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20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强筋小麦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张晓科  尉倩  王晓龙  张晶  孙道杰  付晓洁 《作物学报》2011,37(11):1942-1948
面筋强度与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种类(组合)密切相关。以12个已知亚基基因组成的品种为对照,选用基因(位点)Axnull、Bx7OE、Dx5、Glu-A3d、Glu-B3i和Glu-B3的标记,构建多重PCR体系。以该体系检测对照的结果与已知基因型完全一致,一次PCR可同时间接检测7个与强筋有关基因(位点)Ax1/Ax2*、Bx7OE、Dx5、Glu-A3d、Glu-B3i和Glu-B3。对62个陕西小麦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优质强筋亚基基因(位点)Ax1/Ax2*、Dx5、Glu-A3d、Glu-B3i和Glu-B3的比例依次为56.5%、9.6%、33.9%、1.6%和64.4%,所有品种均不含Bx7OE,携带0、1、2和3个及以上基因(位点)的品种分别占6.5%、33.9%、48.3%和11.3%。说明聚合多个强筋亚基基因(位点)的品种频率较低,通过优质亚基基因的聚合育种,可望改善陕西小麦品种的面筋品质。本研究所构建的强筋小麦分子标记检测的多重PCR体系检测结果稳定且可靠,可用于小麦种质资源的快速评价和强筋小麦分子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62.
旱地豆科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采用田间埋袋法对长武怀豆、大豆和绿豆在土壤中长达287 d的养分释放状况进行了监测,旨在查明三种豆科绿肥分解及其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三种绿肥均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慢,高峰均出现在最初的1个月内。在残留率平稳的阶段,长武怀豆残留率显著高于大豆和绿豆。不同养分的释放有差异:氮、磷、钾在最初的21d内快速释放,其中钾的释放最彻底,287d 后钾的残留率仅为3.2%~5.9%。钙的残留率最高,而且始终没有显著的变化,287d后残留率仍为74.8%~89.8%。镁在前28d 矿化速率较快,残留率已降至30%左右。铜的释放有较明显的波浪起伏。铁在最初的21d内有明显释放,随后变幅不大。锌的残留率在最初的49d内呈下降趋势,49~175d内变化不大,175d后,三种绿肥锌残留率均显著降低。锰残留率的变化在起伏中呈下降趋势,至 287d 时,残留率降到了67.3%~74.1%,仅低于钙。三种绿肥养分释放状况的差异因养分种类而不同:氮、钙、铁、铜和锌的残留率在三种绿肥之间差异较大,钾和镁的残留率差异不显著。除了碳、氮、铜和锌外,其他养分残留率均表现为绿豆最低;除了碳、氮、铜和铁外,其他养分残留率均表现为大豆最高。  相似文献   
63.
用电石、乙烯利和三十烷醇3种化学试剂刺激巴山冷杉树脂增产试验的结果表明:电石、乙烯利、三十烷醇处理冷杉立木都可以提高冷杉树脂产量,增产率分别为98.9%、85.7%和66.2%。电石和30%乙烯利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率达73%以上。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用化学刺激剂刺激50龄级的巴山冷杉后增产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64.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Ledos字兴?号后代材料中发现5株雄性不育株,经与中双2号自交系212B保持,育成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和保持系212B.通过人工套袋自交、剥蕾授粉自交及镜检观察,认为不育系212A属稳定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产生的原因可能与低温时期的死蕾现象有关.恢保关系的研究表明,212A胞质雄性不育系与pol CMS、陕2A CMS恢保关系相同.遗传研究表明,测交F2育性为可育与不育3∶1分离;用恢复系回交(BC1)后代全可育,无育性分离;用保持系回交,后代育性为可育与不育1∶1分离.初步认为控制不育系的基因为S(rr),保持系基因为N(rr),恢复系基因为N(RR)或S(RR),属1对核基因控制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65.
利用国外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杂交种及我国自交系作为基本育种材料,通过回交与自交的方法,选育出含油率高、自花结实性好、产量高的油葵新品种陕葵杂l号,陕西省油葵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00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450kg/hm^2,含油量47%,出仁率75%。  相似文献   
66.
引进我国长江流域甘蓝型半冬性双低品种(系),在陕西关中生态条件下连续多年进行适应性选择,选育出适宜关中的双低自交系;用这类自交系与不育株测交和回交,育成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5%以上的不育系212A、218A、159A等。用多亲本复合杂交改良的单、双低恢复系116C、1102C与不育系测交,育成了陕油6号、陕油8号等品种。2000年陕油6号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陕油8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7.
针对γ-醇溶蛋白基因家族成员,设计了覆盖其启动子及全长编码区的3对特异引物,从强筋小麦品种陕253中克隆了8条1000 bp左右的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GQ871770~GQ871777).该片段群包含典型醇溶蛋白亚基的完整编码序列,并在重复区存在丰富的插入/缺失(InDel);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显示,8个基因均具有γ-醇溶蛋白亚的典型结构特征,其中GQ871771为假基因,4条序列(GQ871770、GQ871772、GQ871776和GQ87177)具有9个半胱氨酸残基;启动子区序列分析表明,GQ871770、GQ871772、GQ871774和GQ871776在胚乳框存在6处SNP变异,其中两处变异发生于GCN4基序内,利用WebLogo3在线构建了储藏蛋白更具代表意义的30bp保守胚乳盒模式.进化分析证实克隆序列属于γ-醇溶蛋白基因家族成员.  相似文献   
68.
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一种新的植物基因型标记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RAP是一种新的基于PCR的植物基因型标记技术,具有简单、稳定、效率高的特点。借助日益增长的庞大的生物序列信息,TRAP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和EST数据库信息,产生目标候选基因区多态性标记。TRAP技术采用两个18核苷酸引物产生标记。一个为固定引物,依据EST序列设计;另一个为随机引物,针对外显子和内含子的特点,设计为分别富含GC或AT核心区的任意序列。PCR扩增前5个循环采用35℃的退火温度,后35个循环采用50℃的退火温度。对不同的植物种类,每一个PCR反应可产生多达50个可统计DNA片段。本文在阐述了TRAP的原理与流程后,对该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的采集效率、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成熟率不高和成熟质量差的问题。综合论述了猪体外受精技术所包含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培养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两项密切相关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完善现有的成熟体系及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70.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立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立地特征,以生态学作为立地分类理论依据,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立地分类系统。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分为2个立地亚区。8个立地类型区,15个立地类型亚区。根据立地因子相关分析结果确定土层厚度是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