶面,而对清水、普绿通、可杀得叁仟处理组只施尿素的情况下,漯效王处理的水稻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明显优于清水对照、普绿通、可杀得叁仟处理。叶面喷施后14d,漯效王处理组各指标依旧优于对照组。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漯效王在与尿素配合施用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促进肥效、抗虫、促进根部和植株生长、促进分蘖的作用,并且药效持久性好。  相似文献   
997.
水稻氮钾吸收的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和钾都是水稻生长的大量必须营养元素,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稻对氮、钾的吸收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本文在综述水稻氮、钾吸收的机理上,探讨了氮素对水稻钾素吸收的影响,以及钾素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为进一步研究青稞低温抗性相关基因,以喜马拉雅8号为材料,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的方法,构建青稞低温环境下的cDNA文库,并通过nr及KEGG数据库对筛选得到的高质量EST序列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发现,对随机挑选的281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获得209条高质量ESTs序列,其中有117条序列能够在GenBank库中比对到同源性较高的基因或蛋白。对上述117条序列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代谢路径分析,发现其涉及到植物的基础物质、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信号转导等方面,说明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青稞对低温的抗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9.
为加快AL型杂交小麦的发展,以不育系AL18A、恢复系99AR144-1及二者杂交F2代群体为材料,选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进行育性恢复基因的QTL定位。结果表明,育性恢复由主效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在1B染色体上检测到了1个主效恢复基因QTLqRf-1B-1,在5AL染色体上检测到了1个微效QTLqRf-5A-1。qRf-1B-1位于SSR标记Xbarc8与Xgwm413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85cM和2.00cM,LOD值为14.06,加性效应为18.87,可解释22.43%的表型变异;qRf-5A-1位于SSR标记Xgwm595与Xgwm410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00cM和0.10cM,LOD值为3.18,加性效应为12.32,可解释5.44%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桑植县茶产业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剖析桑植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桑植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