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4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708篇
林业   609篇
农学   824篇
基础科学   476篇
  811篇
综合类   2688篇
农作物   403篇
水产渔业   243篇
畜牧兽医   1022篇
园艺   363篇
植物保护   38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探讨人参皂苷Rb1(GSRb1)对人合谷穴区皮内微血管自律性舒缩活动振幅及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RMMECs)内游离钙离子瞬时变化的影响。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结合离子导入仪检测微血管自律性舒缩活动的振幅。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检测ATP引起的RMMECs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及Rb1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确定了能够引起RMMECs细胞内游离钙离子释放的ATP的最低量为0.5μg·mL-1,瞬时升高差异显著的剂量是0.7μg·mL-1,能够影响RMMECs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GSRb1的最低量为8μg·mL-1。RMMECs经8μg·mL-1 GSRb1孵育后,能够刺激细胞内游离钙离子释放的ATP的最低量升高为1.5μg·mL-1。本研究说明,提高微血管自律运动振幅的中药成分GSRb1能够通过对RMMECs胞内钙离子的影响,提高RMMECs对ATP的耐受能力(ATP的刺激量由0.5μg·mL-1升高到1.5μg·mL-1)。  相似文献   
42.
荞麦抗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荞麦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作物,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逐渐重视,荞麦及其加工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中国拥有丰富的荞麦资源,多种植在干旱或半干旱的冷凉高原山区及边远山区。干旱严重影响荞麦的产量和品质,提高荞麦抗旱性在荞麦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干旱对荞麦形态特征、抗旱性的生理生化基础、干旱对荞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荞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荞麦抗旱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在分析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论述了林下经济的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林下经济模式,对几种模式的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林下经济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提高林下土壤肥力以及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学的核心内涵—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44.
土壤中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桃嫁接苗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苹果园土壤中特征酚酸类物质——根皮苷和根皮素对桃苗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保护性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皮苷对桃幼苗的伤害显著,与对照相比,鲜质量、干质量分别降低了16.66%和21.58%,根系活力降低了33.04%,SOD、POD活性分别降低了40.80%和31.10%,MDA含量提高了116.34%。根皮素对桃苗的影响不大。高锰酸钾处理明显缓解了根皮苷对桃苗的伤害,苹果园土壤中的根皮苷含量降低了57.80%,提高了桃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和保护性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综上,老龄苹果园土壤实测含量的根皮苷(0.343mg·kg~(-1))可降低桃苗的生物量,适量的高锰酸钾能缓解根皮苷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45.
物候特性研究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为植物栽培养护、分类、杂交育种与园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定期定点观测记录的方法,研究了南方地区常用的三种羊蹄甲属观花乔木宫粉紫荆、羊蹄甲与红花羊蹄甲的物候特性,结果表明:(1)三种羊蹄甲属植物的新梢生长均集中于夏季,但持续时间以及生长高峰期稍有差异,红花羊蹄甲与羊蹄甲生长趋势较为一致,而宫粉紫荆受高温影响较为明显,高温期间生长减缓。(2)三种羊蹄甲的花期不同,宫粉紫荆的花期为12-翌年4月,羊蹄甲花期为10-12月,红花羊蹄甲花期最长,为11-翌年5月,三种羊蹄甲属植物的花色、花序、单花花期等稍有不同。(3)综合三种羊蹄甲属植物的新梢生长与开花物候特性,表明红花羊蹄甲与羊蹄甲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46.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7.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维药菊苣正丁醇提取物(CGB)抗雄性小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刀豆凝集素(Con A)在Balb/c雄性小鼠诱导肝纤维化,造模成功后第6周分别用低剂量(100 mg/kg)和高剂量(500 mg/kg)CGB干预治疗,并以秋水仙碱(0.1 mg/kg)做阳性对照。治疗第10周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比较各组小鼠肝功能、关键性肝纤维化指标。病理分析肝脏组织变化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GB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和血清肝纤四项指标(PC-Ⅲ、CIV、LN和HA)指标不同程度降低(P<0.05);肝组织TGF-β1蛋白表达下降,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脏组织病理显示,不同剂量CGB治疗均能一定程度上减缓小鼠肝纤维化的发展。结论 CGB具有抗肝纤维化的活性,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潜在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9.
甲壳素对连作平邑甜茶生长、光合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连作土盆栽的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探讨了0、0.5、1.0和2.5 g·kg-1不同施入量的甲壳素对其光合速率、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kg-1的甲壳素处理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地径,干样质量和根冠比的增加,根冠比为对照的1.51倍;明显提高了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其中光合速率为对照的1.30倍;同时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10倍、1.85倍、1.77倍和1.43倍;减少了叶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分别为对照的73%、62%和34%,降低了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当甲壳素施用量为2.5 g·kg-1时则显著抑制平邑甜茶幼苗生长,降低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并使超氧阴离子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因此,适宜用量的甲壳素能减轻苹果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50.
基于全溶体系的毛竹竹材木质素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为原料,经球磨分别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的溶解、再生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酶解残渣进行溶剂抽提、纯化,分离出竹材中的再生酶解木质素(RCEL)。  方法  木质素化学成分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变化通过红外、碱性硝基苯氧化、核磁共振波普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比较再生前后的纤维素结晶区变化。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结果  经由化学成分结果得知:RCEL的得率和纯度都较高。经红外、元素分析、硝基苯氧化、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等手段表征表明:分离得到的竹材RCEL为GSH型木质素,缩合程度略高于纤维素酶解木质素(CEL),其中,紫丁香基结构单元含量较高,达50%,分离过程中结构单元比例没有变化。从分子量及其分布来看,竹材RCEL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都较高,分离过程中木质素降解较少。经X射线衍射分析,经LiCl/DMSO体系溶胀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有所下降。RCEL木质素热失重温度为200~600℃,600℃后失重趋于稳定,木质素缩合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热解特性。  结论  基于LiCl/DMSO溶剂体系的分离方法,对木质素大分子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碳水化合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可以改变纤维素结晶区的结构,降低结晶度,从而能促进纤维素的降解,提高酶解效率,有利于高效分离CEL。与传统分离方法得到的球磨木质素(MWL)、CEL相比,经过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后得到的竹材RCEL,能较好地代表竹材的木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