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5篇
  24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通过控制不同环境条件,采用不同型号的滴灌带进行灌水器堵塞室内模拟试验,探索了室内引黄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过程和堵塞物的微生物组分。结果表明,在试验可控的环境条件变化范围内,浊度越高,温度越高,滴灌带的额定流量越小,则灌水器出流量下降越快,越容易堵塞,而堵塞导致灌水均匀性变差,灌水均匀度变小,灌水质量变差。堵塞物中均含有细菌总数和叶绿素a,随着水体浊度的增加和温度的升高,堵塞物中细菌总数逐渐增多。黄河水泥沙颗粒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是引起灌水器堵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不同化肥施用水平配施微生物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基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8个处理,即不施肥(CK),100%常规施肥(100HF),80%常规施肥(80HF),70%常规施肥(70HF),100%常规施肥+微生物(100HFW),80%常规施肥+微生物肥(80HFW),70%常规施肥+微生物肥(70HFW),单施微生物肥(W).【结果】与100HF处理相比,100HFW处理和80HFW处理分别提高产量11.00%和9.07%.微生物肥的施入能提高V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与100HF处理相比,微生物肥与化肥配施能提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微生物肥的施入能有效提高栽培基质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其中80HFW与100HF相比,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提高了75.89%、89.87%和21.27%.【结论】在不影响番茄产量的前提下,考虑经济因素,80HFW处理可以作为非耕地日光番茄基质栽培较为适宜的配施处理.  相似文献   
83.
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迪莎  于健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4):1128-1134
巴马小型猪是中国原产地闭锁繁殖的优质品种,具有遗传稳定性、理想的毛色分布、体型小、多产性、饲养要求低、抗病力强等优势,且在生理学、解剖结构、药物代谢、生化指标和疾病发生机制等方面与人类相似,已用于心血管、皮肤整形、内分泌及代谢、消化、口腔医学、异种移植、中医、麻醉学、神经系统等广泛医学领域的研究,建立了心肌缺血、冠脉微栓塞、卵圆孔未闭、动脉粥样硬化、皮肤创伤、经皮给药、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梗阻性黄疸、慢性胰腺炎、肝硬化、肝脏射频消融、牙周组织炎症、下颌骨缺损、异种器官/细胞移植、中医征候、手术麻醉、脑缺血、支架植入、休克等一系列类似于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表明巴马小型猪作为理想的试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综述了巴马小型猪作为试验动物在各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了解现有巴马小型猪疾病模型的种类、构建方法及病理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具体的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和防制手段等,为拓展研究范围、提高医学水平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索内蒙古东北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适宜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当地水稻常规淹灌、"浅晒浅湿"和"浅晒湿干"3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理指标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浅晒浅湿"和"浅晒湿干"2种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均可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茎秆单壁厚度;2种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水稻的穗数、产量均比常规灌溉高,单位面积穗数分别提高了16.9穗和23.3穗;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3.7%和5.9%。2种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节水增产效益,为推广寒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5.
水肥耦合对温室无土栽培黄瓜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黄瓜‘中农19号’为材料,研究了温室无土栽培条件下水肥耦合对几种氮代谢酶及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设3种单株灌水量水平:87 L(W1)、125 L(W2)、162 L(W3),3种单株施肥量水平:64 g(F1)、92 g(F2)、119 g(F3)。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处理对植株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及硝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正影响显著,在F1施肥水平下,W1的几种氮代谢指标高于W2和W3;在F2和F3施肥水平下,W2的灌水量水平最好。施肥量处理对NR、GS、GOGAT、GDH活性及硝态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正影响皆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相同灌水量水平下,F3 > F2 > F1。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之间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从相关分析上看氮代谢酶活性及相关物质含量与黄瓜产量及果实中硝酸盐、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6.
分别采用丙烯酸涂料、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3种材料对立筒仓进行气密处理,经现场实仓和室内模拟系统试验对比分析后认为,与其它2种材料相比,环氧树脂密封材料气密效果好、施工难度低,环氧树脂密封材料达到的气密效果压力从2500Pa衰减至2000Pa的时间为32分钟,达到该气密指标的立筒仓,可有效地进行熏蒸杀虫、灭疫、气控储粮,既可以通风又可节省药剂,缩短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粉太郎番茄为试材,采用槽式栽培(T1)与枕式栽培(T2)2种方式进行栽培,测定了单果质量、单株果质量、总产量及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槽式栽培(T1)下的单果质量、单株果质量及总产量均显著高于枕式栽培(T2),且分别高出33.20%、39.12%和37.43%。枕式栽培(T2)处理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及糖酸比均显著高于槽式栽培(T1)处理;槽式栽培下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枕式栽培。由此可以看出,枕式栽培模式下番茄的营养品质优于槽式栽培,而槽式栽培模式下番茄的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88.
不同PAM施用方法对土壤入渗和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施用土壤调理剂PAM可增加入渗率和减少土壤侵蚀,为了研究不同PAM形态与施用方法对施用PAM效果的影响,该文对3种形态的PAM(溶胶态、溶液与干粉状)以及干粉PAM与石膏混合的2种施用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形态PAM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入渗、减少侵蚀量。与对照相比,喷洒溶胶和溶液PAM可分别提高土壤稳定入渗率1.0~2.5、1.7~2.8倍,直接施用干粉PAM可提高0.25~1.8倍。综合比较干粉PAM的两种施用方法,地表直接撒施干粉比与土壤混合效果略好一些,与石膏联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干粉PAM增加入渗效果,并且增加幅度随着石膏混合量增加而增加。地表直接撒施干粉PAM,与对照相比减少土壤侵蚀量最大约80%,可达到施用溶胶态与溶液PAM减少侵蚀相同的效果。干粉PAM与表层土壤混合施用将降低PAM减少侵蚀的效果。增加石膏掺入量可以加强干粉PAM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径流的效果,但会降低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综合比较3种形态PAM及干粉PAM施用方法对入渗与侵蚀的影响,直接使用干粉PAM不仅具有较好效果,且施用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旱作农业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9.
周春生  史海滨  于健 《干旱区研究》2012,29(6):1069-1076
为研究防渗用膨润土在寒旱区的适用性,对不同产地的3种膨润土的抗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化液为黄河水31次冻融后,膨润土自由膨胀体积增加了32.8%,溶液电导率(EC)均值增加了27.7%,切应力增加了40.6%,滤出液累积量降低了23.5%,滤失量降低了23.4%,滤饼厚度降低了15.4%。方差分析可知,冻融循环对膨润土自由膨胀体积、溶液EC值、切应力、滤出液累积量均有极显著影响(F>F0.01)。冻融后膨润土微观结构参数变化范围为86.02 ~372.12 μm,孔隙以板状及不规则孔隙为主,形态指标F值在0.12~0.40,孔隙表面分维在1.18~1.21。  相似文献   
90.
于健 《吉林农业》2011,(12):280-280
模糊限制语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尤为重要。文章从模糊限制语的不同类型及其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进行探讨,进而从保全面子和避免面子威胁两个方面来说明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与言语双方的面子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