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89篇
  67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51.
分析了南京市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南京市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方向与重点、以及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实施途径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2.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桦木醇收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g白桦树皮粉末,在提取温度72℃、微波功率67w,提取时间100S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的桦木醇收率达到25.43%,纯度达到59.19%。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提取时间短,且提取率高、选择性好,故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桦木醇收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 g白桦树皮粉末,在提取温度72 ℃、微波功率67 W,提取时间100 s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的桦木醇收率达到25.43%,纯度达到59.19%.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提取时间短,且提取率高、选择性好,故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SCDE)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对桦木醇收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 32 ℃、萃取压力 8 MPa、萃取时间 1 h、CO2流量为 20 kg/h 的条件下,SCDE的桦木醇得率为 16.96%,萃取物中桦木醇含量达到 74.88%.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SCDE法尽管得率略低,但选择性好且无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粒径和启动温度对猪粪气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自主设计制造的流化床反应器,对猪粪展开空气气化研究。该文主要考察了原料粒径和启动温度对气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料粒径会影响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和异相反应的接触面积。随着粒径增大反应器内温度场分布最高温度区上移,因此要求反应器有足够的流化高度;粒径越大,液体产率越高,固体产率越低,气体产率以0.5 mm粒径最高;在1.0 mm以内的原料粒径对气态产物的成分没有明显影响;通过对燃气热值、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3个气化指标的计算,结果显示0.5 mm效果最佳。试验结果也表明反应器启动温度越高,反应器启动时间就越短,越有利于气体产物形成;由于当量比保持不变,所以固体产物得率基本没有变化,液体产物随启动温度提高而减少;小分子气态物质含量随启动温度升高而升高,一些相对大分子物质成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启动温度对3个气化指标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56.
温室环境控制与温室模拟模型研究现状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及环境模拟等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目前温室环境主要采用多处理器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以结构通用、价格便宜的单片机为主,也可应用工业控制器,但工业控制器的价格较高.环境控制的研究重点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信号传输的无线化,无线传输适合温室特点,为现场布线及后期维护带来方便.通过模拟模型可以了解结构特征、气象条件及作物生长等对温室环境的影响.综合考虑环境因子、作物生长及经济性的三级模型尚难以达到,目前主要还是采用分段式控制和人工设定相结合的方法.不必过分强调后级控制的精度,应结合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环境优化调控并注意温室生产的经济性,加强控制理论与温室生产过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57.
<正> 不久前,在将远东草食性鱼类移入苏联欧洲部分的水库和内陆水域方面存在着两种观点(全俄罗斯池塘养鱼业研究所和乌克兰渔业科学研究院持一种观点,国内湖河渔业研究所持另一种观点)。十分清楚,标准的Ⅱ龄鱼抵抗力较强,但单凭这一点就证明它的优越性是不科学的。行家们应该挑选既有足够的抵抗力又可回收饲养费用的鱼进行放养。因此,较为恰当地来说,关键不在于放  相似文献   
58.
丘陵山区小型多功能底盘液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西南丘陵山区地形及套作种植的特点,设计了小型多功能底盘液压系统,并通过理论计算完成液压元件的选型。设计的全液压传动系统,能缩小机器的外形尺寸,减轻机器的重量,实现机器的无极变速和原地转向,有效解决套作地头小空间转向问题。液压动力测试的爬坡试验结果表明,该多功能底盘液压系统的样机能平稳通过小于25°的斜坡,可以满足农业机械在西南丘陵山区行走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9.
以有限元法分析流体力学问题为基础,运用ANSYS 9.0软件模拟了温室周围空气流的运动情况, 并分析了利用风压进行通风换气时比较实用的开窗方式。模拟结果显示:采用天窗与侧窗组合通风的效果优于仅利用侧窗通风。最后将二维模拟温室周围气流运动的方法进一步推广到三维模拟中,模拟了温室周围气流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下风向风速在距离温室0-3 m处为3.260 4-2.905 5 m/s,在3-12 m处为2.888 8-2.845 7 m/s;上风向风速在距离温室0-4.2 m处为3.120 5-2.698 9 m/s,在4.2-12 m处为2.698 9-2.946 m/s。  相似文献   
60.
根据标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针对梳脱割台的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给出了实现步骤,并将混合遗传算法和传统优化搜索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遗传算法比传统优化方法在工程参数优化中具有更大的潜力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