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8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944篇
林业   689篇
农学   528篇
基础科学   448篇
  1039篇
综合类   5076篇
农作物   743篇
水产渔业   390篇
畜牧兽医   1509篇
园艺   841篇
植物保护   50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498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502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研究硫酸锌(ZnSO_4·7H_2O)、碱式硫酸锌[ZnSO_4·3Zn(OH)2·5H_2O]、甘氨酸锌(C_4H_8N_2O_4Zn)和羟基蛋氨酸锌(C_5H_(11)NO_6S_2Zn)对珍珠龙胆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肠道发育以及脊椎骨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实验选取体质量为(11.00±0.12)g珍珠龙胆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添加ZnSO_4·7H_2O、ZnSO_4·3Zn(OH)2·5H_2O、C4H8N2O4Zn和C5H11NO6S2Zn,记作ZnSO_4、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使饲料锌水平分别为118.85、116.92、120.66、119.23 mg/kg,制成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养8周。结果显示,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ZnSO_4组。Zn_4(OH)_6SO_4、Zn-Gly、Zn-MHA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ZnSO_4组。Zn-Gly、ZnMHA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ZnSO_4和Zn_4(OH)_6SO_4组,Zn-MHA组Cu Zn-SOD和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ZnSO_4相比,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均显著提高了前肠和中肠的皱襞厚度;Zn-Gly和Zn-MHA组后肠肌层显著厚于ZnSO_4和Zn_4(OH)_6SO_4组。Zn-Gly组珍珠龙胆脊椎骨Fe和Mn含量显著高于ZnSO_4组。相对于ZnSO_4,以增重率和肝脏CuZn-SOD含量为评价指标时,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的相对生物学效价(RBV)分别为119.15%、110.90%,118.43%、113.58%和122.45%、130.84%。研究表明,与ZnSO_4相比,Zn_4(OH)_6SO_4能够显著提高珍珠龙胆幼鱼的生长性能,提高肝脏SOD活性,增强脊椎骨中Fe的沉积;Zn-Gly和Zn-MHA能够显著提高珍珠龙胆幼鱼的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发育,调节脊椎骨矿物元素沉积。  相似文献   
992.
GGE双标图在西北旱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GE双标图将西北旱区马铃薯品比试验中的42个参试品系的产量、株高、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单株薯块质量、商品薯率等农艺性状展示在双标图中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参加马铃薯品比试验的42个品系中,G38(0903-111)与产量和单株薯块质量关系相互作用大;G16(0904-25)、G30(0904-51)、G31(0773-9)、G35(0773-3)与主茎数、单株薯块数相互作用大;G1(0913-27)、G2(0911-101)、G6(0929-6)、G9(0904-75)、G20(0907-25)、G23(0904-11)、G24(0904-15)等品系与株高和商品薯率的相互作用较大。表现较好的品系有G38(0903-111)、G16(0904-25)、G31(0773-9)、G1(0913-27)等,其中品系G38(0903-111)综合表现最好。参加品比试验的6个农艺性状中,产量和单株薯块质量相比其它农艺性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出试验各品系的表现特性。单株薯块数和商品薯率对各品系表现的区分力强。  相似文献   
993.
密度和品种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品种选择和密度优化为玉米节水高产提供依据。试验材料选择郑单958、屯玉808、先玉335、先玉1266、浚单29、陕单226、陕单609、延科288、西农211和华农138共10个玉米品种,设置6.75×104、7.5×104、8.25×104株·hm-2共3个种植密度,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夏玉米产量、生物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随密度和品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种植密度的增加会影响夏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不同密度下以8.25×104株·hm-2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平均产量为7 954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2.1 kg·hm-2·mm-1;不同品种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密度的响应存在差异,屯玉808的耐密性最好,西农211耐密性最差;产量越高的品种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在关中平原,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并选用耐密型高产品种是实现玉米种植节水高产的有效途径。本试验条件下,以8.25×104株·hm-2密度水平种植屯玉808、华农138、先玉1266和陕单609,以7.5×104株·hm-2密度种植郑单958,可同时获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4.
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适应性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冬油菜在甘肃张掖寒旱区种植的适应性,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越冬率、冬前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了冬油菜不同播种期对越冬率、产量等性状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冬油菜后茬复种模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纬38°左右、海拔180 m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8.7℃的张掖及河西走廊,白菜型冬油菜能够露地正常越冬,且产量高品质好。冬油菜收获后,复种早熟大豆、马铃薯、油葵和蔬菜等作物,每667m2两季产值比单种小麦增收32.0%~154.4%,比单种玉米增收15.4%~108.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张掖及河西走廊发展冬油菜生产可以调整传统农业的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可增加冬春季土壤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源,改善生态环境。张掖及河西走廊宜选择抗寒性品种,并适当早播,播期以8月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物活性,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观察了处理后供试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变化;测定了对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盆栽试验测定了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为111.89 mg/L;对病菌孢子囊产生的EC50为61.09 mg/L;对孢子囊萌发的EC50为95.14 mg/L;对游动孢子萌发的EC50为54.88 mg/L。肉桂精油可显著降低辣椒疫霉菌菌丝的鲜重和干重,并使菌丝分支增多、变短;亦能提高该菌的细胞膜通透性。盆栽试验表明,肉桂精油对辣椒疫病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见,肉桂精油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防治辣椒疫病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6.
环割对柑橘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红黎檬砧‘暗柳橙’(Anliucheng)为试材,研究了环割与环剥对柑橘叶片光合性能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和环剥30 d后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细胞间CO2浓度(Ci),其中环剥处理对叶片SPAD和Pn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环割和环剥在处理的前期均显著增加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处理30 d后叶片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随后呈上升趋势,达到一个峰值后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各处理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环割2次和环剥处理叶片初期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引发柑橘叶片中一系列抗氧化反应,造成其膜脂氧化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997.
吴雪霞  朱宗文  张爱冬  李贤  姚静  查丁石 《园艺学报》2018,45(Z2):2749-2750
茄子新品种‘沪茄5号’是以‘江丰1号’多代自交选育的Eg201-1-11-2-3-6-2为母本,以‘Eg148’多代自交选育的Eg148-2-4-4-8-1-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100 cm左右。早熟,8 ~ 10叶位着生第一花。果实细长条,果长35 ~ 40 cm,粗3 cm左右,单果质量100 g左右,果皮紫黑色,光泽强,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合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等全国长条茄栽培区。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龙眼悬浮细胞,探讨蓝光对龙眼细胞生长及类黄酮积累的影响。基于已建立并优化的龙眼细胞悬浮培养体系,首先研究龙眼细胞在黑暗和蓝光的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量、类黄酮含量、细胞活力、培养液的底物消耗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龙眼细胞培养9 d后,蓝光的细胞干重比黑暗增长了0.28 g/L,类黄酮含量增长了0.77 mg/g。细胞培养前期蓝光的培养液蔗糖消耗速度慢于黑暗培养,此后蔗糖含量均稳定在2 g/L。培养过程中,蓝光培养的还原糖含量均高于黑暗培养,蓝光的磷酸盐的消耗量基本大于黑暗培养。其次,通过qPCR技术分析光信号转录因子DlHY5、调控基因DlPAP1及类黄酮途径合成基因DlCHS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蓝光可能通过光信号转录因子DlHY5调控基因DlPAP1的表达,进而调控龙眼类黄酮代谢途径合成基因DlCHS的表达,从而导致类黄酮的积累。  相似文献   
999.
为明确渗水降解地膜覆盖对耕层土壤保水升温效果及其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年降雨量为582 mm且常年气候以春旱年份居多的吉林省长春市郊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普通地膜和露地为对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大豆出苗期、苗期、花期、结荚期分别测定各土壤耕层含水量和温度、植株农艺性状、渗水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的力学指标,收获后测定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渗水降解地膜在保持土壤水分的同时可以更有效接纳雨水,土壤耕层含水量显著高于普通地膜;渗水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都具有提高土壤耕层温度作用,而且在大豆生长发育前期,温度较低时,渗水降解地膜的升温效果更优于普通地膜,在温度较高时,渗水降解地膜的调温作用通过膜孔开张进行调节膜内的温度,使渗水降解地膜的温度低于普通地膜,更好地保护大豆根系;渗水降解地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小于普通地膜,且随着时间推进,渗水降解地膜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普通地膜,表明渗水降解地膜随着时间在土壤中逐渐降解;渗水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都具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作用,渗水降解地膜覆盖的大豆长势更优于普通地膜,与露地相比,渗水降解地膜的单株增产为21.56%,普通地膜的株增产为10.98%,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62对SSR引物对16个白化、黄化茶树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白化、黄化品种的遗传结构,以及SSR标记在白化、黄化品种鉴定上的适用性,为此类茶树品种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对引物筛选和扩增条带的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多态性的55对引物中,共检测出16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5个,平均为3.07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和Shannon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是0.40和0.79;169个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在3.12%~96.88%之间;16个参试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086~0.532,品种间遗传结构差异明显;当D≈0.18时,可将16个品种划分为3类,其中大部分亲缘关系相近或地理位置一致的品种聚为一类。此外,笔者根据不同引物的等位基因带型构建了16个白化和黄化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并筛选出3对核心引物(TM156、TM508、MSG0380)用于不同白化、黄化茶树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