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65篇
  267篇
综合类   55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is a destructive fungal pathogen that causes Botryosphaeria canker and fruit ring rot on apple worldwide. Autophagy is a process of self-degradation that maintains intracellular homeostasis via lysosomal pathway. To date, the biological role of autophagy in B. dothidea remains unknown.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autophagy-related gene BdATG8 in B. dothidea. BdATG8 was able to restore the defect in nitrogen starvation tolerance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TG8 deletion mutant. GFP-BdAtg8 was shown to be a useful marker for monitoring autophagy in B. dothidea. Target deletion of BdATG8BdAtg8) blocked autophagy and significantly impaired mycelial growth, conidiation and perithecium formation. In addition, ΔBdAtg8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ensitivity to phytoalexin and oxidative stress, suggesting that BdATG8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overcoming phytoalexin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mediated plant immunity. Pathogenicity assays revealed that ΔBdAtg8 almost lost ability to infect hosts. Overal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dATG8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ungal development, stress responses and pathogenesis in B. dothidea.  相似文献   
52.
我国扁桃产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分析预测了我国扁桃生产、科研的发展趋势,提出:扁桃优良品种选育、品种区域化是扁桃生产健康发展的保证;扁桃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突破是扁桃科研的重点;以扁桃仁用为主到扁桃油用为主、扁桃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次生物质高效利用的过渡是整个扁桃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与必然。  相似文献   
53.
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纯林诱导复层林更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东部山区落叶松人工纯林进行不同行状间伐试验,并在采伐迹地进行云杉幼树更新试验,试验结果发现:落叶松纯林经过行状间伐,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林地土壤持水力增强,增幅为4.4%~16.7%.不同更新行数试验的云杉幼树年均高生长量、冠幅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总生物量大小变化明显,伐2行栽1行型与全光对比分别减少了27.4%、12.7%、21.7%、4.1%,而伐3栽2型分别增加了3.6%、0.8%、4.3%、15.8%.伐后保留带落叶松的生长得到了促进,2 a后落叶松的胸径、单株材积都比同龄落叶松纯林大,伐2栽1型与伐3栽2型增幅分别为2.7%~8%、4.6%~16.7%;高生长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4.
水黄皮苗期生长特性和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沿海造林树种,丰富沿海防护林种质资源,引进台湾防护林树种水黄皮种子并在惠安赤湖林场苗圃育苗。通过对水黄皮物候和苗期生长特性的观测,研究了水黄皮苗木年生长规律和生长期,结果表明:水黄皮播种后,苗木高、径生长过程表现为慢—快—慢的节律;6—10月为高、径的快速生长期,生长量分别为全年生长量的34%和50.74%。同时提出了水黄皮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5.
通过采取不同的人工辅助措施进行了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辅助措施中,以液体喷雾提高坐果率效果最为显著,坐果率达到4.12%。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50 mg L-1的赤霉素处理,提高坐果率效果最显著,达到5.47%;其次为2000 mg L-1的丁酰肼处理水平,为4.95%;再次为1000 mg L-1的青鲜素处理水平,达到4.89%。  相似文献   
56.
在对广西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国家标准对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为41.78分,为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7.
针对目前海量LiDAR数据处理涉及问题复杂、多数算法保密的问题,研究了基于OpenGL技术构建LiDAR数据处理模块的方法,并对模块构建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LAS格式数据读取、基于OpenGL的LiDAR点云显示、改进的多级移动曲面拟合LIDAR数据滤波算法的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验证该模块处理LiDAR三维点云数据的正确性,利用该模块进行了LiDAR点云的二维显示、三维显示、滤波处理等。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开发的LiDAR数据处理模块能够快速、正确的显示和编辑LiDAR点云数据,且有高精度的LiDAR点云滤波结果。  相似文献   
58.
为紫苏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化学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以奇苏3号紫苏品种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培养皿发芽方法研究甲基磺酸乙酯(EMS)不同浓度及诱变处理时间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即EMS诱变剂对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EMS浓度对紫苏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大于诱变处理时间。在处理8h时,EMS诱变紫苏种子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致死浓度分别为1.25%和2.5%。  相似文献   
59.
野葛叶蛋白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葛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凯氏定氮法测得野葛叶蛋白质含量和提取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液pH值、液料比4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确定野葛叶蛋白质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从野葛叶中提取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溶液的pH值6,液料比1.4∶1(V/W,L∶kg)。  相似文献   
60.
马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43-744
[目的]探讨大红袍茶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取50只小鼠以200 mg/kg剂量、间日2次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造高血糖模型,4 d后得到24只血糖高于9.00 mmol/L的高血糖模型小鼠。将高血糖小鼠按相似血糖水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血糖值分别为(15.11±6.47)和(14.77±5.40)mmol/L,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和凉开水,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的大红袍茶,饮0.5%的大红袍茶汤。饲养7 d后再次测定血糖值,研究其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血糖值为(12.23±5.11)mmol/L,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小鼠血糖值下降到(7.93±1.88)mmol/L,降低了46.3%,变化极显著(P〈0.001)。[结论]大红袍茶对高血糖小鼠有极显著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