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39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自然界的冰雪灾害开始,以经济领域的严冬结束。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而对雷沃人来说,2008年具有特殊意义,雷沃人迎来了自己的首个10年,却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42.
AMIF结果受宏观经济调整、原材料价格以及农村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因素影响,最新一期的AMIF调整了整体预测结果(表1)。农机工业总产值分别由2009  相似文献   
43.
于帅  胡峰孝 《农业机械》2012,(19):93-95
2012年上半年拖拉机市场出现下滑,是行业公认的事实,特别是对于73.5kW(100hp)以下的拖拉机市场,上半年一直都没有太好的表现。然而,乐星农业装备(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星农装"),这样一家在中国以40.4~73.5kW(55~100hp)段拖拉机为主打产品的韩国企业,到中国也仅仅5年时间,真正开始大批量销售拖拉机还不到3年,2012年上半年却完成了相当于2011年全年的销量。尽管如此,乐星农装依旧保持着韩国企业特有的低调,在拖拉机市场上,依旧不张扬、不显山露水,但却赚足了用户的口碑。是什么让这家韩国企业迅速立足中国?日前,  相似文献   
44.
玉米收获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的质量攻关,可靠性、适应性应该不成问题,为何会出现那么多质量问题?这让笔者很难理解。或许是因为气温的骤降,亦或是因为市场的冷清,2014年的“三秋”和往昔相比,“冷静”了不少。不再有看不完的演示会,也不再有各种出征仪式,反倒是玉米机故障占据了主旋律。按理说,玉米收获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  相似文献   
45.
李杨  于帅 《农业机械》2012,(25):96-97
2012年8月28日,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高元恩与日本天田公司(AMADA)中国区董事长柴田耕太郎正式签订合作协议,第一批引进使用天田公司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中农博远、北京亨运通公司负责人出席签字仪式。两家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国农机工业领域将加快农机数字化制  相似文献   
46.
于帅  胡峰孝 《农业机械》2012,(19):98-99
随着农机企业对农机用户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加深,农机用户至上的理念,已经在农机企业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服务为宗旨等口号,各个农机制造企业的发展和服务手册上,也赫然在列。为了做到贴近用户,让用户感受到售后服务的价值,不少农机企业甚至推出了保姆式服务,算是对用户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作为青岛福盛农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福盛")的总经理,杨春生不但是多年的农机经销商,而且还掌管着两家不小的制造企业,他对农机服务的理解界定显然是不可太"骄纵"用户。杨春生认为,在  相似文献   
47.
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农业装备技术创新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不断加快涌入中国农机制造业,先是与国内企业合资,然后逐步完成向独资经营的过渡,进而控制了国内高端农机市场的主动权。1997年,美国约翰迪尔公司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合资,2004年改为独资公司,从此垄断了中国大型联合收割机市场。与此同时,日本、韩国的水稻插秧和收获设备制造商也在  相似文献   
48.
从"首季开门红",到"第二季度持续增长",再到"第三季度有望稳步上升",我们的农机行业似乎在踏着2010年飞速上涨的轨迹继续前行。而行业报表中的一组组数据,也显得异常光鲜,大中型拖拉机甚至在前8个月已经突破30万台的产量。但就我们接触的一些农机企业负责人来看,似乎是个比个的忧心忡忡。上半年小麦联合收割机行业报表一片大好,但还没有企业对此能够笑逐颜开;大中型拖拉机产量足够多,铺货和库存压力也很大,还要面对下半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偏重玉米联合收获机和深松机具的政策  相似文献   
49.
我国旱地作物(粮食、经济作物或蔬菜)的移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对作物的移栽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效率低下等因素导致这一技术的综合经济效益不明显。其中的众多环节与关键的农时相冲突。研究攻克移栽机械的关键技术并开发适合旱地移栽作业的机具,对于减轻移栽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移栽质量、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为给板栗功能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以板栗仁中多酚物质的得率为考核指标,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板栗仁中多酚物质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