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2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792篇
林业   436篇
农学   344篇
基础科学   360篇
  672篇
综合类   3456篇
农作物   519篇
水产渔业   381篇
畜牧兽医   1329篇
园艺   502篇
植物保护   37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61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637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447篇
  2006年   426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根据中国知网中检索《热带作物学报》2010~2014年发表论文的关键词词频、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论文作者等数据统计栏目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影响因子情况,分析农业科技期刊栏目的学术影响力。结果表明:2010~2014年《热带作物学报》文章涉及的主要热带作物为橡胶树、木薯、甘蔗、香蕉、水稻、荔枝、龙眼、芒果和番木瓜等;论文内容涵盖作物营养、栽培与遗传育种,植物生理生化,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分析检测、综述等6个栏目,其中综述栏目的影响因子最高,发表论文较多的作者文章均属于生物技术栏目。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策划精品栏目、加强编辑栏目组稿、针对综述栏目约稿、开辟学术探讨窗口、借助新媒体打造栏目特色等建议,以体现本刊的专业特色和刊物宗旨,将成为读者阅读的向导和作者撰稿的指南。  相似文献   
52.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5个水平的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品种‘夏王'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甜玉米‘夏王'的产量和果穗性状都有明显的差异;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幅度后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植株果穗长度、果穗粗度、行粒数、正品果穗率和单穗重量均逐渐下降;综合性状表现,‘夏王'在上海地区春播适宜的播种密度为4.50万—4.95万株/hm~2,从鲜穗商品性及种植效益考虑,最佳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3.
In May 2018,a new shoot dieback disease was found in several walnut orchards in Rizhao,Shandong Province.The fungal pathogen was obtained on PDA plate from diseased walnut shoots using a tissue isolation method.The purified fungal isolates formed white to grey colonies on PDA plate and three single spore isolates SDWa1-SDWa3 were obtained.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calmodulin (CAL),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 (TEF1) and β-tubulin (TUB) sequences,the fungal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Diaporthe nobilis,a new pathogen on walnut.The test of Koch's rule confirmed that D.nobilis was the pathogen of walnut shoot dieback.To determine optimal growing conditions for the pathogen,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est wa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growth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were at 25℃ and pH 5-9,respectively.The optimum carbon source was glucose,and favourable nitrogen source was peptone.  相似文献   
54.
Quality control and screening of active substan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have been performed using fingerprint analysis. The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matography fingerprints and efficacy of herbal drugs is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ly usefu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in complex mixtures. The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a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called Tiefeng based on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fingerprints and anticoccidial activities. Four peaks of the established HPLC fingerprint indicate the main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this medicine. In addition, pharrnacodynamic atlas was defined and used to assess the anticoccidial activity of Tiefeng from different sources for the first time. We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anticoccidial activity of Tiefeng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pharmacodynamic atlas and chromatogram of any sample. Furthermore, effect of this medicine was related with the main active constituents, along with the origin and the harvesting time.  相似文献   
55.
以5种菌草(巨菌草、象草、五节芒、芒萁、类芦)草粉为试材,采用三级系统筛选法对5种菌草草粉进行配方筛选优化,以期得到菌草栽培猴头菌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5种菌草草粉中,菌草栽培猴头菌菌丝体的最佳配方为39%芒萁、39%类芦、20%麸皮、2%石膏,含水量为60%。该配方猴头菌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达0.654 9cm·d~(-1);当栽培料中的菌草和木屑的混合比例为28%∶50%时,猴头菌子实体头茬的产量高,平均每袋产量为269.24g。  相似文献   
56.
稳定性肥料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稳定性肥料的核心是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指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或者同时添加两种抑制剂的肥料。其良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重要途径。近年来稳定性肥料在基础科研和生产应用领域均发展较快,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回顾了抑制剂的研发、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进展;其次,概述了稳定性肥料的品种、生产工艺、产能及推广应用情况;最后,对稳定性肥料应用后的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进行了阐述。为了促进稳定性肥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友好型抑制剂品种的研发;重视抑制剂保护技术的研究,以解决抑制剂作用效果持久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加强不同抑制剂配伍协同,抑制剂与增效剂复合作用机理与技术的研究;研究开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稳定性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凤县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凤县休闲农业规范快速发展,同时为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提供范例参考。详细阐述了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对凤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就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加强政府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制定规划标准及加大扶持力度4个方面阐明了凤县休闲农业发展的新举措,以期为凤县在休闲农业发展中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查尔酮的合成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从10个柑橘种质中克隆了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并对其不同时期的果实和叶片中的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CHS基因的序列多态性与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qRT-PCR检测了CHS基因在不同种质之间以及同一种质的不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柑橘CH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相似度达98%以上。聚类分析表明,CHS氨基酸序列的多态性有物种特异性,而且与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CHS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种质、部位及生长发育时期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与类黄酮的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CHS基因对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9.
1971—2016年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极端干旱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地表湿润指数,利用1971—2016年气象数据对河南省夏季极端干旱发生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6 a来,河南省夏季极端干旱发生频数在年均0.08~2.15月之间,总体上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6月和9月极端干旱发生次数高于7月和8月。1970s发生频数最多,2000s最少,2010s呈现回升的趋势。6月和9月极端干旱发生站次百分比明显高于7月和8月,且6、7月和9月的发生站次百分比在2010s也呈现回升趋势。各年代平均发生频数均以豫南地区最高,近46 a来极端干旱总次数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但6月份发生总次数高值区则主要分布在豫中和豫西地区。全省范围内极端干旱发生存在明显的4~8 a周期变化,2010s极端干旱发生频数和站次百分比均呈回升趋势,应引起夏玉米生产上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0.
总结仙游县郊尾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