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89篇
  67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在中国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丁为民$河北农大水产学院  相似文献   
13.
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行走及脱粒性能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自行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所存在的行走直线稳定性差、脱粒质量较低等问题。依据横向轴流式滚筒对稻麦秸秆的传递导流作用和二次复脱的原则,通过增设辅助滚筒的方法既改变出草口位置使开沟总成中移,消除整机偏向力,又延长秸秆在滚筒内的作用时间,提高谷物脱粒质量。其中:辅助滚筒总长为855 mm,导流角为18°,滚筒直径为452 mm,转速为1 350 r/min。性能测试表明:改进后自研一体机在0.27、0.58、0.85 m/s 3种不同工况下行走偏移度分别降低了93.9%、94.4%、93.3%,行走直线稳定性显著提高;小麦和水稻总损失率分别降低20.9%和11.8%,含杂率分别降低45.7%和21.4%。尽管水稻破碎率增加了7.4%,但脱粒的综合质量有较大提高。该研究增进了多功能一体机的适用性,为稻麦秸秆机械化集沟还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出一种量化评价经图像融合所产生的结果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一种混合瑞利(Rayleigh)概率密度函数(pdfs)对图像边缘强度直方图建模,混合模型中各项的参数和权重通过EM算法迭代估算得到。在建立的混合瑞利概率密度函数模型中,最小参数混合项对应图像的弱边缘,最大参数混合项对应图像的强边缘。因此,取最小参数项的标准方差作为噪声的标准方差估计,实现噪声盲估计;取最大参数项的标准方差作为图像模糊度的定量评价指标。通过估算混合瑞利pdfs模型中的参数变化可以评价图像质量。与其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知道图像构造等细节信息,不需要图像变换,只要有原始图像即可对其进行评价。而且对较小噪声也能较精确地估计。研究表明这个技术很强健,并对要评估的图像依赖很小。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规模化肉鸭生产中粪污影响鸭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新技术及其配套的可移动式网床下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并研究了该模式在控制舍内气载微生物数量和提高鸭生产性能中的优势。结果显示:1)可移动式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实现不同发酵床体共用一台翻耙机。2)与发酵床平养相比,鸭26日龄之前未翻耙垫料时,发酵床网养舍内需氧菌总数(1.531×105 CFU/m3)和大肠杆菌数量(1.298×104 CFU/m3)显著升高(P0.05);鸭27~34日龄时每4 d翻耙垫料,发酵床网养舍内需氧菌总数(2.304×105 CFU/m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1.353×105 CFU/m3)显著降低(P0.05);鸭35~39日龄时每天翻耙垫料,发酵床网养舍内需氧菌总数(1.255×105 CFU/m3)和"沙门+志贺"氏菌数量(14.13 CFU/m3)显著降低(P0.05)。3)在发酵床平养舍内,与每4 d翻耙1次垫料相比,每天翻耙1次垫料舍内需氧菌总数(2.688×105 CFU/m3)、大肠杆菌(2.038×104 CFU/m3)、金黄色葡萄球菌(8.90×104 CFU/m3)和"沙门+志贺"氏菌(47.11 CFU/m3)数量显著(P0.05)降低,而在发酵床网养舍内,每天翻耙1次垫料舍内需氧菌总数(1.255×105 CFU/m3)和"沙门+志贺"氏菌(14.13 CFU/m3)数量显著降低(P0.05)。4)与发酵床平养相比,发酵床网养增加鸭体质量(P0.05),降低死亡率和上市淘汰率(P0.05)。结果表明研发的肉鸭养殖新模式能更好地减少舍内空气中病原菌浓度,改善鸭舍内空气环境,提高鸭生产性能。该研究为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新模式在规模企业中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的雾化图像处理及雾化角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计算机图像视觉的方法,利用M ATLAB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拍摄的喷雾图像进行了去噪及二值化等初步处理,提取其边缘图像,对不规则的喷雾图像边缘进行了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最近似于该边缘的2条相交直线,二者夹角即为所要求的雾化角。根据最小二乘拟合的定义,该方法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从而使雾化角的确定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陆静霞  丁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57-1558,1561
介绍了蓝牙射频技术及芯片NRF401,论述了以NRF401为核心器件的粮库温度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的设计,实现了安全、可靠、方便的粮库温度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增施CO_2对葡萄组培苗生长发育和光合自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自行设计制作的组培环境CO2 实时增施监控系统 ,研究葡萄组培苗在CO2 富集 ,高光合光量子流下的生长发育以及光合自养能力。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增施CO2 的组培苗生长健壮 ,发育提前 ,光合自养能力得到促进 ,驯化成活率高 ;在同样增施CO2 的条件下 ,无糖组与有糖组的小苗生长发育状况差异不显著。因此 ,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无糖培养  相似文献   
19.
现代土壤机械耕作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启朔  丁为民 《土壤通报》2006,37(1):149-153
总结了国外的现代土壤机械耕作研究的成果,介绍围绕机械耕作为核心的土壤物理学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土壤机械耕作研究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秸秆混埋是增强土壤碳汇的重要技术途经。为分析和比较正、反转旋耕作业的秸秆混埋效果,进行了正、反转旋耕秸秆混埋对比试验。测取旋耕处理后的地貌形态及秸秆在土壤空间中的分布状况,并使用Pro-E造型展示秸秆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三维数字化仪配合虚拟造型技术能够直观反映混埋后秸秆在土壤空间的分布状态。2种旋耕处理方式的地表形态及土壤空间内秸秆分布对比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埋覆率及纵向空间分布总体均匀率优于反转旋耕,而反转旋耕的秸秆在沿土壤深度方向的空间分布均匀率、秸秆-土壤混合效果、耕幅内地表平整度等优于正转旋耕。综合分析表明正转旋耕的秸秆混埋质量略有优势,但具体选择混埋模式时还应考虑田间秸秆残留情况。秸秆量较少时反转旋耕较适宜,反之正转旋耕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