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葫芦象甲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植株根部化蛹 ,蛹期 2 5~ 30d。在温州自然条件下 ,象甲年发生 2代 ,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和幼虫越冬。利用 2 3科 4 6种植物进行的寄主专一性测定发现 ,该象甲只为害水葫芦 ,可安全用于水葫芦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32.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多年生恶性入侵杂草,会严重破坏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目前在中国南方多个省份均有发生。采用生物替代的方法控制薇甘菊,既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又可获得生态和经济效益。本研究根据薇甘菊入侵的主要生境特点,选择15种适合在薇甘菊大面积发生区域生长并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采用盆栽竞争试验,通过测定株高、生物量(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光合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替代植物对薇甘菊的防控效果,以筛选出最佳替代植物。结果表明,所选植物中,香茅(Mosla chinensis)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对薇甘菊的控制效果最好,薇甘菊与这两种植物竞争时,其鲜重、干重、株高等指标在15组处理中均为最低或次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香茅和柱花草与薇甘菊共同种植时,不同植株比例的条件下,薇甘菊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与单独种植薇甘菊的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薇甘菊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香茅和柱花草与单独种植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香茅和柱花草在不影响自身生长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控制薇甘菊的生长,可作为良好的替代植物。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宽叶酢浆草Oxalis latifolia在世界范围内的潜在分布情况,通过建立MaxEnt模型并结合ArcGIS软件,对宽叶酢浆草在历史气候和未来气候2个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关键气候因素。结果表明,宽叶酢浆草的适生区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以沿海向内地发展的趋势,在全球除南极洲外的大洲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在我国多分布在南方海拔偏高地区以及南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宽叶酢浆草的全球适生区范围无明显变化,存在中、高适生区向低适生区转变的趋势。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适生区总面积于未来气候条件下有所降低,特别是在SSP126气候情景下即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低的情景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宽叶酢浆草潜在地理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是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其次是最暖季度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34.
对拖拉机试验过程进行监视记录,运用计数抽样检验法则对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从而达到试验过程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刺果瓜 Sicyos angulatus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MaxEnt模型、ArcGIS软件及全球分布数据,在历史气候条件及未来气候条件下 (低强迫情景SSP126和高强迫情景SSP585)预测刺果瓜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显示, MaxEnt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curve, AUC)值为0.977,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气温季节性变化、最热月的最高温、最干月降水量和最湿季节的降水量是影响刺果瓜在中国潜在地理分布的4个关键环境变量;历史气候条件下刺果瓜主要发生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适生区总面积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3.29%;未来气候条件下,刺果瓜在中国的适生区范围有所减少, SSP126和SSP585情景下刺果瓜在中国的适生区总面积分别为186.10×104 km2和162.68×104 km2,分别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9.35%和16.91%,但还是主要覆盖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和南方丘陵玉米区等产区,质心由南向北移动。  相似文献   
36.
介绍东方红-MS25/35系列拖拉机变速箱发响故障原因,及其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7.
对采自甘肃、北京和成都的臭椿白粉病标样进行了病原菌形态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三个地区采集的标样为同一病原,均为子囊菌亚门、球针壳属真菌———臭椿球针壳。生物学研究表明,成熟的闭囊壳直径为180~225μm;附属丝的数量一般为3~14根,长度4.5~22.5μm,为闭囊壳直径的0.1。成熟的闭囊壳内含有子囊6~35个,多为15~30个。子囊的大小为(45.1~101.3μm)×(22.5~45.2μm)。成熟的子囊孢子多为2个,少见有3个。子囊孢子的大小为(18.5~45.3μm)×(11.25~22.5μm)。温度是影响球针壳后熟的关键因素。4℃条件下,球针壳的成熟速度明显快于室温条件。  相似文献   
38.
三种化学除草剂对水葫芦象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室内外就草甘膦、克芜踪、农得时3种除草剂对水葫芦象甲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测试。象甲卵直接接触3种除草剂药液和清水对照后,孵化率分别为83.3%、93.3%、92.2%和95.6%;处理有卵植株叶片后,卵的孵化率分别为90.0%、53.4%、85.6%和93.6%。3种除草剂对初孵幼虫存活和蛹的羽化影响不大。但用克芜踪和农得时处理的叶片喂食象甲后,成虫产卵量分别为0.17和0.27粒/(对d-1),取食量分别为10.80和8.70个取食斑/(对d-1),明显低于对照的产卵量1.14粒和取食量15.40个/(对d-1),而草甘膦处理后象甲产卵量为1.14粒/(对d-1),取食斑为16.50个/(对d-1),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克芜踪处理后70天,象甲全部死亡,而草甘膦、农得时和对照的存活率分别为92.5%、95.0%和97.5%。综合比较结果,3种除草剂对象甲的毒性影响依次为克芜踪>农得时>草甘膦  相似文献   
39.
化学除草剂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ius)Solms-Laubach]分布于我国南方10余省市,给农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和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发挥生物和化学防治的优势可以达到快速、有效、持续控制的目的。本文报道了4种除草剂对水葫芦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0.
辽宁省刺萼龙葵入侵区和未入侵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对辽宁省刺萼龙葵入侵区(Ⅰ)以及未入侵区(Ⅱ)进行了选择性的取土和抽样调查。对采集的150份土样用平板法培养,经分离、纯化共鉴定的真菌分属30个属,其中刺萼龙葵入侵区(Ⅰ)21个属。通过计数统计发现在刺萼龙葵入侵区(Ⅰ)土壤真菌的各种类群中,以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毛霉属、根霉属、镰孢菌属、枝顶孢属种类较多,为该区的优势类群。根据Jaccard相似性指数原理,刺萼龙葵入侵区(Ⅰ)与未入侵区(Ⅱ)土壤真菌群落的相似性指数Cj值为0.50~0.75,属于中等相似水平,其真菌多样性差异并不显著。从土壤真菌的角度分析,刺萼龙葵向未入侵区(Ⅱ)扩散蔓延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