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按照借鉴-思考-选择的逻辑思路,介绍西方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的精髓,阐述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建设的现状,进而探讨适合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32.
浅析第二代农民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有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欲望,然而他们在市民化道路上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本文以第二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为突破点,研究第二代农民工的发展问题,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究城市化与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3.
水稻地的耕整是水稻丰产增收的一个基本环节,随着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规模化的形成,水田耕整机更广泛地被使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在使用中常会发生一些故障,发生的故障其中一类是由于机器的零部件自然磨损到了使用寿命或超过疲劳极限等造成的故障,这是正常的使用故障;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玉米联合收获机传动系统中直齿圆柱齿轮及直齿锥齿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有限元优化仿真;分析了直齿圆柱齿轮及直齿锥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对传动系统运行的冲击振动影响程度、变形程度和能否出现破坏应力的现象.同时,也研究了他们的固有频率和振形,讨论了其产生共振的可能性及对联合玉米收割机可靠性的影响.传动系统中直齿圆柱齿轮及直齿锥齿轮的结构参数是影响传动系统是否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结构参数的变化会对其内部的应力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找出了不同结构参数对传动系统运行的影响规律,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5.
随着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实际应用中对植保无人机作业质量、效率、安全等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GPS定位精度不够,已经很难满足精准农业的要求。RTK(Real-time kinematic)载波相位差分技术被应用至植保无人机。借助该技术,无人机可以实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按照预先设置的航线实现厘米级的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36.
秸秆回收是玉米收获后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在玉米收获的过程中对秸秆整体进行保留和有效放铺,有利于收获后对秸秆的收集与打包,通过对立式割台进行一定的后倾斜设计,有利于提高秸秆运输和放铺效果,提高秸秆回收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7.
一个水稻类病变黄叶突变体的鉴定和精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5000多个水稻转基因株系中发现了一个类病变黄叶突变体.该突变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叶片由下而上依次黄化,同时出现类似病原体感染的病斑.根据突变体表型,将该突变体命名为syll(spotted and yellow leayes 1).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PCR检测和潮霉索抗性分析显示.该突变...  相似文献   
38.
<正>低碳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变革,对现代化新型农业生产产业及新型生产模式的追求,在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等方面提出更高需求。在农业生产中,拖拉机是绝大多数农机具的动力来源,而传统的拖拉机的发动机为柴油机,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尤其在类似温室大棚等空气不流通的作业场景,传统拖拉机产生的尾气对驾驶员和农作物造成不良的影响。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绿色农场、生态园区等概念的提出,对新能源拖拉机迫切需求越来越明显,加速推动了电动拖拉机发展。  相似文献   
39.
为了提高三轮自走式喷药机运行平稳性和操作高效性,设计了以万向节转向机构和可调式车架等组成的小型自走式喷药机,并对喷药机物理样机进行了喷头施药量、施药幅宽、喷头防滴性能及田间运行恒速/加速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型自走式喷药机后轮桁架调整高效、方便,田间运行稳定,未发生转弯侧翻等危险事故,施药性能和田间运行性能均满足小规模农田施药作业要求。本研究对指导农民实际生产和提高植物保护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吡唑醚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及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对吡唑醚菌酯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除对山东地区菌株的菌丝毒力低于多菌灵外,对两地孢子萌发的毒力和对安徽地区菌株的菌丝毒力均高于多菌灵。在田间,吡唑醚菌酯对山东和安徽两地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均在78.33%以上,且对安徽菌株的防效高于多菌灵。吡唑醚菌酯150 g a.i..hm-2和225 g a.i..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在0.69 kg.m-2以上,均高于多菌灵处理。吡唑醚菌酯在小麦籽粒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310~0.0647 mg.kg-1,小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0.2 mg.kg-1,残留较低。吡唑醚菌酯在山东和安徽小麦植株中的半衰期低于11.3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低于9.9 d,属于易降解农药。因此吡唑醚菌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可达到较高防效且对人体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