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403篇
农学   230篇
基础科学   163篇
  205篇
综合类   1505篇
农作物   200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787篇
园艺   209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广西喀斯特农林土壤改良与配方施肥提供理论支撑,调查典型喀斯特地区广西河池市环江县水田、旱地、林地土壤养分现状.调查结果如下:(1)广西河池市环江县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水田土壤>旱地土壤>林地土壤,几种土壤养分含量的共同点是全氮含量较丰富,有机质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较缺乏.(2)与1982年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结果相比...  相似文献   
92.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预测广西2010年和2015年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预测结果:2010年广西桑园面积可发展到10.3万hm2,鲜茧产量16.3万吨;2011年后桑园面积不再增加,宜控制在10.3万hm2,2015年鲜茧产量可发展到19.7万吨。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此期间广西蚕桑发展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93.
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再将秸秆放入密封的容器贮藏,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具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优质饲料。  相似文献   
94.
为了发掘更多与小麦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SRC)显著相关的位点,以171个小麦品种(系)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度分别在扬州、高邮种植,收获后测定5%乳酸SRC、5%碳酸钠SRC、50%蔗糖SRC和水SRC,结合群体90K SNP芯片基...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明太湖地区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品种特征.[方法]收集适合太湖地区种植的软米粳稻品种,根据软米粳稻品种生育期、产量和食味品质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了不同熟期不同产量与食味品质类型的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差异.[结果]高产类型软米粳稻每穗粒数、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中产类型.与味中类型相比,味优类型软米粳稻穗数、每穗粒...  相似文献   
96.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讨辽宁沿海非经济贝类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特征,本研究选取了托氏琩螺(Umbonium thomasi),利用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分型技术(GBS)对辽宁黄渤海沿岸的5个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的SNP标记开发和遗传特征分析。本研究共获得1315987个SNP标记,发现这5个托氏琩螺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851~0.1161和0.1424~0.1627,观测杂合度均低于期望杂合度,说明托氏琩螺群体存在杂合子缺失,有种群退化风险。C4-ZH群体可能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而发生种群缩小和多样性降低。遗传分化研究发现, 5个托氏琩螺群体处于中等分化水平,其中C5-JZ群体因为区域保护原因与其他4个群体的分化程度相对较高,且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C5-JZ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基因交流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开发了3个C5-JZ群体的特征性SNP标记。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辽宁沿海非经济物种的多样性水平,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鲟鳇鱼养殖技术之二匙吻鲟受精卵孵化和苗种驯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匙吻鲟增养殖技术,优化淡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大水面的综合养鱼效益,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利用2年时间实施<匙吻鲟孵化驯养与大水面增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平均亩产达到5886.7kg,鱼体平均规格达到47 3g/尾,投入产出比为1:2.1.现将匙吻鲟受精卵孵化和苗种驯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
黑鳃病在对虾养殖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大可小,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对虾大量死亡。一、对虾黑鳃病的病原、症状及解剖变化1.病原:取病虾鳃丝磨片直接镜检及实验室检验,确定黑鳃病的病原主要为细菌,但池塘底质与水质不良会促使该病的发生。2.症状:病虾在水面慢游,尤其在傍晚及早晨日出之前多见;病虾不摄食,肠道空虚,外观其鳃部发黑;增氧机周围的池底有死虾。3.解剖变化:解剖病虾,可见鳃部发黑,胃、肠空虚;镜检鳃片,可见鳃丝发黑、肿胀及溃烂。病虾往往因鳃部呼吸功能受损、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二、对虾黑鳃病的病因经过大量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0.
日本锦鲤溃烂病的诊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上升,开始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其中观赏鱼颇受青睐。锦鲤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受欢迎的大型高贵的观赏鱼。锦鲤起源于日本,由普通鲤鱼突变而来,后经过多年人为的选育、定向选育或不同体色鱼的配组繁殖,才出现了今天绚丽多姿的锦鲤。锦鲤被称为日本的“国鱼”,是和平、友谊的象征,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意寓吉祥欢乐、繁荣幸福,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以及良好的饲养环境的影响,使锦鲤的抗逆性、抗病能力以及生物学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饲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