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9篇
  免费   1310篇
  国内免费   2115篇
林业   1837篇
农学   1853篇
基础科学   1496篇
  2606篇
综合类   9127篇
农作物   1503篇
水产渔业   867篇
畜牧兽医   3165篇
园艺   1393篇
植物保护   1247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843篇
  2021年   972篇
  2020年   958篇
  2019年   895篇
  2018年   620篇
  2017年   926篇
  2016年   710篇
  2015年   1082篇
  2014年   1072篇
  2013年   1237篇
  2012年   1659篇
  2011年   1626篇
  2010年   1575篇
  2009年   1421篇
  2008年   1506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00篇
  2005年   958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566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食用菌及植物的组织中均存在丰富的天然多糖类物质。多糖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等多种生理功能,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在饲料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对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对家禽生长、免疫、产蛋性能影响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获取优质多糖及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为推动耐热月季种质资源筛选和育种进程,总结了高温胁迫对月季形态、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简述了月季对高温胁迫响应机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月季耐热性评价指标筛选、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以及耐热月季选育工作进展.结果 表明:相较于其它花卉,月季研究目前集中于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而高温响应机理和耐热品种选育则相对滞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胁迫已是现今月季面临的重要逆境胁迫.目前,亟需结合多组学深入研究其相应机理,以加快耐热月季种质筛选和育种进程,以满足华东地区对耐热月季品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3.
利用3种培养基对两种南海海绵Axinyssa和Halichondria共附生的放线菌(Actinobacterial)进行分离和培养,共得到41个放线菌菌株,分别属于Brachybacterium、Janibacter、Dermacoccus、Brevibacterium、Saccharomonospora、Arthrobacter、Micromonospora、Tsukamurella和Streptomyces 9个属的14个种,其中Y12和Y13为候选新种属。这些放线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其分子方法显示这些放线菌具有产生聚酮类化合物和非核糖体多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索地膜露头栽培模式下陇西同类地区黄芩栽培的最佳密度。方法:采用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模式,在控制统一行距的条件下,设计4种不同的株距进行田间栽培试验,通过观测黄芩地上部分、地下药用部位的生长量、试验区药材产量和种子产量等生物经济指标,结合经济效益分析,优选黄芩地膜露头栽培的最佳密度。结果:株距5 cm栽培的鲜药产量较高,但药材商品规格、产籽量均低,增产不增收;株距15 cm栽培的鲜药商品规格较高,但产量和产籽量均偏低,经济效益低;株距10 cm栽培的出苗率、鲜药产量、产籽量、田间长势、药材商品规格表现好。结论:黄芩35 cm黑膜覆盖露头栽培,在陇西同类地区的最佳密度为行距30 cm、株距10 cm,即亩保苗22 000-22 500株。  相似文献   
105.
AM79 aro A(WO/2009/059485)基因是从草甘膦高度污染的土壤中克隆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草甘膦抗性基因,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进一步解析AM79 EPSPS蛋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对此蛋白的活性位点进行了研究。进化树分析显示AM79 EPSPS属于Ⅰ型EPSP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AM79 EPSPS中第107位的丙氨酸(Ala),第114位的苯丙氨酸(Phe),第355位的Ala和第356位的组氨酸(His)是特异的。采用重叠延伸PCR介导的核苷酸定点突变技术,对这些保守的氨基酸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AM79 aro A及其突变基因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ro A缺陷型菌株ER2799中,并进行草甘膦抗性鉴定。结果显示,Phe114、Ala355和His356等氨基酸的突变,使AM79 EPSPS蛋白的草甘膦抗性降低,表明这些氨基酸位点对于维持AM79 EPSPS高抗草甘膦的能力是必需的。同源建模结果表明,这些保守氨基酸位点的突变,使AM79 EPSPS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这可能是导致突变蛋白草甘膦抗性能力降低的原因。两个Ⅰ型EPSPS(荧光假单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G2EPSPS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EPSPS)对应氨基酸突变后,其草甘膦抗性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M79 EPSPS中几个特异的氨基酸位点的功能在Ⅰ型EPSPS中并不是保守的。本研究结果为解析AM79 EPSPS高抗草甘膦的作用机理及对AM79 EPSPS进行定向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对3年生光皮树幼树,采用环割倒贴皮、铁丝绞缢、绳索绞缢、环刻4种人工造伤方法分别对其主干和主枝进行处理.结果表明:4种处理方法对树干直径和冠幅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铁丝绞缢主枝法处理,其树高及开花株数和开花数量都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铁丝绞缢主枝与铁丝绞缢主干法促进开花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7.
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大棚设施条件下,选用白、蓝、黑、红、绿5种不同颜色的遮阳网,探讨不同光质对番茄营养与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青熟期,黑色光质促进了总氮、蛋白氮以及非蛋白氮的积累。青熟期到转色期,白色光质的番茄有机酸总量较青熟期增加了4.57倍,蓝色和绿色光质提高了番茄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从转色期到成熟期,番茄氨基酸含量大小表现为蓝色>绿色>黑色>红色>白色;黑色光质的番茄有机酸总量较转色期增加了27.8%;红色光质提高了番茄红素含量和V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白色、红色和绿色光质增加了番茄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番茄主要风味物质(>30 μg/kg)为水杨酸甲酯、6-甲基-庚烯-2-酮、柠檬烯、反-2-己烯醛。红光使番茄水杨酸甲酯、6-甲基-庚烯-2-酮和己烯醛含量较白光增加了11.6%、20.2%和17.2%。在大田设施条件下,转色期到成熟期可以采用红色光质提高番茄果实营养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08.
设施韭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绿色、安全、放心韭菜,除了应用优质品种、实施绿色韭菜安全施肥技术外,推广绿色韭菜韭蛆防控新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的要求,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过去成功的风险评估案例,构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针对某种产品,根据专家的知识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每个评估指标赋权重,计算与案例库中的各个案例相似度,寻找出最大相似度案例,据此,辅助相关人员对目标案例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流行血清型、毒力和耐药情况,本试验从贵州省三穗县6个规模养鸭场临床疑似RA感染的病鸭体内分离出6株分离菌,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圆形半透明的滴状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小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分离菌均不具运动性,尿素、触酶和氧化酶试验均为阳性,符合RA生化特性,将6株分离菌分别命名为SS-RA1~SS-RA6;6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上RA参考菌株的基因序列相似性≥98%,说明6株分离菌均是RA;SS-RA1~SS-RA4为血清2型且含有8种毒力基因(OmpA、CAMP、wza、AS87_04050、Fur、SIP、TbdR1和luxE基因),SS-RA5和SS-RA6为血清11型,缺失AS87_04050基因,仅含有上述其余7种毒力基因;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组雏鸭均全部死亡,对照组雏鸭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表明6株分离菌对雏鸭均有致病力;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株分离菌仅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和头孢哌酮7种抗菌药物敏感,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对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100%。本试验成功分离得到6株RA,为贵州省三穗县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疫苗选择和药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