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奇  何新益 《内陆水产》2007,32(5):11-13
对鲢鱼及其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以鱼大刺、鱼鳍、鱼骨及其它余料为原料,开发出一系列的风味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可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PPAR高通量筛选法研究了苦瓜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成分。以SMMC-7721肝癌细胞为模型细胞,经MTS实验,确定了苦瓜提取物的适宜浓度为50 mg/L,并以此浓度对PPARα、PPARγ、PPARδ3受体的激活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苦瓜水提物MC3对PPARδ和PPARγ受体有激活作用,激活倍数分别达到1.966和1.698,是苦瓜中潜在的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冻融处理对甘薯热风干燥产品品质的影响,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冻融处理对甘薯糊化特性、电导率、花青素及干燥产品表观密度、复水性、色泽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处理甘薯的糊化特性曲线、电导率和花青素含量有差异;冻融1次甘薯电导率最小,花青素含量最高;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干制品复水性增加,表观密度减小,呈现出较好的色泽;冻融2次甘薯的产品硬度最小。该研究为阐明冻融处理对甘薯热风干燥品质的变化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溶性蜂胶的酶解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蜂胶在水中的溶解性而制备水溶性蜂胶。以水溶液中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酶的种类、酶反应温度、pH值和酶用量对促进蜂胶水溶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脂酶制备水溶性蜂胶的工艺条件。以蜂胶醇提液和维生素C为参照,采用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方法评价水溶性蜂胶抗氧化能力。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脂酶水解蜂胶效果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酶用量、酶反应时间、pH值、酶反应温度。脂酶对蜂胶水解的优化条件为,脂酶用量11%,反应时间为2.25 h,酶解液初始pH5.5,酶反应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课题组针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进行了改革,设计了"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综合性实验"的案例。该实验项目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更好地开设"食品感官实验"课程,便于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开展感官评价的创新创业项目,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对食品感官评价室进行了设计,并对感官人员进行了筛选。设计的感官实验室总占地面积为48.78 m~2,分别为分析室面积34.33 m~2,制备间面积14.45 m~2。通过茶评课进行招募,以调查问卷进行初筛,之后培训考核,最终筛选出评价员16名。  相似文献   
17.
利用LF-NMR探讨冻融处理影响甘薯膨化产品品质的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究冻融处理对甘薯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产品品质影响的机理,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研究了冻融后甘薯中水分存在形式和各组分含量,比较了冻融次数对甘薯膨化干燥产品硬度、色泽和多孔性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后甘薯LF-NMR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谱中出现4个水分峰,其横向弛豫时间分别为T21(0.25~0.55 ms)、T22(1~2.5 ms)、T23(5~12 ms)、T24(40~200 ms)。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自由水含量(mT24)先增加后减少,结合最紧密的水含量(mT21)先减少后增加;干燥产品多孔性和复水性逐渐增大,ΔE逐渐变小,L*和硬度先减小后有稍许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多孔性与T24、mT23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0.989;mT22与ΔE的相关系数为0.984。该研究为阐明冻融处理对果蔬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品质变化机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辣椒发酵酒的配方及工艺。[方法]以干辣椒作为试验材料,添加适量的白砂糖和营养物质经酵母作用自然发酵,再经过滤、后酵、澄清、调配、杀菌等工序制得辣椒发酵酒。[结果]其最佳条件为干酵母接种量0.9g/L,发酵温度28℃,自然pH4.8,发酵周期9d。[结论]辣椒发酵酒口感风味佳,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具有提神功能的发酵酒。  相似文献   
19.
《食品感官评价》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三方面对《食品感官评价》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适应学科发展,调整了《食品感官评价》理论与实验的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改进考核方式,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辣椒素对鸡油的抗氧化效果,将不同辣椒素添加量、不同种类抗氧化剂以及辣椒素VE复配分别添加到鸡油中,置于(70±1)℃的烘箱内,定时测定鸡油的过氧化值,评价辣椒素对鸡油的抗氧化能力,比较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对鸡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测定吸光值,比较调味辣椒鸡油在相同质量浓度下总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的高低,评价在熬煮和贮藏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辣椒素添加量为8μg/mL时,抗氧化效果好、抗氧化剂抗氧化效果为BHT>TBHQ>VE>辣椒素,添加50mg/100g的VE与8μg/mL辣椒素协同作用抗氧化效果最好;辣椒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二氢辣椒素;反复熬煮、贮藏过程中调味辣椒鸡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随熬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