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61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38篇
  54篇
综合类   514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308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沉香木及其制品真伪鉴定、确定其濒危保护等级对于海关口岸执法极为重要。本文对鹰香木(Aetoxylon sympetalum)、五桠果(Dillenia indica)、可乐豆(Colophospermum mopane)和非洲螺穗木(Spirostachys africana)等4种常见仿沉香木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木材在木材颜色、管孔类型、轴向薄壁组织、韧皮部组织、木射线构造上与白木香存在差异,沉香木岛屿式内涵韧皮部,为沉香属木材的重要鉴别特征,可为沉香初步鉴别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名列全省农机化工作前列的德阳市农机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进行乡村机耕道建设,乡村机耕道将实现网络化。 根据省人民政府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在下达全市“十五”期间“六六”目标任务时,涉及农机项目有乡村机耕道建设和新增提灌设备两项指标,德阳市农机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将两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下达到 6个县 (市、区 )农机局,要求他们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衔接,切实抓好此项工作。截止 2001年 4月 24日,通…  相似文献   
23.
在总结国内外人工湿地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Monod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离散型水流流动模型.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特别是对垂直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重要水力学问题的分析研究,改进传统的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优化设计方法.笔者提出的新的人工湿地结构参数推算方法,在设计的准确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较传统设计方法有了较大的提高,将对人工湿地工程的构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以酒红球盖菇R-4菌株为试材,采用微生物平板培养法,研究了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对酒红球盖菇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酒红球盖菇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酒红球盖菇菌丝生长对氮源和碳源的选择差异不显著(P>0.05),均能利用试验所选的12种氮源和8种碳源,当酵母膏作为氮源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酒红球盖菇的菌落长势较优,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葡萄糖当作最优碳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9.75 mm· d-1、50.22mm、1.41 mm· d-1和46.73,酵母膏当作最优氮源时酒红球盖菇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生长速度、菌丝生长指数分别是14.12mm·d-1、52.54mm、2.10 mm·d-1和43.56,由此得出,酒红球盖菇生长的最优碳源是葡萄糖,最优氮源是酵母膏.  相似文献   
25.
蛹虫草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大型真菌,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增强免疫和性功能等作用,可杀灭喉癌细胞,能补肺益肾壮阳,有扶虚损、益精气、止血、化痰、镇静和免疫等多种功能。该文综述了蛹虫草的不同栽培方式,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蛹虫草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27.
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大麦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8.
选用21日龄体重平均在706 g的AA肉仔鸡279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添加120 mg/kg的金霉素、600 mg/kg的芦荟粉和300 mg/kg已提纯蜂胶进行试验,测定各组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蜂胶组可降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和芦荟组降低14.79%(P<0.05)和11.65%(P<0.05)。芦荟组和蜂胶组均可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47.36%(P<0.05)和48.84%(P<0.05)。各组之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差异;血钙、血磷和转氨酶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一种适合规模猪场的合理的种猪口蹄疫免疫程序,通过对种猪用不同的免疫次数,及不同免疫时间进行免疫,然后采集血清,对血清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认为合理的免疫程序。对种猪配种前注射1次(每年2次)和每年普注3次进行采血检测,结果配种前注射不能达到合理的抗体效价,每年3次普注能达到很高的抗体水平和阳性率,证明种猪每年3次免疫是合适的;同时对一大型养猪场采用每年3次普注的程序,连续3年该场种猪进行抗体监测,结果表明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达到保护水平,这也从实践的角度应证了这种免疫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9株猪瘟分离毒株的致病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9株临床表现强、中、低致病特点的猪瘟野毒分离株第3代细胞毒作为种毒,按3mL/头剂量分别注射猪瘟抗原及抗体阴性猪,再用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的血毒作为下一代接毒用种毒接种试验猪1头或2头,或上一代传代猪发病后,同圈放入1头或2头试验猪进行同居感染.如此进行,GDGZ1/95、BJCY1/96和JL1/94传至8代;FJFQ1/99传至7代;HeBHH1/95、HeNBY1/96、BJTX3/96、GXBH1/98和HeNXH2/98传至3代.结果显示:上述分离株传至3~5代过程中均表现出毒力增强的趋势,从3~5代传代到8(7)代的过程中毒力进一步增强并保持稳定,且均超过了标准石门强毒株的发病特点.所有试验猪均出现较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解剖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死后或解剖后的各种脏器经HCFA检查均为强阳性,这种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猪是猪瘟病毒的敏感动物,各毒株之间毒力没有明显差异.对其中7株分离株传代血毒部分代次E2基因主要区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仅GDGZ1/95株从F1~F8代中的F6代有2个核苷酸的差异,引起1个相应氨基酸的变异,其余毒株的不同代次没有碱基发生变异,初步说明猪瘟病毒基因型表现相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